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隱瞞了一件事,一千多年後依舊讓人浮想聯翩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即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大唐國都長安城太極宮的玄武門附近發起了一場政變。在這場政變中,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都被誅殺,隨後李淵禪讓,李世民由此登上了皇位,史稱「玄武門之變」。
毫無疑問,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轉折點,但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一起骨肉相殘的事件,讓李世民內心難以釋懷。貞觀十三年(639年),褚遂良出任諫議大夫,兼知起居注。
唐太宗懷小心翼翼地詢問褚遂良,「愛卿你現在負責起居注了,主要記載什麼啊?朕希望看看,以此來警戒自己。」褚遂良直接讓唐太宗碰了大釘子,「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以記人君言行,善惡畢書,庶幾人主不為非法,不聞帝王躬自觀史。」
唐太宗繼續反問,「朕有不善,卿必記耶?」褚遂良還是不留情面,「臣聞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載筆,何不書之?」解釋的意思就是,唐太宗希望自己不好的地方,褚遂良能不記下,可褚遂良仍然堅守作為史官的職責,毫不客氣地拒絕了唐太宗的要求。
褚遂良雖然拒絕了唐太宗的要求,可封建社會皇權至高無上,唐太宗最終還是就「玄武門之變」進行了可刻意隱瞞。那麼,針對武德九年那場流血政變,唐太宗究竟在隱瞞著什麼呢?大家注意一個細節,政變發生在清晨,當李世民在玄武門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時,太極宮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資治通鑒》這樣記載,「上方泛舟海池 , 世民使尉遲敬德入宿衛。」而《舊唐書》記載,「是時,高祖泛舟于海池。」這樣太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宮外早已是打殺四起,李淵還有心情「泛舟海池」?
顯然不可能,專家們於是就有一個猜測:玄武門之變前,李淵已經沒有了人身自由。在史書《舊唐書·隱太子建成傳》中我們發現了這樣一句話,「俄而東宮及齊府精兵二千人結陣馳攻玄武門,守門兵仗拒之,不得入,良久接戰,流矢及於內殿。」
「流矢及於內殿」,箭都射到了李淵面前,李淵怎麼可能還「泛舟海池」。到了這裡,真相已經很清楚,「玄武門之變」應該有兩個戰場,一個在玄武門,一個在太極宮。至於太極宮裡面究竟發生了什麼,已經無從知曉了。
參考資料:《資治通鑒》、《舊唐書》
※張勳復辟失敗後,下場如何?生活奢靡如皇帝,頭可斷但辮子不可剪
※八路軍借東西必還,72年前的一張借糧借條,如今獲得軍隊巨額補償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