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1958年戰鬥機項目大下馬,潑掉的髒水中究竟有幾個孩子?

1958年戰鬥機項目大下馬,潑掉的髒水中究竟有幾個孩子?

戰鬥機是一種高新科技超密集綜合體,設計師需要從總體到氣動,結構,航電,武器,動力都提出盡量高的要求,不管那一項都不能放棄,放棄哪一項都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後果,所以任何戰鬥機設計師不管國情如何,都要力爭上遊,盡量彌補短板,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對於飛機各個系統和部件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力稍弱的國家,在簡單飛機時代還可以有合適的對策,取長補短,依靠優秀的總體設計來彌補短板,新時代則非常困難,短板太多太明顯的話,很難指望有好飛機。

要彌補航空工業的短板卻是一個天大的難題,就飛機零件設計製造就要牽涉到十多個工業部門,冶金,化工,機械,電子,液壓,電氣,材料,等等,幾乎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誰要是能把這些工業部門都搞到一流,這個國家不言而喻就是世界第一強國。

美國F22戰鬥機,從總體到細節,幾乎保持了全一流

新中國從建立伊始就非常注重戰鬥機設計和生產,但是1949年到2000年間,國產戰鬥機幾乎乏善可陳,和國外飛機相比非常落後,中國戰鬥機從2004年才從殲10戰鬥機的成長,正式走上了研發的康庄大道,在此之後,梟龍戰鬥機,殲20戰鬥機都接踵而至,問題就來了,這麼50年,中國的飛機設計師都幹嘛了?這麼久都不上道?難道這50年飛機設計師都在混日子?

超過50年的等待,中國人才迎來第一款自主研發的先進戰鬥機

不!當然不是,中國設計師想像力在那個特殊年代飛速的迸發,出現了很多極有潛力的設計方案,不過隨著這個特殊年代的印跡,大躍進變成大跌落,幾乎所有方案都化為烏有,不管是先進還是落後,俗話說的,髒水和孩子一起潑掉。

看外表幾乎和40年後出現的梟龍戰鬥機一樣

讓我們看看那個年代的亮點設計,首先來一款,兩側進氣先進戰鬥機東風104,和美國F5戰鬥機項目前後2-3年,這是一款外觀靚麗,勻稱,擁有較為大型機頭的飛機,航電擴展潛力非常大,當然,沒了。

注意,這是一款中國飛機,很漂亮吧

原有的蘇聯飛機不管是米格15還是米格17,米格19,米格21,總的特點是,飛機輕巧設備簡單,機動性好,弱點也很明顯,機頭進氣嚴重限制了大型雷達的安裝,原版米格21戰鬥機,只能安裝直徑280毫米的雷達天線,而同時期的幻影3戰鬥機,因為採用兩側進氣,機頭可以安裝接近500毫米直徑的雷達天線,就這麼一點點區別,就判定了未來擴展能力的生死,幻影3戰鬥機可以更換大型雷達,掛載中距攔射導彈,而米格21完全做不到。

米格21的機頭進氣是設計的唯一黑點,使得升級大型雷達之路完全卡死

東風104戰鬥機是蘇聯專家馬爾文推薦的設計,類似美國F5戰鬥機,飛機假如能堅持下去,等以後換裝米格21的發動機,就會有一個非常不錯的結果。

這就是中國設計師設計的第一款兩側進氣戰鬥機,東風106

在蘇聯專家的援助之外,中國年輕的設計師也自己開動腦子,改造米格19戰鬥機,因為米格19機頭裝不了雷達,成果就是東風106,最終在大躍進的下馬浪潮中,差點死亡,最終由陸孝彭總師帶到南昌,依靠個人的堅持,贏是把死亡的項目救活,最終的努力結果就是強5攻擊機,這是中國第一款兩側進氣的超音速飛機,服役時間比殲8II戰鬥機早了20年!

這就是強5,東風106戰鬥機死灰復燃

第三種就是比較神奇的設計了,估計大家都猜得到,這就是飛豹的雛形,東風107戰鬥機,超大的機頭,肥碩的機身,航程載彈量都比蘇制飛機有了巨大的進步,當然,也下馬了!

注意,這是東風107戰鬥機,很像飛豹吧

看著很像是不是,這是正版飛豹,不過晚了29年

這就是東風107的三面圖,後掠翼,兩側進氣,單發設計,都很時髦

或許有人問了,強5證明了,兩側進氣不麻煩,也不存在大的難題,為何中國設計師全部放棄了這些比較有競爭力的方案?

原因很搞笑,並不是設計師想放棄,而是生產廠出了天大的問題,1957-1958年,瀋陽112廠批量製造的米格19(殲6)戰鬥機出了大漏子,300架飛機質量不合格,被迫返工!

由於美國F4戰鬥機在越南的失利,使得中國空軍忘記了雷達和導彈的重要性

軍方非常憤怒,蘇聯人給圖紙,給師傅,手把手教你們都干不好,還想啥新飛機新布局,全部做夢去吧!最終在軍方的強大壓力之下,所有新方案幾乎全部取消,隨之而來的就是設計極度保守的機頭進氣殲8戰鬥機,而兩側進氣的殲8II戰鬥機則在30年之後的1988年完成首飛,才算完成戰鬥機安裝大型雷達的構想!

中國戰鬥機發展歷程前50年,非常的艱難,最初蘇聯扶起來,在初步有根基的時候,開始搞自主研發,結果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全部失敗,非常可惜,由於30年的耽誤,使得我國長期落後於西方和蘇聯。

80年代初期中國購買幻影2000戰鬥機談判結果,買了就要破產,最終只有依靠自己

這種30年成績幾乎為0的結果,使得中國航空工業領導者,和用戶空軍都冷靜下來,認真反思得失,最終飛機設計師普遍基於現實工業基礎,對待新戰鬥機項目不再提過高太離譜的指標,而空軍也不再過分反對航空工業的新型號研發,大大降低了心理預期,最終在後續的飛機上結出了碩果。

現在看來,諸多設計方案中,潛力最大的就是東風104,最終在40多年後,由梟龍戰鬥機補上這個遺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水 的精彩文章:

俄羅斯向中國推銷導彈有多難?非絕品不要!非菜心不要!
梟龍戰鬥機發威:40000小時,4大客戶4大創新為殲20趟路

TAG:大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