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伯爾尼大學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影響慢性炎症性腸病的發展與康復
瑞士伯爾尼大學生物醫學研究系、內臟外科和醫學大學診所的研究人員發現,慢性炎症性腸病患者腸道細菌組成的變化會影響其嚴重程度、疾病和治療的成功,這一進展為改善這些疾病的治療提供了重要依據。請大家點擊右邊+關注我們,學習更多健康知識促健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一、人體內腸道有大量細菌和諧共生
大量的細菌存在於我們的腸道中:它們通常不會引起疾病,如果我們要保持健康,它們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通過不健康的飲食或藥物的副作用擾亂這些有益細菌的微妙平衡,細菌的健康促進功能就會受到干擾。如果我們的身體與腸道細菌之間沒有正確的相互作用,就會引發不同類型的疾病,尤其是炎症性腸病。
二、炎症性腸病快速發展
有不同形式的炎症性腸病(IBD) 、克羅恩病(影響整個腸道的不同部分)和潰瘍性結腸炎(影響大腸)。這些條件影響每10萬歐洲和北美人口約30人。在過去10年中,瑞士的IBD發病率急劇上升:2004年約有12,000名患者,而2014年為20,000名。由於IBD通常在35歲之前開始,因此生活質量和能力受到嚴重影響。工作,條件也有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後果。
三、特定腸道細菌影響炎症性腸病發生
現在,由Andrew Macpherson領導的研究小組,伯爾尼大學生物醫學研究系的Bahtiyar Yilmaz和Pascal Juillerat以及內臟外科和醫學大學診所的研究小組報告了IBD患者腸道細菌關係的新結果。 他們發現,特定種類的腸道細菌的變化導致嚴重的複發性疾病,對治療有抵抗力,甚至使克羅恩病的活動部分被手術切除的患者更有可能恢復疾病,這項工作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
四、研究過程
研究人員檢查了270名克羅恩病患者,232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和227名健康人的腸道微生物、疾病發展方式、治療方法之間的關係。腸道樣本由兩個大型患者隊列提供,即瑞士IBD隊列(www.ibdcohort.ch由蘇黎世大學醫院的Gerhard Rogler教授領導,瑞士許多醫院和消化內科社區實踐的主要貢獻,以及來自伯爾尼Inselspital的胃腸病學家的單獨一組患者。該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Bahtiyar Yilmaz博士評論說,「多年來研究了兩組不同患者的這一系列材料的可用性,瑞士胃腸病學家和Inselspital的工作人員對所有臨床細節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記錄。伯爾尼使我們的研究獨一無二。
五、疾病人群的腸道菌群與健康人顯著不同
對腸道樣本的分析表明,IBD患者的微生物與健康個體的微生物顯著不同。這主要是由於一些細菌的增加可引發或加重疾病,以及減少對維持腸道健康很重要的細菌種類。研究人員發現了18種可能影響疾病結果的新型細菌。他們還能夠證明身體的習慣,年齡,生活方式和治療類型對這些腸道微生物有重大影響。該研究的負責人Andrew Macpherson教授和上一篇文章評論說,「我們發現不同的細菌群體在不同的群落中生活在一起,並且不同細菌物種之間的這些群落網路的破壞會影響疾病。與人類社會中的社區一樣,如果腸道保持健康,每個細菌物種都在社區中佔有一席之地。這些細菌群落中的一個特別重要,因為其不同的細菌成員產生短鏈脂肪酸,其營養排列在腸組織表面的上皮細胞並幫助它們在腸內容物和下面的組織之間建立緊密的屏障身體。「
六、腸道菌群研究有助於個性化治療
數學演算法被用於在數千種不同種類的細菌中搜索結果,以找到對於避免嚴重疾病和使病例可能對治療有反應的重要有益細菌物種的網路。安德魯·麥克弗森評論說,「患有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在臨床過程的嚴重程度和對治療的反應性方面存在巨大差異 - 這使醫生很難決定哪種治療方法是成功的。可悲的是,目前,有一些患者幾乎所有療法都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我們希望利用這些結果來改善結果,特別是對於受影響最嚴重的患者。
七、改善腸道菌群來治療炎症性腸病
該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Pascal Juillerat評論說,「由於我們現在知道特定的微生物特徵以及如何建立有益和有害細菌的網路,我們應該能夠以特定的方式操縱腸道細菌 - 具體對於個別患者 - 作為解決疾病的一種方式。由於每個人的腸道微生物群都有不同的成分,我們需要在個體基礎上做到這一點。
最後,IBD的複發 - 緩解性質對生活質量造成巨大損失,不僅給患者及其家人帶來負擔,而且還給瑞士醫療保健帶來了巨大的成本負擔。研究人員希望這種新方法能夠提供一種新方法來幫助受影響的人並減輕瑞士社區的經濟負擔。糞菌移植在腸道疾病治療已經取得很多好的效果,值得更多探索。
參考治療鏈接:https://edit.cms.unibe.ch/unibe/portal/content/e796/e803/e59463/e805/e751801/e753172/e766149/media_service766165/preview_html?lang=eng&preview=preview
請大家點擊右邊+關注我們,學習更多健康知識促健康
#了不起的醫生##真相來了#@頭條健康@頭條養生@頭條健康聯盟@湖南醫聊 @藥師方健@護脾養胃林教授
※糖尿病主要還是因為生活方式引起,日常生活要七宜五忌
※擊落腫瘤的無人機!美科學家發現Nischarin蛋白質抑制腫瘤外泌體
TAG:糖尿病康復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