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昨天,許鞍華居然成為了焦點

昨天,許鞍華居然成為了焦點

一直都覺得,許鞍華是一個很難被定義的導演。

哪怕這幾年也拍了幾部大製作的電影,越來越走入主流的視線,她也依然是一個充滿了作者表達的導演。

時至今日,她的作品和表達,也常常都是在挑戰主流審美的。

拋開這幾年的爭議,許鞍華同樣也是許多港片迷的心頭好。作為八十年代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領軍人物,她的作品裡既有《投奔怒海》《千言萬語》這樣充滿憤怒之作。

《投奔怒海》

又有《女人四十》《天水圍的日與夜》這樣極為沉靜、細膩、溫情的家庭電影。

我們也非常喜歡許鞍華導演,之前多次推薦過她的電影。但是,之前看到消息,支付寶聯合許鞍華,要拍攝一部新年短片的時候,其實我覺得還蠻意外的。

短片這種形式如今是越來越普及,也有越來越多的知名導演都會被邀請去拍攝短片。

但是,像許鞍華這樣一位難以被定義的導演,如何完成一篇與「福」有關的命題作文,又如何在九分鐘之內表達出「新年賀歲」的主題,確實還是讓人好奇的。

尤其是,「新年賀歲」這樣一個與傳統文化息息相關的主題,其實也是很難把握的。

畢竟,如今提起過年,我們會想到什麼呢?

「春運的票不好搶」「又要被親戚逼婚」「好多嗷嗷待哺的小孩等著我發壓歲錢」……好像都是些過於實際的苦惱。

沒有空氣中煙花爆竹的硝煙味道,沒有蹲在電視機前伴隨著麻將聲的緊張兮兮的守歲,也沒有在親戚一大片新年快樂的喊叫聲中、四處給人打電話賀新年的甜蜜。畢竟,發條微信,甚至發個表情包,就可以解決一切了。

每年都看到有人在問,我自己也在捫心自問,「為什麼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了?」

為什麼?這歸根結底還是一種儀式感的缺失。

那麼,許鞍華會如何面對這樣一個主題呢?

這部九分鐘的短片《七里地》前天晚上已經在優酷上線了,從配置來看,果然是相當豪華的頂配。

導演是許鞍華,主演是金士傑和春夏,編劇顧小白又是國內的類型片編劇,作品包括有《白夜追兇》《心理罪》等等。

請黃海設計了海報,依然保持大神一貫的水準。

陳粒則演唱了主題曲。

這樣聲勢浩大的陣仗,這麼奢侈的班底,是許多電影長片都無法奢望的。

但拍出來一部什麼樣的短片呢?估計和很多人想像的都不同,依然保持了許鞍華一貫的風格,既不炫技,也不煽情;也依然在最大限度內,做到平實又克制。

這部電影的主線情節是以貼在門上的「福」字為線索,講述了三代人的奮鬥史。

1947年闖關東,經過皚皚的白雪,走進村莊。

1983年,他的兒子去國外讀書,父親帶著兒子離開村莊。

2019年,海外二代移民的孫女,又帶男朋友回到村莊拍攝紀錄片。

影片截取的三個時間點,恰好都是大年三十,三代祖孫在同樣的大雪、同樣的七里地里奔波。時間相同,地點相同,手中緊握的「福」字也相同,對仗很工整。

第一遍看完這部短片,我確實是很驚訝的:這部《七里地》,和我們印象中的大部分短片都太不一樣了。

短片的優勢一向是在於時間短、節奏快、劇情緊湊。為了能在幾分鐘里講好一個故事,大多數的表達都很具體,是講很短暫的一段時間裡發生的事情;最好結尾還有個懸念或者反轉。

但《七里地》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用九分鐘講了七十年,選擇了一個時間跨度長、劇情容量如此之大、卻並沒有任何反轉的故事。

除了交叉剪輯、以及最後的紀錄片視角之外,幾乎也沒有在形式上玩什麼花樣。主角在拍家族紀錄片,而這同樣是一部帶著記錄性質的短片,所有的表達都非常節制。

但很快我就想到,果然,這才是許鞍華啊。

劇情容量大,但完成度也很高。更重要的是,哪怕在這樣一個命題作文里,她依然能夠將個人和時代結合得如此緊密;家庭和團圓,也是她的作品裡一直討論的母題。

這部九分鐘的《七里地》,其實依然有著非常豐富的文本。

雖然看似只是截取了三個瑣碎平實的生活場景,但許鞍華對角色的選擇、對生活的詮釋依然是非常精準的。而真正的劇情和線索,其實也藏在細節之外,被埋在字裡行間。

1947年、1983年和2019年,這三個特意被標出的年份是有意義的。不僅都是豬年,而且恰恰也代表了中國這七十年的歷史之中,三個最為關鍵的轉折點。

第一代人在建國之前的動蕩年代,離鄉背井地闖關東;第二代人在改革開放之際,則要走出鄉村、踏出國門。

而到了第三代,作為海外二代移民的孫女,其實也離開了故鄉,又回到了另一個「故鄉」。這是尋根,也是歸來。

這三代人的故事加起來,恰好完整地講述了中國70年的發展史,也完整了講述了一個中國式家族所形成的閉環:不斷地出走,不斷地發展。

每一代中國人,都迎著時代的浪潮站起來,都走得越來越好,但也越來越遠。

短片非常微妙地表達出了這種文化和情感上的「遠」:金士傑扮演的爺爺,是在傳承著中國傳統的老一輩中國人;但他的後代,卻在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衝突中長大。

這三代人之間既充滿了不可避免的時代隔閡,又共同構成一個民族與國家的寓言。

送兒子離開時,他堅持要聽兒子念一段聽不懂的英文,這份心境自豪卻又不無心酸;而到了孫女這一輩,更是從小身在他鄉,也不忘傳承爺爺對福文化的堅持。

在內容的呈現上,這種隔閡也直接表現在,祖孫兩人大多數時候都各自出現在不同的時空,雖然遙相呼應,但真正同框的時間卻非常少。

在短片一開始,春夏扮演的孫女發現自己的車在路上拔錨,必須要步行進村時,她想必是不無怨言的。

這份心境,估計大多數過年回鄉的年輕人都感同身受,很難理解長輩為什麼要如此執拗,跋山涉水地回到舊村莊里,為什麼要固守舊傳統,為什麼要自尋煩惱。

但是,那鋪滿大雪的七里地又好像一段短短的朝聖之旅,「福」則是他們共同的終點。

藉由和祖父走過同樣的一段路、又寫出了同樣的一個「福」字,祖孫兩代人,終於達成了和解,這個家庭的閉環也終於建立。

要表達歷史與文化的差異、家庭的隔閡與和解,沒有人比許鞍華更合適了。在看這部短片、尤其是涉及到祖孫情的部分時,我也會想到許鞍華的另一部半自傳式電影《客途秋恨》。

那部電影講述的同樣是母女之間的和解。許鞍華祖籍是遼寧鞍山,在英國讀書,又回香港拍戲。對她來說,哪裡都不是故鄉。

身份焦慮、鄉愁、漂泊與隔閡,這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定義了她的創作。尋根之旅,是理解長輩的路,也是自我和解的道路。

《客途秋恨》

在這部短片里,許鞍華何嘗不是抓住了自己的根呢?所以她讓祖父在東北定居,而在海外長大的小孫女,最終也要踏過皚皚白雪,回到她的精神故鄉東北。

但她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總是能將一種極為私密的情緒融入到時代中去,又從時代反思到個人和自身。

在這短短的《七里地》中,也是如此。故事的背景是中國整整七十年的發展與變遷,落點卻只是貼在門上的一個小小「福」字。

這部短片里最動人的兩個高亮時刻,同樣也都與「福」字有關。

第一個是在1983年,父親送兒子離鄉時,送給他一個「福」字。

金士傑依然在相當有限的時間裡,用短短几句台詞,和非常細膩的表演,不動聲色地抓住了觀眾的心。

當他對兒子說「走出去了,就不要老是想著回來」的時候,我感到心裡被微微地刺痛。在這樣一部講述「回歸」的短片里,他卻勸兒子「走出去」。這是一個中國式家長完全無私的愛。

父親手寫的「福」字,變成了一種情感上的羈絆,是系在那隻越來越高的風箏上的唯一一根線。

第二個高亮時刻,則是在2018年,當春夏懵懵懂懂地將「福」字貼到牆上時,爆竹聲響起,小朋友們蹦蹦跳跳地舉起手機掃福。這一刻的熱鬧與溫情,也構成了全片的高潮。

在一刻,「福」不再只是一個形式主義的符號,是新年的象徵;也不僅僅只是一個紐帶和線索,串聯起短片中這三代人的故事。

它變成了一種更為珍貴的共同記憶,一種向心力,一種讓人血脈相連、心領神會的情感和語言。

這種共同記憶不僅在於祖孫之間,甚至好像還有某種打破第四面牆的魔力。當孩子們舉起手機掃福的時候,作為觀眾的我,好像也從一個遙遠的時空,突然跳脫回到日常生活中。

藉由這種方式,很神奇地,「福」也變成了一種儀式感。一種珍貴的、奢侈的、只有在過年時才會發生的合家歡活動。

我確實也被勾起了這種認同感:無形之中,在這幾年裡,掃福確實變成了一種集體性的活動,變成了一種過年時必備的熱熱鬧鬧的日常。

就像這部短片所表達的,掃「福」,也變成了一代人的共同記憶。

當手機在某種程度上剝奪了人與人面對面溝通的必要性、也使得過年這件事情變得更加疏離的時候,支付寶卻用科技製造了一種新的儀式感,讓這種傳統年俗、讓流傳在血脈里的文化和情感,都可以傳承下去。

這部短片其實是微妙地拍出了這一點。

我把《七里地》反反覆復地看了好幾遍,很強烈地感覺到,每一遍的觀感都會比之前更好。許多故事線索和細節,乍一看都是很難把握的,但是越看越會品出味道。

但這種需要反覆觀看、需要不斷地審視細節的創作思路,恰好和大部分短片是相悖的。

大多數的短片,其實都是在「以小博大」,用比較小的成本、在極短的時間內,抓住觀眾的眼球,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

但《七里地》卻和許鞍華的其他電影一樣,依然是有觀看門檻的。即使是短短的幾分鐘,也能找到許鞍華的作者屬性。它的內核依然是一部悠長的文藝片。能看到這樣一部作品,對觀眾來說也是一種福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桃淘電影 的精彩文章:

永遠少女的她 | 賞色
影向標第172期:表現還算正常的《海王》

TAG:桃桃淘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