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與天文
從天文角度對河圖進行分析的觀點、方法。
(1)認為河圖乃依據斗柄指向所定之時令、曆法而形成。古人認為北極星(北辰)為體。不動,北斗星為用,旋動。古時用初昏時斗柄所指方向來確定季節,以北斗相配而定十月曆制。一年十月,每月三十六日,全年三百六十日;每月三個節氣,全年三十節氣。從「正」日始,初昏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方,為春,八個節氣,九十六天;初昏時斗柄指向南方,為夏,七個節氣,八十四天;初昏時斗柄指向西方,為秋,九個節氣,一百零八天;初昏時斗柄指向北方,為冬,六個節氣,七十二天。北斗星在天際繞一周,即完成一年三百六十日。《管子·幼官》(「幼官」乃「玄宮」之誤)即源於上古十月曆制,從其所述可得方位與數目合一圖。其數目乃節氣數,中配五源於初民對人體五數的感知。從數字看一、二、三、四,到五截止,即河圖生數,六、七、八、九、十均是在五的基礎上加一、二、三、四、五而來,即河圖成數。可見河圖乃初民在摸索四時流傳規律並制定初步曆法的過程中產生的。
(2)河圖乃據五星出沒的天象時節而繪製。五星古稱五緯,是天上五顆行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星運行,以二十八宿舍為區劃。由於它的軌道距日道不遠,古人用以紀日。五星出沒各有節候,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次序,相繼出現在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木、火、土三星軌道大而在外,恰合乾策216之數;金、水二星軌道小而在內,恰合坤策144之數;五星若按時中天,名曰勝,可測其相對不見之星以印證,這顆相對不見之星,名曰負。如水星當位,可測其相對位的火星印證,則水星為勝,火星為負,余仿此。五星出沒的規律構成河圖圖式:水星於每天一時(子時)和六時(巳時)見於北方;每月一、六(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日月會水星於北方;每年十一月、六月夕見於北方。故曰一六合水,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火星每天二時(丑時)和七時(午時)見於南方;每月逢二、七,日月會火星於南方;每年二月、七月夕見於南方。故曰二七合火,或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木星每天三時(寅時)和八時(未時)見於東方;每月逢三、八,日月會木星東方;每年三月、八月夕見於東方。故曰三八合木,或天三生木,地八成之。金星每天四時(卯時)和九時(申時)見於西方,每月逢四、九,日月會金星於西方;每年四、九月夕見於西方。故曰四九合金,或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土星每天五時(辰時)和十時(酉時)見於中央;每月逢五、十,日月會土星於天中;每年五、十月夕見於天中。故曰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鄒學熹《中國醫易學》)
(3)認為河圖乃天河(即銀河系之圖)。河圖當為圓形,為九數圖,或稱「天球九宮圖」。九數河圖四隅位的四組黑色點線,正是天文圖中二十八宿中最重要的四宿。從遼代宣化星圖上可見,右上角二連珠,即是角宿;左上角四連珠,即是井宿(或鬼宿);左下角八聯珠,即是奎宿(或婁宿);右下角六聯珠,即是斗宿(或牛宿),其四正位奇數,從宋代石刻二十八宿星象圖中可見,上方巽宿可視星最多,故記為「九」;下方為勾陳一星,或最亮的女星,故記為「一」;右方是尾宿七星,故記為「七」;左方是參宿三星,故記為「三」。據漢代記載的一、二等星共四十六顆,與九數河圖四十數幾乎相等。故可假定九數圖漢代已繪成。(常光明《河圖洛書解》)。
從天文角度對洛書進行分析的觀點和方法。
(1)認為洛書本太一下九宮而來,以四十五數演星斗之象。古人觀測天象,以北極星(古稱太乙)為中心以定八方位。今人制有「洛書九星圖」。據北鬥鬥柄所指,從天體中找出九個方位上最明亮的星為標誌,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發現九星的方位及數目,即洛書方位和數目。中宮五星,稱五帝座,為帝星(北極星)之座;正下方為北極一星,恆居北方,以此定位。正北為天紀九星;正東方為河北三星;正西方為七公七星;天紀之左是四輔四星;華蓋之右是天廚六星。(鄒學熹《中國醫易學》)
(2)認為洛書乃據天體氣候陰(暗)陽(光)寒熱比數演化而來。夏至、冬至陰陽比數分別為(-41:59)與(-59:41),寒熱比數為(-1:9)與(-9:1);春分、秋陰陽比數分別為(-49:51)與(-51:49),寒熱比數為(-7:3)與(-3:7);立夏、立冬寒熱比數分別為(2:-8)與(-2:8)。洛書四正位之1、9、3、7說明陰陽之變,為經;四隅位之2、8、4、6說明寒熱之變,為緯。認為洛書之數主要是寒熱之變,而不是陰(暗)陽(光)之變;但因天地之合相差三節,又是三節前陰陽在三節後寒熱平均的反映。(徐子評《中醫天文醫學概論》)(3)認為洛書九數圖實為河圖,為天河(銀河)之圖,是對二十八宿星象的數字概括。
※河圖洛書:河洛之數為宇宙萬物物理的根源
※原創:易經陽宅學解讀:易經陽宅學中天水訟卦對人的影響和作用
TAG:天一堂堂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