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點心吧,孩子會把你對世界的負面看法,吸收的一絲不差
源於益智學堂
心理諮詢師朋友跟我說了這樣一件事。
一家三口來到心理諮詢師做諮詢。
4歲男孩小洪,去年9月份開始讀幼兒園,到現在三四個月過去了,還沒有適應幼兒園生活,每天都吵、嚷、哭、鬧、踹不去幼兒園。一個月中,至少一半時間缺勤。
還有一半時間呢?
要遲到早退
好吧,就是從沒有按點兒正常上過幼兒園。
小洪的父母,為這件事有很多矛盾分歧。爸爸說:是媽媽太寵溺孩子,把孩子慣壞了。媽媽不服氣地說:爸爸太少關心、陪伴她們母子……
最後,一家人帶著孩子一起來,讓心理諮詢師評理。
小洪的媽媽證據有三:
1.小洪的老師很兇,孩子動作慢一些,就生拉硬拽,大聲吼,不會蹲下來耐心和孩子溝通;幼兒園宣傳的那些,也都沒做到;2.因為是混齡班級,大一點的孩子,都不跟小洪玩;3.小洪自己也說,老師凶他了,小朋友不跟他玩,還打他。
爸爸反對證據也有三:
1.周圍鄰居朋友都擠破頭想進的幼兒園,大家都反映好,為什麼小洪不能適應?;2.幼兒園就是微型社會,就是社交,就是讓孩子懂得跟與自己不同的人接觸;3.現在孩子說不去幼兒園,家長隨他,以後孩子成年了,家長還什麼都隨他嗎?
詳細了解後,心理諮詢師發現,小洪入園前,媽媽全職帶他,把他照顧保護的太好。在孩子入園這件事上,分離焦慮最嚴重的是媽媽。
媽媽想:
孩子沒離開過我,自己去上幼兒園,自己吃飯自己睡覺,沒有媽媽守在他身邊,好可憐哦。孩子平日被我遷就慣了,很有個性,到了幼兒園過集體生活,一定很難受不適應。老師小朋友們也一定接納不了我的孩子。老師必然不會像我對自己兒子這樣耐心關愛。小朋友們也一定會打打鬧鬧,我兒子沒經歷過,一定被欺負……
因為媽媽對幼兒園的負面看法太多,她無意中就把這份焦慮轉嫁給了小洪。
所以,小洪入園前,媽媽就一直跟他強調:
「在幼兒園,媽媽就不在你身邊了,你一定聽話,不然老師生氣了會打人;」
「老師打你凶你,你要告訴媽媽;」
「小朋友欺負你,你要告訴老師,回家告訴媽媽……」
每天小洪回到家,媽媽問的問題是:吃飽了嗎?老師打你了沒?小朋友欺負你了嗎?
小洪順著媽媽的思路「賣慘」說:「老師不讓我吃飯,我餓死了。老師不好,我不喜歡她。小朋友不和我玩,欺負我……」
媽媽的擔憂在孩子嘴裡都變成了現實,她更坐不住了。再去學校,怎麼觀察都覺得老師小朋友們都是擅於偽裝的「恐怖分子」。
但因為爸爸不同意貿然換幼兒園(謝天謝地,這家裡還有一個清醒的人!
),所以媽媽就盡量滿足小洪不去幼兒園的要求。要麼找借口請假不去,要麼就晚去早接,縮短小洪在幼兒園的時間。
花了一千大洋,最後的諮詢結果是:小洪沒有適應能力問題,需要調整心態的是媽媽自己。
因為小孩子都是從父母的態度中去判斷一件事的。如果最親密的媽媽,對幼兒園對老師對小朋友是一種排斥不信任的態度,小洪的狀態也不會改觀。
一道疤引起的孩子心理傷害
這件事讓我想起另一個案例。
某位5歲的女孩,平時很文靜柔和。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會突然不高興,嘟著嘴生氣,躲在角落裡哭,躺在地上打滾,推奶奶,摔東西,有時還拉扯自己的頭髮,打頭。
她媽媽說,孩子從前不這樣,是從臉上有了疤之後才這樣的。
女孩在2歲多時,和奶奶、媽媽在小區散步。女孩兒一步沒走穩,斜著身子碰到方方正正的花壇邊角上,奶奶抱起孩子的時候,發現女孩的半邊臉上全是血。
儘管為此專門去了北京最好的醫院,小女孩的左眼的左下方還是留下一塊很深的疤痕。醫生說,如果注意飲食和塗抹祛痕藥物,也只能最大限度淡化,總之就是這塊疤痕不能完全祛除。
最不能接受的,是媽媽,而不是孩子。媽媽想起來就難過:「覺得虧欠孩子。尤其還是個女孩子,那麼明顯的臉上有疤,這是一輩子的影響啊。」
從受傷開始到以後的這幾年,媽媽就笑不出來了,總是陰沉著臉。對奶奶埋怨指責,丈夫勸她,她對丈夫也摔東西吵鬧。就連和朋友同事一起,有人無意說起「疤」「痕」之類的字眼,妻子也會毫不留情的摔門而去。和女兒在一起,不管做什麼,都有意無意地停下來,盯著那塊疤端詳,唉聲嘆氣,淚眼婆娑的。
孩子呢,本來並沒有自卑,然而看到母親的態度,頓覺自己不如別人,也就畏畏縮縮,不願意接受自己臉上的傷疤了。
給女孩子造成影響的,並不是那塊疤,而是家人對那塊疤的態度。
我有兩位寶媽做朋友。孩子年齡相當,住的近,所以常湊到一起玩。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我發現她們二位有巨大的不同。
其中一位A媽,我簡直要猜疑她有被害妄想症,她給孩子讀的繪本都是諸如《別想欺負我》這種類型的,她對孩子的引導也很強調「欺負人」和「被欺負」。
孩子碰了別的小朋友,A媽媽會拉過孩子嚴肅地說:「不許欺負小朋友!」
孩子被同齡小朋友碰了一下,在我們看來可能是無意,或者解讀為打招呼、表示親密的舉動,A媽媽會拉著孩子找到對方小朋友,鄭重其事地說:「你剛才打我了,你要向我道歉,以後不許欺負我。」
A媽媽的話題一直是:
「我家的孩子太熊了,總是欺負人。某次欺負小的,某次欺負同齡的,某次連比他大的也被他打得到處跑,沒有他不欺負的人。大家都不跟他玩了。」「」你看哪個小朋友,太老實了,總是被欺負,老是吃虧,也不知道還手,太弱了。」
總之呢,「欺負了沒」就是她指導孩子社交生活的全部原則和主題
。
而另一位Z媽媽,恰恰相反。孩子的舉動,孩子之間的互動,她都能做平緩善意的解讀,避免跟孩子強調「欺負「「吃虧」這類辭彙,遇到孩子之間的衝突,也總能找到一種有利於雙方的辦法去解決。
比方說。
她的孩子被打哭,她抱著孩子說:
「小朋友還不懂控制力氣,手重把你碰疼了。我們可以告訴他,下次輕輕的,你看他答應不答應」;「你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說說你的想法」;「他碰疼你,你去碰他,接著呢,你們打了起來。可很多問題靠打架解決不了的啊。」
Z媽媽的引導,一直有「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理念體現在裡面。
後來因為搬家,我們不常見面。但通過朋友圈,也知道孩子的情況。
A在生活和幼兒園集體生活里,沒什麼朋友,A媽媽的社交平台都是「欺負」「被欺負」之類的困擾。
我想,這應該是因為在A有限的經歷里,只有「欺負人」和「被欺負」兩個姿態,對於什麼是良好的人際交往,他沒有想像力。
而Z則好得多,經常有和不同小夥伴一起出遊的照片放出來,大的小的男的女的朋友,各種類型。我想,在以後的社交里,Z會越來越遊刃有餘。
這個世界對孩子太不公平了。在他懂事之前,是通過父母的眼睛看世界的。父母看好,他便樂觀。父母看悲,他就悲觀。
事情沒有絕對的好壞,孩子本也沒有是非對錯等觀念,但他們對親密的大人的態度卻異常敏感。
他們從成人的眼睛裡來形成對自我的定位,形成對事物的評判標準,再根據這些來認知世界,並效仿成人來與這個世界打交道。
可惜,太多家長為孩子費盡心思,防火、防盜、防拐、防騙,恨不能弄個金剛罩把孩子保護起來,卻不知道,孩子的問題和危險,不是源於別處,而恰恰在於家長自己對一件事情的注重和刻意偏激的解讀。
就像前面故事裡的小洪、女孩兒、還有A,他們表面的問題是:不適應幼兒園生活,因為疤痕有了心理陰影,不會社交沒有朋友。
深挖一步呢,都是父母自己的態度和能量在暗示和引導著他們。一件事本身不能影響孩子,影響他們的是父母對待這件事情的態度。
這種事情看多了,我就常常想啊:
我們都愛孩子呵護孩子,卻跟不了他們一生。
但我可以通過現在的每一件小事,讓他感受到我積極向善的心態和能量,讓他以後無論面對什麼人什麼事情的時候,都能有積極正面的態度和能量,能夠平和從容的面對生活里的一切。
這樣,我也就放心了。
※面對孩子爭搶玩具的情況,父母通常的做法有哪些呢?
※換個角度,你也擁有閃閃發光的娃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