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物出土後,一次都沒有對外展出,卻被認為是當之無愧的國寶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奪目,散發出無窮無盡的魅力。更為關鍵的是,我們所了解的歷史,其實微不足道。古代祖先們為我們創造的文化,我們可能連百分之一都沒有領略到。這句話並不誇張,這些年來被發掘的古文化遺址就充分說明了一切。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武漢市黃陂區就陸續發現了一些遺迹。考古工作者陸續發掘,沒想到規模越來越大。原本認為只有1.1平方公里的遺址,卻被擴大到2.5平方公里,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這就是著名的盤龍城遺址。
對於這個遺址的確切年代,一般認為不晚於商朝早期,有的人甚至認為這裡是夏朝的遺址,被專家稱為「華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漢之根」。
目前比較令人信服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認為此處為早期商朝的都城,特別是三處較大的宮殿遺址可以作為證據。但是,盤龍城遺址畢竟屬於長江流域,與商朝的發源地相去較遠,因此更多人傾向認為,這裡是商朝建立之後,向南方發展的一個重要據點。
從遺址被發掘的文物來看,當時的盤龍城可謂繁榮一時。它被發掘出大量的青銅器、陶器、玉器和石器,其中有一對玉器被曝光後,引起了轟動。
那是在盤龍城遺址2號墓的發掘過程中,人們找到了一件玉戈。玉在中國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物品,沒有哪個民族,像中華民族這樣熱愛玉器,對玉注入了如此多美好的寓意。戈是古代重要的戰爭兵器,也是戰爭的代名詞。
然而用玉做成戈,那就一點實戰意義都沒有,完全是一種禮器。2號墓發現的玉戈便是如此,它長為73厘米,玉質為蛇紋石,通體光滑圓潤,散發出幾千年沉澱而產生的特有光澤。它出土後,就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這對於商朝的禮儀制度以及玉文化起源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即使過了近四千多年,我們一直沒有看到如此巨大的玉戈,在二里頭文化遺址中,找到的玉戈為30厘米,當時覺得尺寸非常大了。就在很多人準備以「玉戈之王」來稱呼它時,在盤龍城遺址3號墓中,卻又發現了一個個頭更大的傢伙。
這個玉戈,通長竟然達到了94厘米,寬為14厘米,也就是說,短短時間內,這個玉戈再次刷新了記錄,毫無疑問地問鼎「玉戈之王」的稱號。它通體呈現出青白色,由刃和柄兩部分組成,其中刃部也被打磨地比較鋒利,而且與柄部相連的地方有一個孔,大約是為了懸掛所用。
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它的厚度只有1厘米。試想在現代,也不是隨便一個工匠,能製作出如此纖細,如此精美的玉戈。在4000多年前的商代,這浸潤了工匠們無數的汗水和智慧。
為了保證安全,這件稱為商大玉戈的文物在2002年時就被列為不可出國(出境)展覽的文物。其實,不要說出國、出境展覽,大玉戈自從被發掘之後,就被列為國家特級文物,是國寶級。雖然國寶級的文物很珍貴,但有些的還是經常展出,滿足觀眾的求知慾。但是大玉戈卻長期被保護起來,沒有參加過任何展會。
小珏也無緣得見這件國寶的真容,一直引為憾事。幸好,那件略小一點的玉戈,還曾經有幾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之中。如果想領略它的風采,那一定要密切關注,畢竟這種文物的展出,是會受到嚴格限制的。
※末代皇帝最愛她,將照片貼身攜帶,在法庭上為她哭訴伸冤
※被丟棄在廢品店的文物,因底部的122個銘文,成為舉世矚目的國寶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