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這個盜墓賊找到了無價之寶,可惜幾千年來,沒人念對他的名字

中國這個盜墓賊找到了無價之寶,可惜幾千年來,沒人念對他的名字

提到盜墓,相信諸位絕不會陌生,畢竟在我朝歷史中,盜墓是一件很古老的活動,可謂歷史悠久。現代出現了兩本頗為出色的盜墓小說,一本叫鬼吹燈,一本叫盜墓筆記,這兩本小說徹底捧紅了盜墓。於是無數的人開始模仿這個題材創作,無數的人開始迷戀於此,當然,盜墓可不是什麼正經事,是違法的,如果我們真的對此感興趣,那就應該好好學習,以後上個不錯的大學,學個相關專業,畢業之後可以去考古隊工作。

中國這個盜墓賊找到了無價之寶,可惜幾千年來,沒人念對他的名字

雖然盜墓歷史悠久,但在古代,這一行也是為人不齒的,一般選擇去做這行的,都是真的迫於生計的人。而等到曹操那會,為了補充自己軍中所需,所以曹操乾脆直接弄了私兵去挖墓,還稱為摸金校尉。當時的曹操位高權重,所以他此舉自然無人敢有意見。曹操駕鶴西去後,摸金校尉也作為一門技術流傳下來,依舊有許多人從事著這個行業。

當時正是公元280年,掌權的已經不再是魏晉,而是司馬氏,那時有個人名叫不準。不準因為家庭貧困,所以最終選擇了從事盜墓此行,當時亂世,想要安穩工作的確很難,倒還不如發筆橫財,刀口舔血了。一次,不準發現了一座大墓,他興奮不已,在破除機關後,連忙進入其中一探究竟。

中國這個盜墓賊找到了無價之寶,可惜幾千年來,沒人念對他的名字

這個墓穴非常大,不準在其中一直用到了火把的燈快要熄滅,也沒有走盡這所墓穴,而此時的不準也沒有發現值錢的寶物,自然不肯離去。於是他就趁著餘光,在地上翻到了一些木片,隨後把木片當做燃料,繼續照明。結果這個墓穴只是很大,其中並無他物,都是一些破玩意,不準十分灰心,隨便拿了幾樣東西,就匆匆離去。

在這之後,這個被盜的墓穴引起了當地人的注意,他們把此事報官了。官府連忙派人前來調查,這些人進入到墓中也發現了其中並沒有什麼東西,同時注意到了墓內的木片,一個眼尖的人更是發現其中居然還有字跡。

中國這個盜墓賊找到了無價之寶,可惜幾千年來,沒人念對他的名字

官府的人雖然認不出這些字跡究竟為何,但他們卻覺得這些東西無比重要,於是他們毅然決定收集這些木片,把它們送往京城。這些木片看著挺少,但全部收集起來後,居然高達幾十車。送到京城後,一些博學的京官一看就大驚失色,原來這些木片並不簡單。

它們居然是春秋戰國那會魏國的典籍,上面記錄了許多魏國乃至春秋的歷史,是研究歷史的寶貴材料。要知道,嬴政燒書後,很多春秋時期的文獻都流失,此時能夠出現一個魏國的史書,對印證前朝的歷史,是無比重要的,對我國學者的研究,也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這個盜墓賊找到了無價之寶,可惜幾千年來,沒人念對他的名字

這本書流傳至今,已經經過了多年,人們把它取名為《竹書紀年》。而當年那個發現此書的盜賊不準,最終被抓到了官府之中,再之後,史書就沒有詳細的記載了,我們也很難得知他的命運。而根據研究,專家也發現了一個很神奇的事情,那就是不準不讀(bu zhun),而是讀(fou biao),這樣奇怪的發音,一般人還真是讀不出來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雨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17歲結婚,20歲時妻子病故,他發誓此生不娶,岳父心疼得讓他再娶
故宮匾額上的「門」字的寫法明明是錯的,幾百年來為何沒人改?

TAG:曉雨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