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專家也會弄錯,唐代壁畫上侍衛腰間到底是什麼武器?
冷兵器研究所發表《這把包鋼的護身短刀在首都能換420斤米,唐代橫刀應該什麼樣?》一文後,文章中的一個配圖引起了讀者的好奇。有讀者問:畫中這個身穿白衣白袍的儀衛腰上帶的那個又黑又長的東西到底是什麼?這個又黑又長的物體不光在韋貴妃墓的壁畫出現過。在長樂公主墓中壁畫上的《儀衛圖》也出現過,甚至在北齊時代的婁睿墓壁畫上也有過出現。
長樂公主墓中壁畫上的《儀衛圖》
一些人認為這個是沒有安裝刀柄的陌刀。因為乍一看,其確實很像一把特別長、沒有安裝劍柄的劍,而陌刀在古代文獻中就是「蓋古之斬馬劍」。其周邊淺色的線被人認為是陌刀的刀刃。而考古發掘婁睿墓的專家則認為那個是傳統武器殳——就是曾侯乙墓所出土的那款著名春秋戰國時代的打擊類兵器。
韋妃墓壁畫儀衛
但很遺憾的是,那個東西即不是陌刀,也不是殳,而是一把弓!而那個像刀鞘那個其實是弓弢(弓袋)。可能有一些讀者會奇怪,弓不應該是彎曲的嗎?怎麼變成直的了?
反曲弓
長弓
其實很簡單,因為畫上的那個東西是長弓,而且弓沒有上弦。玩傳統弓箭的朋友都知道,弓是不能長時間上弦的,不然會影響弓的性能,要有張有弛才行。而因為影視劇和一些網文的影響,很多人都誤以為中國古代的弓箭只有那種反曲弓,而長弓是英國或者日本採用。實際上,中國古代是有長弓的。《唐六典》就有記載:弓之制有四:一曰長弓,二曰角弓,三曰稍弓,四曰格弓(《釋名》曰:"弓,穹也,張之穹然。其末曰"肅",言肅邪也;以骨為之曰"弭"。中央曰"柎",所撫持也。")今長弓以桑柘,步兵用之。網友還複製了一把長弓,大家可以對比下。
網友複製的長弓
具體說來,那個儀衛帶的就是一把沒有上弦的長弓。《新唐書》二十三卷 關於儀衛的記載是這樣的:佩橫刀,引、夾皆二人,亦佩弓箭、橫刀,騎。次清道率府折衝都尉一人,佩弓箭、橫刀……根據懿德太子墓壁畫和對儀衛隊伍的記錄都沒有帶陌刀的記載。參與研究長樂公主墓中壁畫考古人員也認為其帶的是弓箭。
如果仔細觀察,還會發現那些帶黑色長弓的衛士還帶著一個黑色的盒子。這是箭囊,也叫胡祿,一個能裝30支箭。章懷太子墓壁畫上的那些人也帶著類似的裝備,只是他們的弓都是反曲弓,相同的是也處於不上弦的狀態,裝在豹紋的弓袋中。
箭囊
章懷太子墓壁畫
章懷太子墓墓道東壁壁畫
至於婁睿墓於1979年4月初開始發掘清理,1981年1月底結束。在當時婁睿墓的發掘整理報告中,壁畫上的人物形象的文字記錄是這樣的:「腰間束蹀躞帶,佩戴有殳、殳套和劍」,壁畫人物身上很漂亮的腰帶是蹀躞帶,沒錯,但是後面就有問題了。
婁睿墓壁畫
當時參與發掘和研究工作的人把長弓當成殳,把弓袋當成了殳套。殳是一種冷兵器,冷兵器研究所的《青銅時代的五兵之首:殳的消失與發展》和《沒有曾侯乙墓的出土,中國車戰五兵里殳的形制就永遠是個迷了!》曾經科普過。但秦代以後消失的青銅打擊兵器,突然出現在南北朝騎兵的腰上,這事確實不太靠譜……
而根據《夢溪筆談》對蹀躞帶的敘述:所垂蹀躞蓋欲佩帶弓劍、愉悅、算囊、刀礪之類。很明顯,蹀躞帶是一種佩戴弓與劍的腰帶。現在再來看那個壁畫上的「殳」,其實和唐代墓葬壁畫上的長弓相比,除了塗漆導致顏色不一樣外,基本結構是類似的。而唐朝起源於關隴,而關隴和北齊一樣源於北方六鎮,所以長弓形制必然很類似。總之,當以後有人說唐代壁畫上的那個東西是陌刀或棍子的時候,大家可以可以明確的糾正:不對!那個是沒上弦的長弓!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雙尾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雍正王朝》里十三爺吐血也要搶回的丰台大營歷史上什麼樣?
※從康熙打到乾隆,清朝為什麼非要死磕準噶爾?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