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面對薅羊毛的高手們,互聯網燒錢模式真的可行嗎?

面對薅羊毛的高手們,互聯網燒錢模式真的可行嗎?

不知道什麼時候,薅羊毛就成了一個十分流行的辭彙,其意思與以往相關,但也有特別含義。

對於現在的用戶來說,薅羊毛特指從那些願意用錢來換關注或者用戶的互聯網公司中,獲得一波實惠。至於互聯網公司的訴求,就是最終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甚至是付費習慣,薅羊毛者是不管的。

最近PDD爆發了漏洞被薅羊毛的事件,就再次引起了行業和眾人的思考。這件事說明了幾點:

首先就是懂得薅羊毛的人太多了,甭管多複雜,都可以薅上;

其次是用戶只管薅,不念廠商好,憑自己本事薅的,應該感謝自己;

所有人關注點在薅的價值和如何薅上,與品牌的本身服務無關。

這也讓人想起,就是互聯網公司的各種補貼、燒錢手段,對於廣大薅羊毛用戶,到底有沒有效果?

評價君覺得,我們使用APP,一般就兩個原因,有用,有趣。而在補貼下,這兩種APP的呈現的吸引力其實差不多。先看看有用沒有用的APP:

有用有補貼的APP,大家會愛用,經常用,類似滴滴打車等;

有用沒補貼的APP,大家會看有沒有別的同類APP有補貼,沒有就繼續用嘍,例子還是滴滴;

沒用有補貼的APP,因為總體沒有用,估計使用頻次很低,也不會常用;

沒用沒有補貼的APP,估計活不了太長,團隊該換項目了。

這四種情況,核心還是有沒有用,而補貼可以起到促進首次使用,增加用戶粘性的作用,但卻不能長期見效。

再來看看有趣或無趣的APP:

基本是一個思路,有趣有補貼的APP大家都愛用,比如免費好看的視頻,有趣沒補貼的,活躍度會降低不少,但還會有人用,至於沒趣的APP,有沒有補貼都拯救不了。

我們看到,這幾年雖然燒錢事件很多,但國外企業卻不怎麼熱衷,如果燒錢才能得到這個市場,不如退出,至少不虧。

而一旦一個產品過了陌生期,還不斷燒錢,只能說明自己認為自己的提供的服務不夠有用,不夠有趣,所以要通過燒錢來支持。

這樣的產品,在於同類競爭對手相比下,會總讓人感覺差了什麼,不利於自己服務的展開。

最後,舉個正向的例子。比如曾經一段時間,北京的白領會感覺自己和星巴克更配,而肯德基太嘈雜,還比較老舊。但現在,也有一些KFC餐廳裝修的配色充滿高級感,配上有時尚造型的椅子,增大間距,減少擁擠感,同樣帶來了更好的就餐體驗。

這樣即使沒有了那一張張的小優惠券,很多白領也開始逐漸又願意來就餐,吃吃雞塊,喝喝咖啡了。

顯然,先改變自己的服務,比不停地提供優惠券更為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評價 的精彩文章:

從銷量排名看國產手機實力差距:體驗新賣點只能靠大品牌了
重回雙11價格、手持長曝光加持:小米MIX2S高配2699元

TAG:數碼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