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大篷車精神」:航天測控人追星攬月的力量

「大篷車精神」:航天測控人追星攬月的力量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新年伊始,「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中國探月的第一行足跡。「驚人的成就」,背後是無數航天工作者的心血與付出。這其中,就有四海為家、轉戰南北的「測控人」。50年來,他們一次次風餐露宿,保障一項項航天任務圓滿完成,也由此鑄就一種精神——「大篷車精神」。這一精神為一代代「測控人」奮勇向前、頑強拼搏注入強大動力。——編 者

「大篷車精神」:那追星攬月的力量

本報記者 鄒維榮 通訊員 楊亞洲 王春蒙

臨近年末,剛剛參加完「嫦娥四號」有關任務的工程師王彭,依然在崗位上忙碌著。前不久,他和同事跟著「大篷車隊」從關中平原千里轉場來到廈門。作為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活動測控部的一名普通科技人員,工作8年以來,王彭已經記不清跟著車隊走了多遠的路程,也記不清有多少節假日沒能和家人團聚。

1969年,為適應航天事業發展對衛星測控網的新需求,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開始籌備活動測控力量。活動測控——顧名思義,就是要在活動中完成衛星測控任務。活動測控具有靈活機動的特點,會根據不同的需求到不同的地域去「補點」,從而彌補固定測控站點的不足,讓整個航天測控網更加嚴密。

「大篷車隊路中飛,機動靈活布陣催。方舟安卧戈壁靚,精控星船顯神威。」如果說吉卜賽人的大篷車隊充滿了神秘與浪漫,那這個「大篷車隊」滿載的就是艱辛和責任。近50個春秋里,「測控人」乘坐「大篷車」,帶著精湛的測控技術和報效祖國的滿腔熱血,征戰南北,四海為家,精測妙控,先後31次攀雲貴高原、5次下東南邊陲、33次上內蒙古草原、37次赴西北戈壁、6次深入蜀中盆地,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他們用心血與智慧,將光榮與輝煌書寫在中國航天的史冊上,形成了「顧全大局、不畏艱難、南征北戰、默默奉獻」的「大篷車」精神。

「記憶中有個抹不去的野馬泉,地上不長草呀、風吹沙石卷,缺水斷糧行路難……」這首《野馬泉之歌》,是當年參試人員根據在戈壁荒漠布設設備時的難忘經歷寫的,訴說著老一輩「測控人」創業之初的艱難歲月,一直傳唱至今。

1975年11月,我國西南某地,一支神秘車隊奔跑在崎嶇的山路上。當月26日,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發射升空,按計劃衛星飛行3天後將返回,而測控和回收衛星的任務就落在回收測量站(現為第三活動站)這支剛組建不久的團隊上。

首次「亮劍」,全新的領域,測量設備簡陋、技術資料缺乏,他們的壓力之大,旁人難以想像。29日,衛星進入飛向地面的運行軌道。科技人員迅速在預報落點區域布陣,8輛超短波定向車分布在區域的四周和中心,進行交匯定點測量;空中直升機攜帶著定向羅盤,進行機動搜索;由兩人一組組成的多個搜索小隊,背著無線電定向儀和電台,邊徒步前進邊搜索目標……最終成功回收衛星,回收測量站一片歡騰,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在北京,葉劍英元帥高興地說:「我們第一次回收衛星,能落在中國大地上就是勝利!」

在今天看來,這些技術設備顯得很原始,但已經是當時「大篷車隊」全部的裝備了。而就是靠著這些「落後」的裝備,他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1990年10月,我國第12顆返回式衛星返回。回收測量站馳騁千里到達目的地時,上級部門又下達了新的指令——衛星的落點與理論落點誤差較大,他們必須火速趕往600公里外的新區域。任務就是命令。他們顧不上休整,立即開始晝夜兼程的「急行軍」。川東山區陰雨連綿,道路泥濘狹窄。有時路況太差,車實在開不了,他們就人拉手推,硬是將一輛輛十幾噸重的特種裝備車推向了任務陣地,為成功回收衛星贏得寶貴時間。

從第一顆科學探測衛星到第一顆國土資源普查衛星,從第一顆科學實驗衛星到第一顆太空育種衛星……隨著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他們回收的航天器種類越來越多,肩負的使命越來越重。

人隨星移,車隨「舟」轉。在活動測控部,很多同志對10年前的一次轉場印象深刻。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飛船按計劃成功發射升空。在此之前,「大篷車人」受命從雲南勐海轉戰到新疆和田迎接神舟七號回家。這一次轉場,他們在火車上整整待了七天七夜,耗時168小時。

曾參加這次轉場的第二活動站測控技師郭峰迴憶:「在火車上,大家的一日三餐主要是泡麵。到蘭州時,有好幾個同志渾身浮腫下不了車,趴在車窗邊吐黃水。但大家沒有任何怨言,我們心裡都清楚,不遠千里、受著這份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苦,為的是什麼。」

到和田場區後,「大篷車人」戰酷暑、鬥風沙。他們集智攻關,窮盡所想,提出了十餘種方案解決神舟七號測控重難點問題。最終,他們圓滿完成了神舟七號伴星圖像接收及返回段測控任務,確保全國人民第一時間看到飛船返回艙的順利回收。

任務成功完成,「大篷車人」卻來不及慶祝,又整理行裝,踏上追星路,轉戰雲南了。

「大篷車人」一次次屢建功勛,靠的不僅是四海為家的艱辛付出,更是創新超越、勇於攀登和打一仗進一步的科研精神。

2012年,在備戰神舟九號返回著陸任務中,經過多次實戰檢驗,返回艙返回著陸段測控技術已相對成熟。儘管如此,活動測控部的科技人員依然在積極開展科研攻關,他們自主開發《外測精度分析處理軟體》《活動站測量數據自動檢測及告警系統》等多套系統軟體,提高了裝備的自動化程度,將原來的「全人工操作」流程改成「人工雙捕加自動距捕」,系統捕獲時間縮短了9秒。就是這短短的9秒,為北京中心進行測算贏得了寶貴時間,飛船返回艙成功穿越黑障,準確進入重新捕獲等待點。

據統計,近50年來,「大篷車人」先後圓滿完成150餘次衛星測控和11次神舟飛船、1次探月返回器回收任務,為我國921工程和探月工程作出突出貢獻。他們實現了從單一測量到綜合測控、從單任務串列組織到多任務並行組織、從返回式衛星回收到探月返回器回收、從無人飛船搜索到航天員救生救援的「四大跨越」。

2013年7月,中心第二活動站圓滿完成神舟十號任務,終於要返回單位所在地。此時,通信隊隊長張斌已經一年多沒有回家了。

父母聽說兒子坐的火車途經家鄉,說什麼也要見兒子一面。但列車中途不停車,於是,張斌和父母約定在火車經過路口時透過車窗互相看一眼。那天,列車晚點,張斌的父母一直等了6個多小時。

晚上11點多,張斌乘坐的列車終於來了。為了能讓兒子看見自己,父母讓家人把車燈雙閃打開;而另一邊,為了父母能看見兒子,活動站領導和張斌的同事拚命對著車窗外齊聲高喊:「爸爸!媽媽!爸爸!媽媽……」

終於見到了,張斌和同事滿足地笑了。笑著笑著,哭了……

「寧可犧牲個人,絕不辜負國家。」我們常說,偉大的事業之中孕育偉大的精神,非凡的榮譽背後必有非凡的故事。走近「大篷車隊」,像張斌和父母「一秒鐘團聚」這樣的故事,記者聽到和看到的有太多太多。

「千里轉場心向黨,南征北戰不迷航。」活動測控部黨委書記李寧告訴記者,做「大篷車人」就意味著要四海為家、風餐露宿,用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國家和人民的忠誠。這已經深深烙在了一代代「大篷車人」的心中。

2014年11月1日清晨,內蒙古四子王旗,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返回器在著陸場成功著陸。「任務成功,非常完美。」參與回收任務的技術人員齊華第一時間向遠方的父親發送了信息。

短短8個字,見證著父子兩代人40多年的「追星」情懷。齊華的父親齊收金,是老一輩「大篷車人」。1971年,齊收金被任命為活動測控部第一任氣象台台長。年幼的齊華曾經對父親走南闖北、四海為家的工作有些埋怨。如今,當齊華像父親一樣成為「大篷車隊」的一員,他才明白父親那一代航天人,為了完成使命,經歷了怎樣艱苦的歲月。他說:「能夠在父親工作過的地方繼續這份事業,本身就是一份榮耀。」

使命所在,劍鋒所指;追星攬「舟」,無怨無悔。為了航天測控事業,如今,像齊華這樣的新一代「大篷車人」依然枕戈待旦,時刻準備著下一次的出發。

圖:「大篷車人」風餐露宿,在野馬泉邊簡單就餐。

圖:「大篷車隊」的又一次轉場中。趙金鑫攝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