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作者|晶姐

來源|晶姐漫侃(id:JJMK-888)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一位年輕的帝王,

高高地坐在皇位上,

安靜地看著朝堂中的文武百官。

隨著第一縷日光穿透晨霧,

灑向大殿。

一個堅定的聲音迴響在天地之間: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一片「萬歲」聲中,

年輕的帝王陷入了沉思:

我處處比我哥哥強,

憑什麼我就偏偏做不得太子

如果我是長子,

如果父皇能別那麼頑固,

如果……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他掃視了一眼群臣,

沒人敢看他的眼睛。

就算有人看,

也不會有人讀懂他的心思;

就算讀懂了,

也不會有人為他解開這個迷題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李世民心中的疑惑,

只是不知道

這跨越一千多年的聲音,

那位英武的帝王還能否聽得到。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其實,

我們的先祖有很多繼承製度,

從最初的禪讓制

後來的兄終弟及等,

最後才過渡到父死子繼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說到禪讓制

那真是讓無數人神往啊,

就連後來那些

臭不要臉的篡位者,

也要靠「禪讓」來往自己

那張黑臉上貼貼金。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可是,

總有那麼些個自私自利的壞蛋,

把一個好端端的

選賢讓賢的「公天下」,

愣變成了家天下

禪讓制真的是被

人心不古」毀棄了嗎?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禪讓制之所以會退出歷史舞台,

其實跟統治規模的擴大

直接相關。

在部落時期,

整個部族的人口加起來也沒多少,

所以誰是賢人、

誰行善舉都是有目共睹的,

選賢讓賢,

也就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但是隨著統治規模越來越大,

部眾對於「誰更賢明」這件事

很難達成共識

畢竟你眼中的賢人

我根本不認識,

而我熟知的賢人你又不了解。

如果繼續堅持讓賢制度的話,

就不可避免地出現

擁其主部落分裂的情況,

甚至會爆髮針對

統治地位的爭奪戰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為了維持部族的團結

與社會的安定,

在那個信息不通暢的年代,

只有用血親繼承製度

來代替禪讓制,

藉助老領袖的威望與德行,

才能讓各方勢力

達成妥協一致

也就是說,

「公天下」變成「家天下」,

並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

道德水準倒退

而是一種社會進步的體現。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兄終弟及之所以

比父死子繼更早流行,

這就與先祖們的壽命有關了。

雖然統治規模擴大了,

但是,

那時候人們的壽命還都不夠長,

這使得老領袖掛了之後,

他的孩子們還都太弱小

強壯的弟弟們

卻對統治者地位虎視眈眈。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為了降低爭位的風險、

維持較強的統治力,

兄終弟及就是唯一合理的選擇。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當統治者壽命逐漸延長,

有了父死子繼的條件,

作為過渡的兄終弟及

也就慢慢謝幕了。

可是麻煩事兒依然沒完,

兒子一多,

選哪個接班就又成了難題。

當然,為了維護政權穩定

接班人的年紀不能太小,

所以「立長」自然是最優先考慮的,

至少要看起來比較壯實,

萬一打起來,能扛得住揍。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但是隨著壽命越來越長,

接班的時候,

年齡合適的兒子也越來越多。

按說此時老君主

應該有了足夠的選擇空間

還能有什麼新顧慮嗎?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周朝開始,

統治者堅持的繼承製度是:

立嫡以長不以賢。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立嫡以長」就「立嫡以長」吧,

為什麼要特意強調一下「不以賢」?

這是什麼邏輯?!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之所以有這種神奇的規定,

就是因為那個選賢的

老問題又回來了!

因為「」的標準

實在是太飄忽不定了,

有人說A成天擼狗

愛護小動物,算賢人;

有人說B愛穿開襠褲

勤儉節約,算賢人;

有人說C老婆眾多

兼愛天下,也算賢人;

……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你就說亂不亂吧!

所以只要選賢

大家就會分陣營搶位置,

不是鬧分家,就是鬧打架。

立長不立賢的最大優勢

就體現出來了:

維護團結與穩定。

畢竟誰比較年長這件事,

沒什麼好吵的。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然而很可惜,也正是因此,

釀成了玄武門的人倫悲劇。

(戳圖了解玄武門之變的真相)

那麼李世民

就沒有一丁點兒機會嗎?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其實就算不是嫡長子,

當時的李世民也還有一線生機,

可以和平地當上太子。

只需要得到以下

兩個條件之一即可。

條件一:

李建成甘願讓出儲君位置。

這個就只能呵呵了。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條件二:

贏得父皇的支持。

這個貌似不難,

畢竟不久前的隋文帝

就做了一個示範。

然而!

壞就壞在這個示範上!

為啥呢?

因為登基後的隋煬帝

弄死了他哥哥啊!

對老皇帝李淵來說,

骨肉相殘的悲劇

並不是遙遠的傳說,

他是萬萬不願意重蹈

楊家父子的覆轍啊!

廢長立幼,絕不可行!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於是在一番猛如虎的操作之下,

人倫悲劇還是發生了。

而且這次更慘

因為人家楊氏兄弟手足相殘,

至少是發生在楊老爹死後。

看了這一番剖析,

不知道唐太宗的

在天之靈作何感想,

但是想必老皇帝李淵

心裡是很的。

如果當年的李淵

撿到了月光寶盒

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

李淵在一番操作之後,

三個兒子都可以得到保全,

手足相殘的悲劇沒有發生?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下一期我們就聊一聊,

是不是重新讀檔

就能打出Happy Ending?

「立長不立賢」是一種久遠的陋規嗎?

作者|晶姐

來源|公眾號: 晶姐漫侃(id:JJMK-888)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舒淇:越自在,越美麗
故事號 · 斷了刺的銀蠍妖

TAG: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