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黃賓虹畫湖石
黃賓虹(1865—1955),中國近代山水畫畫家,為山水畫一代宗師。名質,字朴存,號賓虹,以號著稱;祖籍安徽歙縣,生於浙江金華,成長於老家歙縣潭渡村。
黃賓虹精研傳統與關注寫生齊頭並進,早年受「新安畫派」影響,以干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為「白賓虹」;八十歲後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為特色,為「黑賓虹」。
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殘,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用筆如作篆籀,洗耳恭聽練凝重,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顯著的特色。
黃賓虹語:
筆法成功,皆由平日研求金石碑帖文詞法書而出。畫有大家、有名家。大家落筆,寥寥無幾。名家數十百筆,不能得其一筆......練習諸法,成一筆畫,一筆如此,千萬筆無不如此。
黃賓虹語:
用筆時,腕中之力,應藏於筆中,切不可露出筆之外。鋒要藏,不能露,更不能在畫中露出氣力。
黃賓虹語:
筆者,點也,線也,骨骼也;墨者,肌體也,神采也。筆求其剛,求其柔,求其拙,求其縱,在因時制宜。墨求其蒼,求其老,求其潤,求其腴,隨境參酌,要與筆相水乳。
對於用筆,黃賓虹講求中鋒,重視收筆迴轉。偶爾用側鋒。線條起訖明確,意到筆到。他以為中鋒圓穩,使所畫山、石沉著不輕浮。要求用筆如「屋漏痕」,意即落筆時留得住,使線條著力不輕浮。用筆如「折釵股」,不妄生圭角;還要求畫得重,如「高山墜石」。
黃賓虹不同於古人的是他更追求形體的厚重感和線條本身的質實感。在淡墨淡色渲染的基礎上,以並不少量的烏亮的焦墨,落筆勁健,如刻如鑿。
黃賓虹作畫,先勾勒,然後以干筆去擦,他的這種擦,兼有皴的作用。皴擦之後,或用潑墨,或用宿墨點,方法不一。
黃賓虹畫石,通常是一勾一勒。用筆勾線,建立骨架。
黃賓虹以行筆澀逆但快速肯定的過程中出現的「飛白」痕來表現焦墨渴筆的蒼潤,並有意用不多渲染、留出較多空白的辦法,拉開較大的黑白反差關係,也正是為表現剛與柔、枯與潤的反差關係,畫面氣氛鬱勃而響亮,表現出一種生辣的感覺。
轉自:中國畫家雜誌社
TAG:藝術l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