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得獎走出「六親不認」步伐:孩子,不管考幾分媽媽都愛你
作者 | 語不惜
這幾天,一段視頻在網上瘋傳:
一名小學生因為期末考試得了獎狀,在放學回家途中,手裡拿著獎狀,大搖大擺,雄赳赳氣昂昂,神氣十足。
網友調侃,這是走出了「六親不認」步伐,引起了萬千網友圍觀。
男孩酷酷的走路姿勢,讓人忍俊不禁,有網友說,這孩子走出了整條街最棒的崽的氣勢,氣場正是兩米八。
原來,男孩上次考試得了77分,媽媽說,如果這次能考90分以上,就給他買自行車。
最終,孩子如願以償。
這讓我想起期末考試前的一個段子:
這幾天別理當媽的,她們最近心情不好,本以為是複習查漏補缺,複習了才知道是女媧補天,補著補著卻發現是精衛填海。
作為家有小學娃的陪讀媽媽,雖然考前複習也差點兒累到「腦梗」,但依舊希望孩子期末考試後,回家可以踹門進來。
因為,考試成績決定了孩子回家敲門的姿勢。
有人說,如今的考試哪裡是考孩子,分明是考家長,孩子還沒焦慮,家長已經寢食難安,夜不能寐了。
父母的任何行為,都會映射到孩子身上,焦慮亦然。父母考前不焦慮,孩子才能考出好成績。
綜藝節目《考不好沒關係?》中,有位爸爸說了這樣一個扎心事實。
他說,發覺自己得了一種病,而且非常嚴重,就是每當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這個病叫做「恐輔症」。
此言一出,引起一片共鳴。
有家長說:「原來有一句話叫做,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看現在的不幸,大概都已經漸漸雷同了。」
還有一位家長說,每當妻子輔導孩子寫作業,他都會默默把門關上,因為妻子輔導作業的聲音太大了,他實在是聽不了。
有調查顯示,在中國,有八成父母患上了「恐輔症」。
父母們恐輔,孩子們又如何呢?
當父母和孩子互換角色,爸爸當學生,孩子做家長後。主持人問了孩子一個問題:「如果爸爸考不好怎麼辦?」
有的孩子說:
「爸爸沒考好,我不會怎麼收拾爸爸。」
「我並不會對爸爸生氣,我會鼓勵他。」
但也有孩子表示,考不好怎麼行?
「回家揍他,罰站唄,誰讓他以前這樣對我。」
「你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你。」
「瞧瞧你,這麼容易的題都搞不好,你的記性都哪裡去了,被狗吃了?」
孩子們說的話,都是從家長那學來的。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你怎麼對待孩子的成績,孩子就怎麼對待家長,將來可能也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
我曾經也是一名非常焦慮的媽媽。
看著女兒滿試卷的紅叉叉,所有的育兒理論都變成了一紙空談。那一學期,我給女兒報了很多輔導班,每天帶著她奔波在補課路上。
直到有一天,女兒被我折騰得住院了。
看著孩子因為上火,滿嘴的泡,我感到很是沮喪,眼淚止不住就下來了。
女兒伸出手來,小心翼翼地幫我擦淚,邊擦邊說:「媽媽,我考不好,你是不是就不愛我了?」
那一刻,我的心像是被針扎了般,很痛。
在孩子眼裡,我怎麼活成了「唯分數論」的媽媽。我問自己,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李雪老師說:
投射是有能量的,如果父母堅持不懈地把負面的擔心和評判投射給孩子,就等於在給孩子創造一個負面的現實。再好的孩子,也會被父母長期的負面催眠搞砸。
是我的情緒,我的行為都在給孩子傳遞一種錯誤信號,讓她誤以為,只有考好成績,才配擁有父母的愛。
家長對分數越在乎,自己就會越焦慮。家長越焦慮,孩子壓力就會越大。
電視劇《陪讀媽媽》中, 父母望子成龍的殷切期盼,給了兒子很大壓力。
媽媽一次次告訴他,家裡條件不好,他得好好學習。他沒有課外休息時間,偶爾被同學拉出去放鬆一下,回來還要被媽媽嘮叨「你和他們不一樣」。
強大的精神壓力,讓兒子的情緒瀕臨崩潰。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分數真的不是衡量好壞的唯一標準,孩子身上還有很多閃光點值得我們去挖掘和發現。
尹建莉說:
兒童天生就懂得自尊自愛,爭強好勝其實是一種天性。孩子入學後,即使家長不說什麼,他們都會產生對分數的追求,對名次的渴望……
成績固然重要,然而比成績更重要的是,父母要看得見孩子的努力。
還記得那個「煙花男孩」嗎?因為考了7分,爸爸就高興地買來了一車煙花慶祝。或許很多人眼裡,別說7分,即便是70分,也達不到自己的要求。
從0分到7分,相差無幾,但意義卻不一樣。在爸爸眼裡,那7分的跨越,是兒子努力的結果。
《正面管教》一書中寫到:「你看到了什麼就得到了什麼。當你關注積極方面時,對你自己和別人都是令人鼓舞的。」
周杰倫小時候,鋼琴、大提琴、唱歌樣樣精通,但文化成績卻糟糕得一塌糊塗。
每次考試,除了音樂以外,其他幾乎都不及格,老師一度認為他有「智力障礙」。然而,他的媽媽卻深信兒子不存在智力問題。
媽媽給自己制定了「三不」政策:不嘮叨、不指責、不脅迫。
她鼓勵兒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媽媽的鼓勵下,周杰倫最終在音樂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成績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
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孩子,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你會發現,只要找到一個支點,就可以撬起孩子的未來。
我的孩子,無論你期末考試考得如何,媽媽都希望你可以底氣十足地踹開家門。
因為,考不好,真的沒關係。
- End -
作者:語不惜,自由撰稿人,家庭教育及心理學資深愛好者,專註分享婚姻、情感、育兒知識,理性思考,用心寫文。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