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史慈提出前去招降,江東文武認為不可信,為何孫策深信不疑

太史慈提出前去招降,江東文武認為不可信,為何孫策深信不疑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十五回,發生在孫策統一江東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太史慈和孫策。原文如下:

孫策與周瑜商議活捉太史慈之計。瑜令三面攻縣,只留東門放走;離城二十五里,三路各伏一軍,太史慈到那裡,人困馬乏,必然被擒。原來太史慈所招軍大半是山野之民,不諳紀律。涇縣城頭,苦不甚高。當夜孫策命陳武短衣持刀,首先爬上城放火。太史慈見城上火起,上馬投東門走,背後孫策引軍趕來。太史慈正走,後軍趕至三十里,卻不趕了。太史慈走了五十里,人困馬乏,蘆葦之中,喊聲忽起。慈急待走,兩下里絆馬索齊來,將馬絆翻了,生擒太史慈,解投大寨。

策知解到太史慈,親自出營喝散士卒,自釋其縛,將自己錦袍衣之,請入寨中,謂曰:「我知子義真丈夫也。劉繇蠢輩,不能用為大將,以致此敗。」慈見策待之甚厚,遂請降。策執慈手笑曰:「神亭相戰之時,若公獲我,還相害否?」慈笑曰:「未可知也。」策大笑,請入帳,邀之上坐,設宴款待。慈曰:「劉君新破,士卒離心。某欲自往收拾餘眾,以助明公。不識能相信否?」策起謝曰:「此誠策所願也。今與公約,明日日中,望公來還。」慈應諾而去。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孫策發動江東之戰,揚州刺史劉繇逃往豫章,太史慈則在涇縣招兵買馬,準備為劉繇復仇。孫策與周瑜率部圍攻該城,最終活捉了太史慈。孫策以禮相待,太史慈非常感動,主動提出前去招降劉繇殘部。部分文武認為太史慈必將一去不返,但孫策認為太史慈是信義之士,一定會信守承諾。到了第二天,太史慈果然帶著一千多劉繇舊部回到孫策大營。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太史慈遭孫策圍攻、逃出涇縣後的慘狀,叫做「人困馬乏」,意為人馬疲倦睏乏,形容體力疲勞不堪。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小說中描述的這段太史慈被俘及後來提出勸降劉繇舊部的情節,在歷史上確有其事。據《三國志?太史慈傳》載:「慈當與繇俱奔豫章,而遁於蕪湖,亡入山中,稱丹楊太守。是時,策已平定宣城以東,惟涇以西六縣未服。慈因進住涇縣,立屯府,大為山越所附。策躬自攻討,遂見囚執。策即解縛……後劉繇亡於豫章,士眾萬餘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撫安焉。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還。』策曰:『子義舍我,當復與誰?』餞送昌門,把腕別曰:『何時能還?』答曰:『不過六十日。』果如期而反。」與歷史記載相比,小說作者僅僅作了兩處改動,一是將原本太史慈與孫策約定的六十天時間改為一天,而是將歷史上太史慈帶回來的一萬多人減少到一千多人。

太史慈出動提出勸降劉繇殘部,為何孫策手下的部分文武認為不可信而孫策卻堅信不疑呢?《三國志?太史慈傳》注引《江表傳》中給出了一個答案。該傳載:「策初遣慈,議者紛紜,謂慈未可信,或雲與華子魚州里,恐留彼為籌策,或疑慈西託黃祖,假路還北,多言遣之非計。策曰:『諸君語皆非也,孤斷之詳矣。太史子義雖氣勇有膽烈,然非縱橫之人。其心有士謨,志經道義,貴重然諾,一以意許知己,死亡不相負,諸君勿復憂也。』」

江東文武認為太史慈不可信,主要是因為太史慈與揚州刺史劉繇是同鄉這一層關係,因此與太史慈心懷顧忌。而孫策對此深信不疑,除了《江表傳》提到的孫策認為太史慈「雖氣勇有膽烈,然非縱橫之人」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便是孫策的豪爽性格。之前孫策與太史慈曾在神亭以命相搏,但孫策在抓住太史慈後卻不計前嫌,誠心誠意對待太史慈,這便是其豪爽性格的突出體現。而太史慈也與孫策一樣,是個豪爽之人,一諾千金,言出必行。這兩個人屬於同一類型。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五五:田豫為何又被派往東北,原因原來在這兒
曹操曾經說過四個字,點出呂布的致命缺陷,可謂一針見血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