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綠皮書》如紅絲絨蛋糕般暖心愜意,是一部所有人都會喜歡的電影

《綠皮書》如紅絲絨蛋糕般暖心愜意,是一部所有人都會喜歡的電影

本來11月初的時候,大家都以為摸清了所有頒獎季作品底細,沒有人想到,當月底上映的《綠皮書》居然成了今年頒獎季的最大黑馬!

導演彼得·法雷利不算籍籍無名,拍過《阿獃和阿瓜》《我為瑪麗狂》這些成功的無腦喜劇,但要說追逐頒獎季?根本不是一個畫風。

兩位主演呢?馬赫沙拉·阿里憑藉在《紙牌屋》和《月光男孩》中的表現,近兩年漸漸嶄露頭角,但還沒有獨挑大樑;至於維果·莫滕森,我們關於他的記憶還停留在世紀初《指環王》里的「人皇」阿拉貢。

這麼一部電影,現在居然已經拿了幾十個大小獎項和提名,甚至一舉拿下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電影、最佳編劇、最佳男配角三項大獎,這可是「奧斯卡風向標」!

而製片人工會獎到手之後,按頒獎季遊戲規則分析,《綠皮書》已成為距離奧斯卡最佳影片最近的一部電影。

《綠皮書》

Green Book

導演: 彼得·法雷利

編劇: 尼克·維勒歐嘉 / 布萊恩·海耶斯·庫瑞 / 彼得·法雷利

主演: 維果·莫騰森 / 馬赫沙拉·阿里 / 琳達·卡德里尼

類型: 劇情 / 喜劇 / 傳記

上映日期: 2018-09-11(多倫多電影節) / 2018-11-21(美國)

片長: 130分鐘

看完該片之後,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太棒太棒的電影!種族關係的處理是如此成熟且高級;而導演在幽默感上的自然和熟稔,讓這段60年代的南方旅途顯得無比愜意。

1

公路喜劇?笑到胃疼

彼得·法雷利無疑是個搞笑的高手,但《綠皮書》這部公路喜劇的這波操作,依然算得上他超神的發揮。

無論是「人皇」還是阿里,都不是喜劇演員,也都沒有刻意搞笑;但僅僅靠著人設邏輯,居然就讓我邊看邊笑得跟母雞一樣咯咯咯不停。

「人皇」的角色是一個被叫作托尼·利普的意裔混混,沒受過什麼教育,從小在街頭摸爬滾打學了一身本事加臭毛病。如今娶妻生子,正急需一份工作賺點錢。

而馬赫沙拉·阿里飾演的是一位名載史冊的偉大黑人鋼琴家唐·謝利,拿過三個博士學位,會八國語言,住在紐約大劇院頂樓如宮殿一般的豪宅。

當後者一意孤行地要在南方做一次巡演時,必須招募一個有足夠街頭智慧來解決問題的人。就這樣,托尼·利普進入唱片公司的視野。

從上車那一刻開始,「戰爭」就爆發了。托尼像往常開車一樣,開始跟謝利閑聊套近乎。義大利司機啊!一上車什麼二戰回憶、古巴問題、街頭經歷、兩性關係……比起托尼的舌頭,北京的哥都安靜得過分!

謝利呢?高級知識分子,沉穩寡言,「眼睛看路」、「把煙掐了」、「保持安靜」,道路禮儀三件套差點把義大利老司機托尼給憋死。

兩個人的習慣更是天差地別,托尼煙不離口、邋裡邋遢,車前座扔得亂七八糟。而謝利的后座一塵不染,鋪著地毯,還有點香水味。

這麼兩個人,怎麼可能相處得好?謝利嫌棄托尼滿口粗話還有口音(義大利人!),托尼也覺得這傢伙作得厲害。

直到時間開始漸漸改變一切。

托尼非常懂得如何解決問題,他拿錢擺平了要抓謝利的警察,一拳打服了場地方的工人、給謝利弄來了斯坦威鋼琴。謝利看到了這個草莽身上具有的人性閃光。

而托尼其實在第一次聽謝利演奏的時候,就產生了對文化人莫名的崇拜感,雖然這不妨礙他覺得這傢伙不可理喻。

到謝利幫他寫家書給妻子,兩個人真正有了親密的內心接觸;這些信優美到轟動了整個家族,也優美到讓托尼妻子知道肯定不是這貨寫的。

漫長的旅途中,兩個人彼此逐漸走近。謝利終於接受了在后座上用手吃一塊滿處流油的肯德基炸雞,而托尼會因為服裝店拒絕為謝利服務而義憤填膺。

其中有一個很關鍵的符號,托尼一開始從某個小攤邊上,撿了一塊從攤上掉下來的玉,這在街頭混混托尼眼中根本不叫事兒,結果被謝利勒令還回去。

托尼假裝把玉放回了小攤,但實際上放進了口袋,他當時對謝利非常不以為然。

謝利後來發現了這塊石頭,但他已經選擇接受託尼本來的樣子。甚至到了結尾,他還略有點嘲諷地說:把你的石頭放在車前面吧,給我們多來點運氣。

這並非一部爆笑片,沒有輕快搞怪的節奏配樂,也沒有金·凱瑞那種浮誇的演員,卻以兩個人的相處中天然的碰撞和節奏,給我們所有人帶來驚喜。單論搞笑,這大概也是去年最好的喜劇電影。

但這部電影,遠不止搞笑那麼簡單。

2

種族問題?玩得高級

所謂「綠皮書」,是指一本記錄了全美各地允許黑人入住酒店的手冊。這麼一個名字選題,其實已經確定了電影將在種族問題上做文章。

該片也切實表現出60年代南方對黑人的各種羞辱,謝利在酒吧被打、被服裝店拒絕試衣、被自己要表演的餐廳拒絕入內就餐。甚至在表演過程中,主人家會拒絕他使用室內的廁所。

在這種大環境下,唐·謝利要求必須完成這次南方巡演,到自己的黑人前輩被人從台上拉下來暴打的劇場演出,本身就是如殉道般的非暴力反抗。這讓整部電影染上了悲涼的底色。

但千萬別以為這會是一部憤怒吶喊的電影。《綠皮書》的種族關係帶著如《觸不可及》般的溫和與理智。

在人設上就用心頗深,托尼和謝利絕非傳統認知里的黑人和白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出言謹慎,注重生活細節,對公共道德和社交禮儀奉為圭臬;另一個街頭長大,滿嘴跑舌頭,生活邋裡邋遢。

到底哪個像黑人,哪個像白人?

這種身份上的互文,形成了極為有趣的種族關係,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為理智的觀察視角。

種族不重要,膚色不重要,你所受的教育、經歷的事情,才真正決定了你是個怎樣的人。

他們沒有正式為種族問題達成和解,而是在個人身份上達成了和解。同時,他們也和自己達成了和解。

恪守道德的謝利顯然對托尼有了正向的影響,他不再滿口髒話,拒絕了黑手黨的邀請,雖然這不耽誤倆人往公路上扔炸雞骨頭(但不許扔可樂杯)。

而謝利的感受更加複雜,因為他的身份更加多元。他既是上流社會的一員,極害怕別人以看待黑人的眼光認為自己品行不端,刻意表現出清高和傲骨;同時,他對自己的種族懷有極大的憐憫。

他一直處於一種自我迷失的痛苦,舞台上的他是受人追捧的藝術家,走下台卻只是個「黑鬼」。他痛苦地問指責自己不夠「黑」的托尼:如果我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甚至不算男人,我到底是誰?

電影里有一個片段極為震撼,當車在途中拋錨,西裝革履的謝利看到路邊田野里勞作的許多黑人,他們的穿著處境和一百年前毫無差別。兩邊的黑人互相注視打量,目光無比複雜。

直到片尾,謝利放下了執拗的追求和架子,不再需要斯坦威,而是在黑人餐廳里的一架破舊鋼琴上,大玩了一番他看不上的爵士。

那時,他真正找到了自己。

3

堪稱偉大?差一口氣

無論是搞笑還是情感,以及試圖探究的種族關係和身份認同話題,《綠皮書》都做得如此完整和到位。這樣的作品,絕對稱得起出色。

該片的口碑也足以證明這一點。豆瓣分數達到驚人的8.9分,妥妥的經典電影級別。

那麼,這會不會成為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未嘗不可,但要論BP應有的成色,個人認為《綠皮書》其實差了口氣。

電影的前三分之二,都讓我覺得這可能會是一部偉大的電影。但最後的結尾,卻讓整部電影下了一個檔次。

這或許是玩慣了喜劇的導演個人拍攝習慣的局限。但這種結局上的消解,讓之前的溫和險些成了溫吞。

電影的高潮部分,在即將表演的餐廳拒絕謝利入內用餐之後,托尼做主一同放棄了巡演的最後一場演出,分別放下了各自的執念。

在人物行為線索和情感脈絡上,電影完全做到了堪稱精巧的地步,每一步都相當有說服力。但在整部電影的情緒走向上,就顯得不夠精彩,或者說,有些脫節。

電影前半部分除了公路旅行的主線,也埋下了謝利巡演的支線,這條線索其實一直帶有隱隱的不安感。

樂隊裡面色嚴肅的俄國大提琴手,總是憂心忡忡的,幾年前音樂家被人拉下台暴打的遭遇更像是個不祥的預言。

而旅途中,在酒吧被打、被警察勒索、被劇院小工整,保守的南方彷彿一個凶地,謝利一行越深入就越面臨困境。

電影其實給了我們一個情緒不斷緊張的推進,但最後卻把這個吹滿了氣的氣球給放了;他們面臨的最後挑戰,居然以自己辭演告終。

而且,那個溫情到有點超現實的結尾,甚至帶有一些荒誕喜劇的色彩;一個黑人在60年代走進一個義大利人的家,居然大受歡迎,實在是過於追求一個大團圓的結局。

雖然存在這些問題,電影離偉大還差了一步,但如此品質的電影,也是相當難得了。以今年頒獎季電影整體不算拔尖的品質,真拿到最佳影片也不乏可能。

如果還沒有看這部電影,建議你一定把它列為你最近一部要看的電影。它像是一篇關於友情的精緻小品,沒有那麼宏大,也沒有那麼深奧,但真的會讓你愛不釋手。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藤井樹觀影團 的精彩文章:

吳珊卓,史上首位金球獎劇情類劇集亞裔視後誕生!

TAG:藤井樹觀影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