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海洋中的生態災難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比起陸地,海洋環境相對穩定,是孕育生命的搖籃。然而,在一些特殊時期,海洋環境也曾發生過劇變,其程度甚至遠超生命所能承受的極限,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難。
窒息的海洋
在早期的地球上,液態水彙集成了海洋。但是,大氣中沒有氧氣,海洋中也沒有溶解氧,最初存在的生命體大多是厭氧的單細胞生物。直到約24億年前,隨著藍藻等光合作用生物的崛起,海洋中有了足夠的溶解氧。這一方面使厭氧生物受到重創,另一方面也為好氧生物的出現開闢了道路。最終,包括人類在內的好氧生物成了這個星球表層的主流生物。氧成了今天的海洋生物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
然而,海洋中的溶解氧含量並非一成不變。在某些時期,它曾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從而造成生物大量死亡。在距今3.76億~3.6億年前,也就是泥盆紀晚期,發生過一次重大滅絕事件,被視為地球歷史上的五大滅絕事件之一。在這次大滅絕中,約75%的物種滅絕,其中,脊椎動物損失重大,約96%的物種滅絕。
由於這次滅絕持續了一兩千萬年,科學家估計,它可能是由一系列滅絕事件組成的。其中有個情況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地層記錄顯示,在這一時期,海洋中的溶氧量急劇下降,這很可能是大滅絕事件的「元兇」之一。
在泥盆紀,陸地並非像今天一樣彼此分離,雖然沒有形成聯合大陸,但也相距不遠。當時,陸地上已經形成了森林,問題很可能就出在快速擴張的森林上。我們知道,植物的根系對岩石有很強的破壞力,會加速岩石風化,促使其釋放大量氮、磷等元素,並隨著河流、降水彙集到海洋中。
由於大陸非常集中,陸地之間的海洋面積小,氮、磷等元素的匯入量遠遠超過了先前的狀態,導致海水富營養化,生態平衡被打破。
大量氮和磷使得藻類迅速生長,導致類似赤潮的現象大規模出現。死亡的藻類促使腐生的細菌繁殖,加劇溶氧的消耗,窒息死亡的動物又釋放出更多營養物質,滋生更多細菌和藻類。海洋開始發黑、變臭,表層海水逐漸不適合動物生存,大滅絕發生了。
今天,雖然森林已經融入生態系統,並成為陸地生態系統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海洋仍面臨「窒息」的危險。事實上,它正在發生——由於人類活動產生的大量廢水中,既有氮、磷等無機元素,也富含有機質,它們最終都匯入了海洋。我們的海洋正逐漸富營養化,赤潮等海洋災害事件時有發生。
流失的鈣質
除了缺氧,大規模降溫很可能是造成泥盆紀晚期大滅絕的另一個原因。除此以外,海水的pH值(酸鹼度)也對生態系統至關重要。當pH值等於7時,液體為中性,小於7時為酸性,大於7時則為鹼性。海水酸化是海洋生態面臨的另一大威脅。
在5次大滅絕事件中,至少有兩次(二疊紀末期和三疊紀末期的滅絕事件)主要由海水酸化引起,就連發生在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對,就是恐龍滅絕那次),海水酸化也脫不了干係。你也許會問:為什麼這些大滅絕事件總是恰好發生在一個時代的末期?這是巧合嗎?不,正是因為這樣,這些時代才終結了。
酸性物質(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融入海洋,能直接摧毀海洋中多種生物的聚集地—珊瑚礁。以二氧化碳為例,它在海洋中以分子態(1%)、碳酸根(8%)和碳酸氫根(91%)3種形式存在,彼此可以相互轉化。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會促使碳酸根向碳酸氫根轉化,使構成珊瑚的碳酸鈣溶解。
堅硬的碳酸鈣是岩石的基本成分。珊瑚蟲從環境中吸收鈣離子,沉積碳酸鈣,形成我們所熟知的珊瑚。一旦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這個過程就會減緩,甚至發生逆轉—珊瑚會被慢慢溶解,珊瑚礁將不復存在。
碳酸鈣也是眾多海洋生物骨骼和外殼的主要成分。酸化的海水會侵蝕貝類堅硬的外殼,使幼魚耳骨的發育受到影響,聽力下降,更易被捕食。
珊瑚礁曾多次被徹底摧毀。在前面提到的二疊紀末期,珊瑚是指四射珊瑚,與今天的珊瑚親緣關係很遠。就在那次大滅絕事件中,整個四射珊瑚類群被完全摧毀,後來的珊瑚是重新演化出現的。
圖/四射珊瑚蟲
現在,我們同樣面臨這個問題。人類活動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其中至少三分之一被海洋吸收,使海水的pH值不斷下降。但是,如果海洋不吸收這些二氧化碳,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會更高,溫室效應會更強。
在海水酸化和溫室效應的共同作用下,如今的珊瑚礁已經岌岌可危:約75%的珊瑚礁遭受威脅,澳大利亞著名的大堡礁更是以每年約3.4%的速度衰減,當前覆蓋率僅剩14%……
/ end
TAG:海洋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