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航母,最笨的辦法就是最好的辦法
【觀察者網風聞社區原創 轉載請聯繫授權 文/胡謅施佬】
現代海戰中,由於武器射程的增加、彈藥投送精度的提升以及武器威力的提升,加上當代艦艇大多數都取消了厚重的裝甲防護系統,當代海戰真正的「戰鬥時間」得到了大幅度的縮短。
馬島戰爭雖然已經是37年前的事情,但卻是當下現代海戰想像的起點
一枚亞音速反艦導彈飛行100公里只需要不到10分鐘,而一旦命中,海戰基本上就可以宣告結束。而超音速導彈的飛行速度數倍於一般的反潛導彈,其作戰效率自然也遠高於傳統的亞音速導彈。
亞音速導彈已經加快了戰鬥時間,超音速導彈就更加了
比起二戰時期雙方艦隊相隔十幾甚至幾十公里,使用不甚準確的艦炮互相對射,交火幾個小時也未必取得多少命中的狀態相比,當代海戰的進行可謂「瞬息萬變」。但是在另一個層面,海戰中另一件關鍵的事情卻沒有任何改變。
當然,海戰中士兵的狀態已經有了巨大變化
那就是所有海戰能夠實現的基本條件:發現和定位對手。
這幾乎是海戰能打起來的基礎
從人類建造划槳木船到多層甲板木質戰列艦再到蒸汽動力鐵甲艦,人類在過去幾千年海戰史上的絕大部分時間裡使用的發現手段都異常單純:那就是依靠戰船上瞭望哨上的水兵的眼睛。
帆船時代到大航海時代,都是一樣
由於地球曲率的限制,人類在直立於海平面上的情況下只能看到25公里外的地面,在技術上隨著時代的發展,「登高望遠」這一簡單的哲理在艦船上以越來越高大的巨型桅杆的形式「發揚光大」,讓人類在海上的觀察距離超越這一極限(同時高大的桅杆因為高懸本方旗幟也成為了被對手識別的標誌)。
甚至桅杆頂部都成了戰位
近現代科技發展後,使用多層鏡片製造的各種光學儀器(本質上都是放大鏡)能夠將遠處的微小物體放大,以提升人們發現遠距離目標的能力,在高等數學得到發展和普及之後,人類還可以利用三角函數來計算觀測目標的實際距離。因此高桅杆 大型望遠鏡 好視力的瞭望員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一直是各國海軍的主要觀察手段。
順便這也加大了各國戰列艦加高桅杆的興趣
當然這種手段一方面實際觀察效果有限,另一方面也受到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大氣的通透程度和光照強度在多數時候讓目視觀察的距離大打折扣,遇到濃霧黑夜這樣的極端天氣,肉眼的觀察距離就幾乎下降為零。加上艦船桅杆不可能無限加高,一般來說40公里左右就已經成為人類目力觀測的極限——在浩瀚大洋之上,若不是雙方「湊巧」遇見,多數時候海戰是打不起來的。
只要小小的煙霧,就能極大削弱觀察的效果
當然在帆槳船時代,因為人類航海能力的限制,當時的戰船主要都在海岸附近的位置行動,因此支援兩支陸上大軍的海軍發生的遭遇戰是當時海軍互相發現的主要形式;而到了帆船時代,隨著人類航海範圍的拓展,人類在大洋上的航行逐漸增多,如何發現地方就成為一個複雜的問題;為了儘早發現敵人,艦隊通過編隊行動,拉開編隊距離,增加偵察範圍,並通過及時聯絡交流情報,這種任務需要承擔偵察任務的艦艇機動靈活、航速較快,並逐漸衍生出了通報艦之類的小型快速艦隻。
三桅杆的快速巡航艦在帆船時代經常被作為高速的偵察艦使用
無線電技術的出現,是改變海戰偵察形態的關鍵。偵察通報艦在無線電出現之後便不用再頻繁往返於前線和本方艦隊之間,轉而以幾乎沒有時間間隔的形式傳遞偵察信息,但偵察任務的本質還是沒有發現變化,艦艇桅杆上的目視觀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仍然是偵察的主要形式。日德蘭海戰中,儘管英德雙方都出動了大量的飛艇和飛機,但最終雙方的大艦隊互相發現依然靠的是水面艦艇,而且雙方接觸的契機甚至還是一艘中立國商船。
如果沒有那艘中立國商船,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海上炮戰就打不起來了
飛機和雷達對於海軍編隊的發現形式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飛機的出現,一方面將「登高望遠」這件事情做到了極致,讓傳統上只能在幾十米桅杆頂部眺望水天線的偵查人員「爬」到幾千米高的空中,一方面則大大加快了偵察節點的行動速度,縮短了偵察任務的周期,加快了情報傳遞的速度;雷達則能夠穿透黑夜、煙、雨、雲、霧等各種產生視線干擾的因素,全天候地確保偵察行動不被中斷,同時還能讓水面艦艇的探測距離達到水天線的極限距離。
雷達在二戰中是扭轉戰局的關鍵發明
二者在技術上的優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了集中體現,而在二戰末期,這兩樣東西在航空母艦上真正獲得了結合——搭載雷達的艦載預警機的出現,讓以航母為核心的戰鬥群能夠探測以它為半徑,距離數百公里範圍內的目標,從而為編隊提供強大的情報保障和態勢感知能力,為艦隊決策和作戰計劃的制定提供計策。
艦載雷達預警機在二戰末期的登場,多少也受到了「神風」的影響
當然,在進入冷戰以後,隨著航空母艦的技術門檻迅速提升,加上日本這樣的二戰航母大國退出了航母競賽,蘇聯則在冷戰結束前都沒有在艦載預警機領域取得太大的建樹,加上英國整個冷戰期間大甲板航母越來越少,艦載預警機的研製和使用也沒有什麼多的花樣,因此對大多數人而言,所謂的航母和預警機的搭配體系,實際上主要就是美國。
很短的時間裡,美國航母就普及了艦載預警機
而對於要對抗航母戰鬥群的其他國家而言,如何在大洋上尋找、定位和持續跟蹤航母編隊,乃至引導本方力量對敵方航母戰鬥群進行打擊,這都不得不說是個不小的麻煩。航母編隊雖然看起來龐大,但一來防禦能力很強,有層層防禦,二來航母編隊機動速度很快,每小時30節的航速一晝夜可以機動近1500公里,如果不及時更新目標數據,則航母本身也很容易失去掌握。
航母雖然體型巨大,但是機動速度卻很快
冷戰時期的蘇聯海軍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由於底子薄、技術基礎差加上要優先發展核潛艇,蘇聯海軍長期沒有能力建設和西方一樣的大海軍,超級放大型的空潛快反艦體系——反艦導彈轟炸機群、大型導彈艦隊和核動力巡航導彈潛艇則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成為蘇軍反航母編隊的核心力量。理論上,當數十架轟炸機和十幾艘艦艇協同發射上百枚遠程反艦導彈對一個航母編隊發起飽和攻擊的時候,美國海軍的航母編隊將毫無疑問遭到重創,編隊核心的航空母艦也很可能會在這樣的打擊中失去戰鬥力甚至被擊沉。但這一切的前提,在於蘇聯海軍能夠一邊保持對航母編隊的跟蹤,一邊調兵遣將,在航母編隊的面前集結兵力並且展開打擊行動。
「飽和攻擊」作為一條秘方,從上世紀60年代一直被蘇聯沿用至今
當然,理論上航空偵察是又快又好,但實際操作中,笨重的轟炸機改進而來的偵察機老遠就能被美軍航母編隊發現,並被早已準備好的戰鬥機圍追堵截,最終禮送出境;輕巧的殲擊機或者超音速截擊機改進而來的偵察機則因為航程的關係,要麼沒法深入大洋偵察太遠的目標,要麼因為續航能力的問題無法對航母編隊持續跟蹤,更別提引導其他作戰力量展開攻擊了。
蘇聯轟炸機能和航母有這樣的合影,還得歸功於伴隨跟拍的美國戰鬥機
最後蘇聯想出了一個最直接的方法:用幾艘戰艦組成一個小跟蹤群,時刻保持對美國航母的監視,這樣的話,無論美國航母到哪裡,跟蹤群都能保持對其位置的不間斷監視;與此同時,跟蹤群所具備的指揮通訊能力也足夠引導足夠數量的友軍戰機和艦隊趕到攻擊陣位;甚至在開展之後,小艦隊本身所具備的作戰能力還能對航母編隊的外圍展開打擊,削弱敵方防禦大規模攻擊的能力。
當然並不是這樣的近距離跟蹤,這樣做沒有什麼意義
當然,這樣的跟蹤群需要的艦艇一方面要有優良的遠洋航行性能,同時要有足夠高的航速和夠用的自持力,以跟隨美國航母編隊進行遠洋航行;同時還要有足夠的防空作戰能力,一邊能夠在戰鬥開打的時候對抗足夠多的美軍艦載機(至少要讓本方的轟炸機和巡航導彈潛艇發射導彈);如果可能,這些艦艇上的反艦能力也要儘可能的加強,其導彈雖然不必射程極遠,但至少要威力巨大。同時,由於這支跟蹤群在戰鬥開始後毫無疑問會遭到美國艦隊的優先攻擊,即使最後蘇聯的攻擊成功,這些艦艇也幾乎必然會被擊沉,因此在造價和規模上,這些艦艇也不宜過於昂貴。
不能太貴又要能遠海航行的軍艦,驅逐艦自然是首選
在上世紀50年代蘇聯剛開始使用這一編製時,由於並沒有專門研製的艦艇,因此蘇聯海軍有限的大中型艦艇就成為跟蹤群的唯一選擇,30bis型驅逐艦、56型驅逐艦和68bis型輕巡洋艦作為蘇聯當時的新型艦艇成為早期跟蹤群的主力;此後,蘇聯在巡洋艦和驅逐艦級別上的更新多數時候能夠及時反映到跟蹤群的技術更新上來。
遠處的那艘便是蘇聯的61型大型反潛艦
無論是較早期的56M型、57型、58型導彈艦,還是冷戰中期的61型、1134/1134A/1134B型大型反潛艦,以至於冷戰末期的956型驅逐艦和1135型、1155型大型反潛艦,幾乎所有蘇軍3000-8000噸級的戰鬥艦艇都要在跟蹤群里摸爬滾打之後才算形成戰鬥力。
在嚴防死守的時候,偶爾就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當然美國海軍也不會就簡單地看著蘇聯海軍的跟蹤群這樣在美國人面前為所欲為,因此一方面,美國海軍會派出相應的水面艦艇對蘇聯的跟蹤群進行盯防甚至驅趕,另一方面,美國海軍也會在實際行動中玩些花招,比如利用同樣能夠高速航行且噸位巨大的快速戰鬥支援艦「冒充」航母,在黑夜中置於編隊中心,引誘蘇聯「跟蹤群」繼續保持監視,而航母則帶著少數幾艘護航艦艇組成的小編隊在深夜轉移。到第二天早上,蘇聯海軍會驚訝地發現他們辛苦跟了一晚上的補給艦,而真正的航母則已經轉移到距離他們數百公里外的不知名海域了。
關上燈都一樣
隨著技術的發展,跟蹤群戰術也是日益精進。早期的跟蹤群沒有導彈,跟蹤艦艇必須時刻保持於美國航母的目視接觸,以便在戰鬥開始的時候用火炮和魚雷對敵艦予以重創;後來隨著反艦導彈的普及,跟蹤群在視距外也可以發起攻擊之後,跟蹤群也就不再嚴格緊盯美國航母,而是在水天線附近與美國艦隊保持接觸,從而在隨時準備發起攻擊的同時,儘可能地提升本群的生存能力。
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蘇聯的跟蹤群就給予美國海軍以極大的壓力
跟蹤群戰術發展到極限的狀態,就是956型導彈驅逐艦這樣的冷戰後期蘇聯驅逐艦,該型艦一方面裝備了使用衝壓發動機、巡航速度2馬赫以上的3M80超音速反艦導彈,在當時幾乎屬於無法攔截; 一方面還裝備了2座雙聯AK130型130毫米艦炮,可以在30公里左右的距離上就開始對敵方艦隊展開密集的炮擊——這一距離差不多恰好就是跟蹤群與美國航母編隊的跟蹤距離差不多。與此同時,射程40公里左右的「施基利」艦空導彈在這個距離上能夠擊中幾乎是剛從美國航母上起飛的戰機,從而最大限度的削弱可能遭到的美軍反擊力量。
均衡而強大的中近程防空和反艦能力,是956備受蘇聯海軍重視的關鍵
當然,即使這樣看起來萬無一失,面對只有2-3艘艦組成的跟蹤群,冷戰時期擁有十幾艘戰艦的航母戰鬥群依然能夠輕易將其全部殲滅,而到了冷戰後期,隨著美國海軍的「宙斯盾」艦載防空系統的成熟與推廣,傳統的俄式亞音速遠程反艦導彈突襲逐漸失效,因此到了80年代,雖然蘇聯海軍仍然在發展其既有的突擊群,但與此同時,蘇聯海軍也意識到這種自殺性的攻擊行動很難再繼續奏效,因此也開始加快了本國大型航空母艦的研製,以便組建本國的大型航母編隊,在公海大洋上與美國海軍展開堂堂正正的決戰。
跟蹤艦的生存率嘛~大家本來都清楚的,基本就是0
然而蘇聯的解體讓一切戛然而止,雖然年輕的中國海軍接過了蘇聯海軍打造反航母力量的衣缽,但對於剛剛起步的發展航母編隊的中國海軍而言,一支能夠在公海大洋上與美國航母編隊正面對抗的中國航母編隊,仍然是一個任重道遠的目標。
以上內容為用戶在觀察者網風聞社區上傳並發布,僅代表發帖用戶觀點。
※台首批F-16V戰機內部不尋常鏽蝕,軍方與美商「相當不解」
※波音西科斯基下一代同軸共槳直升機亮相 有望取代「黑鷹」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