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僧取經很勵志!別傻了,唐僧敢放棄取經,肯定會被徒弟們宰了

唐僧取經很勵志!別傻了,唐僧敢放棄取經,肯定會被徒弟們宰了

《西遊記》傳了四百多年,唐僧取經的勵志故事也流傳了四百多年。在這麼多年的潛移默化下,人們對西天取經這件事滿是敬佩,甚至把唐僧等人歷時十四年不放棄當做是有恆心的典範,用來自我鼓勵。

誠然,唐僧確實是大毅力者,能夠十四年如一日的去追尋一個難辨真假的目標。而唐僧的原型玄奘大師,則更加令人驚嘆。玄奘大師當年出國界,還是走的偷渡的路子,歷時十七年,終於從天竺返回,帶回了大量珍貴的經文。和《西遊記》不同的是,這段路是他一個人走的,條件艱苦和行路的孤獨,都成指數級的上升。

可是,《西遊記》是一部借神話諷刺現實社會的作品,這就說明了它在歌頌的時候,多多少少會帶一些諷刺性的目光。而我們印象中的取經四人組,也在這樣的大規則下變了味道。

在我們的印象里,唐僧總是最堅定的那一個,毫不抱怨,毫不放棄,總是一心一意的向著西天前進。而一行人中,最跌份的是八戒,總是惦記著散夥,好回去高老莊找媳婦。誠然,這樣的人物性格設定最受觀眾喜歡,但是這不符合人性。唐僧肉體凡胎,十四年的奔波沒有一句怨言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唐僧能做到這樣就已然是聖人了,不需再去西天取經成聖了。

在《西遊記》原著中,唐僧的形象是最接近凡人的。他會推脫責任,在幾個強盜被孫悟空打死的時候,他嘴裡念的是:「你們要報怨,報給行者,千萬別找貧僧。」他也會被妖怪嚇的涕泗橫流,在白鹿精想要唐僧的心肝的時候,他在驛館裡大哭大叫,寧願用豬尿和泥變成孫悟空的樣子,也不敢去大殿應對。這些都體現出了唐僧本質上和普通人別無二致。

所以,唐僧也會感嘆取經路漫長,也會喪氣,更會在喪氣的時候打退堂鼓。在路上,唐僧曾問道:「徒弟呀,西天怎麼這等難行?我記得離了長安城,在路上春盡夏來,秋殘冬至,有四五個年頭,怎麼還不能得到?」孫悟空聽了這話,知道他打了退堂鼓,便笑道:「早哩!早哩!還不曾出大門哩!」

已有退意的唐僧聽了這話,心裡更是難受,這可太折騰人,走了四五年了,你跟我說還沒出自家大門?可是話不能這麼說,不符合高僧的形象,便換了種說法。書中講:那師父戰戰兢兢,進此深山,心中凄慘,兜住馬,叫聲:「悟空啊!我自從……王不留行送出城……茴香何日拜朝廷?」

然後孫悟空整本書唯一一次露出真面目:孫大聖聞言,呵呵冷笑道:「師父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進,還你個功到自然成也。」

是啊,唐僧取經是一件領導們安排好的事。孫悟空幾個說是徒弟,倒不如說是跟著唐僧渴望著成功逆襲的下屬。唐僧撂挑子他們也就沒機會成功了。常言道:斷人財路等於殺人父母。

所以,唐僧不敢再說這樣的話,因為他不能確定幾個徒弟會不會當場把他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薦小說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中玉帝雖貴為天地主宰,可這四個地方他無權過問
慕容復為什麼打不過喬峰?因為喬峰的斗轉星移用得比他好

TAG:看薦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