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摹字帖,明白這5點,入帖和臨帖易如反掌!
有人問我:書法學習怎麼入帖,臨帖到什麼程度上才叫入帖?
一、帖的「出」與「入」
這個問題不僅涉及到書法學習的入帖問題,還涉及到了與之相關的出帖問題。「入帖」和「出帖」,是一對相輔相成的概念。
就整個臨帖活動來說,「入帖」是書法臨帖的初始階段,而「出帖」是書法臨帖的後續階段。歷史上關於書法臨帖如何「出帖」、「入帖」的詳細記載,見於王鐸。
王鐸說:「學書之始也,難以入帖;繼也,難以出帖。」他的學書方法是「一日臨池,一日應酬請索,以此相間,遂為常規,終生不變。」
在這裡,王鐸認為學習書法有兩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入帖」,另外一件困難的事情就是「如何出帖」。他給出的方案就是「以此相間」、「終生不變」。
二、話語來源
但是這段話的來源可靠性還需要經過一番論證,最早刊刻這句話的,是清初劉廷獻編撰的《廣陽雜記》,這本書是「清代史料筆記叢刊」的一種,後世認為這本書所及早內容雜亂,但是非常細緻,應該是可信的。
在這樣一本「雜書」中,記載了一名叫做「杜移年」的人曾經認識王鐸,他曾經間接的引述過王鐸的話,即:
杜移年早歲曾識王孟津,述其言曰:「書法之始也難以入帖,繼也難以出帖。」可謂入理深談矣,然詩文又何獨不然耶!
這裡面,「王孟津」不必多說,就是王鐸本人,至於這個「杜移年」到底是誰,還有待考證。他轉述的這句話只有我們前面看到的那句話的前半句。後半句的來源,是另外一本書,叫做《書法秘訣》。
這本書現在已經無從考證是誰寫的了,但是裡面內容詳細清楚,多談論翰墨之事。與其說是一部書法論著,倒不如說是讀書筆記的彙編。比如裡面就有一段摘抄自董其昌的《畫禪師隨筆》,所以,從來源上講,較為可信。這裡面就記載了關於王鐸的另外一段話:
凡寫字,先小字後大字,先縝密後縱宕,理所必然。王覺斯字,課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以此相間,終身不易。大抵臨摹不可一日間斷耳。
這個版本和之前我們在劉廷獻的《廣陽雜記》中看到的有些許差異,但是這句話基本意思完全一致,不僅有前面一段,而且後面一句也完全接續上了。
這應該是關於王鐸這段話比較完整的一個來源考證。由於我們只能間接推測這是王鐸本人的書學理論,所以在原則上對其他可能性給予保留,但表述時,仍然是看作王鐸本人的觀點。
三、入帖與出帖
這段話其實蘊含的信息非常多,我們需要逐個剖析。
首先關於「入帖」,王鐸認為這是我們「學書之始」遇到的一個問題,這就規定了入帖所劃定的時間範圍,即初學書法的這一段時間內,「入帖」將是學習書法的主要任務之一。
那麼,王鐸對入帖的難易程度做出的判斷是「難以」。但是王鐸在給「入帖」劃定時間範圍和難易評估之前,並未詳細的告知我們到底如何才算入帖。
同樣的,王鐸對於"出帖"的表述亦是如此。「繼也」,表明是學習書法的後續階段,「難以」同樣是在難度上的一個主觀判斷。同樣沒有詳細清楚的說明什麼是「出帖」。
我認為,王鐸在這裡面所涉及到的「出帖」、「入帖」的概念。基本上可以和我們臨帖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形似、神似問題相對應。入帖,就是先達到形似,在形態外表上達到相似;出帖,就是達到神似,即在原先的基礎上達到內在精神氣質的統一相似。
實際上,這兩個過程要想做到,都非常難。
四、有沒有限度和標準?
它的難,不在於它需要達到的標準有多高,而是說「出帖」「入帖」根本就沒有一個可以衡量的標準,它就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境界,所以這樣的境界,是最難的,也是最不容易達到的。
這一點從王鐸後面那句話中的最後一句可以看出來——
以此相間,遂為常規,終生不變。
什麼是「常規」。所謂的「常規」,實際上就是一種日常的行為,一種習慣的、自然而然地事情就好像我們吃飯、穿衣一樣。實際上,王鐸這就把書法的臨帖、學習變成了終生的事業,即「終生不變」。
所以,臨帖的「出」和「入」,實際上是伴隨著書法學習者、書法家終生的事情,沒有說我過了哪一個階段 ,就不用去寫字、臨帖了。
所以,入帖也好,臨帖也罷,實際上真的沒有一個標準就可以準確的衡量,很多有關書法的事情都是如此,我們希望有一個標準告訴我們:你是書法大牛,你是書法大家,他是書法大師,你現在水平楷書已經學的不錯了,可以去學習行書了……
但實際上,沒有固定的標準,也沒有固定的界限,因為書法的學習,是終生的事業。
五、成功的方法
但是,臨帖能夠自由的「出入」,還是有一定的方式方法的,王鐸在這裡提供的就是一種相間法,即——
一日臨池,一日應酬請索。
臨池,就是臨帖學習,而「應酬請索」是一個比較形象化的概念,是指我們要有意識地進行書法的練習創作。
這樣交替的好處就在於,一來可以檢驗我們前面學習過的東西有沒有掌握,二來在創作中發現的問題,可以在下一輪的「臨帖」學習中得到解決和強化,所以在這一個循環往複地過程中,自己學會總結是非常重要的。
※從「俗」到「雅」的轉化,是所有書法家都不能擺脫的一個過程嗎?
TAG:松風閣書法日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