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賬面現金百億的康得新無力償還 15 億債務,去年還拿了國資 27 億救助

賬面現金百億的康得新無力償還 15 億債務,去年還拿了國資 27 億救助

賬面現金百億的康得新無力償還 15 億債務,去年還拿了國資 27 億救助

1 月 15 日、1 月 21 日,賬面有 150 億元現金和 42 億元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及去年拿了張家港國資委 27 億的 A 股上市公司康得新,連發公告,無力償還到期的 15 億債務,成了 2019 年債市的第一個雷。

康得新是做光學膜、印刷包裝用膜的公司,主要客戶包括賓士、寶馬、蘋果、三星等,還為國產飛機提供機身複合材料,2017 年收入 118 億元,凈利潤 24.7 億元;2018 年前三季度收入 108 億元,凈利潤 22 億元,賬面現金高達 150 億元,還有 42 億元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

但現在看來,康得新是紙面富貴,它的欠債還不起了。

1 月 15 日,康得新公告本息合計 10.4 億元的一筆企業債無法兌付了;1 月 21 日再次公告,本息合計 5.2 億元的另一筆債也違約了。而這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根據三季報,康得新總共有 121 億元的負債,其中一年內需要償還的債務為 61.81 億元。現在銀行賬戶也已經遭到了凍結。

企業欠債還不起,是一個會加速自身經營狀況惡性循環的事件。因為投資者購買的企業債券,它的投資回報方式很單一,就是借錢企業按時還本金、利息。所以,債券市場更注重現金流層面的償債能力,給到企業的利率、不同企業的利率差別,與經營質量、盈利能力、企業性質、資產情況息息相關。也因此,還不起錢,意味著以後借錢需要付出更高的利息,進一步加劇了企業負擔。

康得新這個 2019 年債市第一雷,可能預示著部分民營企業的實際資金周轉可能遠沒有財報顯示的那麼健康,去槓桿政策對這些企業資金周轉的後續負面影響有可能會遠超預期。

以目前的經濟數據來看,去槓桿任務只在國企、部分上游原材料例如煤炭企業中完成了,民營企業的負債增長速度反而是在增長的。從下圖可以看到,從 2016 年以來,民營企業負債增長速度持續加快,在 2018 年甚至突然飆升了;與之相對,國企的負債增長速度顯著放慢。

賬面現金百億的康得新無力償還 15 億債務,去年還拿了國資 27 億救助

其中一個後果就是,一面是處於上游的央企在2018年實現年利潤 1.7 萬億的歷史最高紀錄,另一面是以中小企業為代表的中下游製造業普遍經營陷入困難。

不僅經營變困難了,而且民企融資也變難了。以國企為主的高信用債券利率不斷走低,而中小企業發債利率還在變得更高,意味著以後要還的錢更多了。

直到近期,央行才加大力度重新幫助民營企業。例如,12 月 19 日,央行出台了新的面向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需求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資金(即「TMLF」),各銀行可以向央行申請報批,然後向企業發放貸款。這種貸款的年利率是 3.15%,比中期借貸便利資金(即「MLF」)的 3.30%還低。意思就是讓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借到錢,然後維持運轉,保住就業,從而保住社會消費能力,進一步促進企業經營狀況改善。

實際上是為此前在金融去槓桿過程中的偏差所導致的企業經營困難狀況作出補救。

題圖來源: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WPP 繼續重組,世界上最早的廣告公司要改姓了
抖音拉來紅米開快閃店,找了個新辦法賣廣告位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