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中講的「觀自在菩薩」是否是觀世音菩薩?
《心經》第一講
各位同學,大家上午好!請大家合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直至菩提我今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我們先給大家解釋經題。佛教小乘在藏經中屬於「阿含部」,「阿含」是譯音,含即是包含的意思。東南亞有的國家沒有大乘經典,只有五部阿含。我們中國只譯了《雜阿含經》《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和《增一阿含經》,中土就稱為小乘經典,世界上稱為原始佛教。這是佛陀的長隨眾弟子們,特別是阿難尊者,記載佛陀講的法,是佛陀最初度化弟子的正法。「阿含」的意思是「這是佛陀親口所說的法」。
那麼在大藏經中,大乘經典中,有一部叫「般若部」的,有許多種,其中玄奘法師請回來並譯出的《大般若經》,共六百卷。這部《大般若經》總共有十六會,就是分十六次講完的,第一會講得最多,講了400卷;第二會呢,講了100多卷; 第三會講了80卷; 第四會到第九會講了2卷,後面每會講得很少,到最後的第十六會的時候,只講菩薩的六度。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前五度是福德資糧,精進通於五度,最後般若度是智慧資糧。要成佛度眾生必須集聚福德、智慧二種資糧,資就是資本、資糧的意思,因智慧資糧是由福德資糧而生,故菩薩應先修福德資糧。在六度中也是福德度為先,智慧度最後說。
《心經》包含了整個《大般若經》六百卷的內容,心經屬於般若部中最小的內容。僅用260個字,就把《大般若經》六百卷的內容說圓滿了。《大般若經》如同那最大的照片,心經就好比是同比例縮小,最小的照片,內容完全一樣,就只不過把它縮小了而已。我們天天念《心經》,就等於念了《大般若經》的六百卷啊。
《心經》有很多譯本,大藏經中有鳩摩羅什尊者譯的,還有藏文譯本,與一般的經文一樣,前面有「如是我聞」等句子。我們天天念的《心經》,就是我們熟悉的玄奘法師譯的,沒有一般經文上開頭「如是我聞」的句子,玄奘法師就直接譯正文。
《般若經》為何屬於大乘經典呢?小乘經也有講智慧的經,為何又不叫般若呢?這與大乘講的智慧有何異同呢?其實大小乘講智慧都是講無我。小乘的慧學,如《俱舍論》中最後一品講的是無我品,這部書是彌勒菩薩的大弟子世親菩薩造的,叫「聰明論」,俱舍論又叫聰明論。在當時被印度人認為是最聰明的人所寫,是智慧的結晶,小乘講的無我叫智慧,大乘講智慧的無我叫般若。
有的人認為小乘講的無我只是說人無我,沒有大乘講得細緻深入,大乘不僅講人「我」沒有,而且講法「我」也沒有。但是在中觀宗的「應成派」,卻說小乘也要見法無我,因為說明人無我與法無我的理由都是緣起故性空,人也不過是諸法之一,能通達人無我必能通達法無我,因此大小乘講的智慧都是相同的。
大小乘的根本區別只是在於大乘人發了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小乘人沒發菩提心,只發了出離心。佛教講般若,特別識無我慧啊,小乘開始就是講無我,小乘的戒定慧三學,分開講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三十七道品分三層講戒定慧,一層比一層更深入細緻,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是第一層,是修加行的三學。四念處是慧學,四正勤是戒學,四如意足是定學,因為聲聞乘的人水平高,所以佛陀以五根、五力講。五根、五力是第二層的三學,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是第三層的戒定慧三學。
四念處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最後這個觀法無我就是無我意。「我」究竟是指什麼東西呢?這是大家用功的地方。有人說小乘只通達人無我,不通達法無我,這個說法有爭論。究竟來說,小乘也通達法無我,因為四念處中就說觀法無我,大小乘的根本區別我們上面也跟大家說過了。
般若,智慧。波羅蜜就是彼岸,多就是到,波羅蜜多合為到彼岸,即為徹底之意。一件事的完成叫彼岸,開始行動為此岸。佛法里講流轉、生死,凡夫是此岸,成佛、涅槃是彼岸,心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用此字作為這部經的經題,意義在於此經講的是《大般若經》最重要的內容。經是貫穿義,讀音同「靜」,比喻能貫穿道理。經又當常講,意思是此理永久不變。
這部心經是玄奘法師譯的,《大唐西域記》中說,玄奘法師去印度求法的路上,全靠心經的加持護佑,能夠克服種種困難。由於玄奘法師攝持著心經的妙理,所以他不被任何魔事所擾。所以我們天天都念《心經》,不懂道理念了也有加持!但是如果理解錯了就會產生誤解,所以大家應該知道這個心經的大綱領。
下面我們就依照《心經》的經文
給大家做解釋
觀自在菩薩,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亦為覺,薩埵亦為有情,全譯就是「覺有情」。凡是一切有生命的都叫有情,佛法說有情指胎、卵、濕、化四生。人是胎生中最有靈性的,所以最高級,禽類、蚊蟲都是卵生,濕生是一定的溫度、濕度和合產生的生命。情是指有心識、有精神、有思維活動的,最下等的動物也有神經的。有情即有心,心就是人的精神,有思維能力。有情的範圍很廣,菩薩也是有情,是最高尚的有情,是覺悟了的有情,所以叫「覺有情」。
那麼菩薩覺悟的是什麼呢?菩薩覺悟了諸法無我。菩薩覺悟了這個妙理後,又把他傳給眾生, 使眾生也能同他們一樣覺悟。這是菩薩發了菩提心,由於有這個高尚的心,而能夠度一切有情,這也是菩薩區別於聲聞乘人的地方。只要發了菩提心的人,都能稱為「發心菩薩」。所謂菩提心,就是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大願心。菩提心在心所法中,屬於欲心所,是善法欲,是最高尚的心愿,願生佛是一個高尚的動機。佛是最高尚的人格,具佛陀那樣圓滿的福德、智慧資糧,那麼大的神通力,才能夠普度眾生,充分利益眾生。這就是願成佛的真正目的,只要發了這個大願心,就不能退轉了。正如經上所說,假使熱鐵輪,在余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從初發心到十地菩薩乃至成佛都不退失此心。
《心經》中講的「觀自在菩薩」是否是觀世音菩薩?
這有兩種說法:
第一,是指觀世音空菩薩,
第二,是指凡是有觀世音菩薩地位、程度的都可稱之為觀自在菩薩。
「觀」是觀點、看法。觀就是般若。般若是叫我們對待事物應有怎樣的看法。修觀的「觀」是動詞,是觀察、觀看。止觀「止」是定,是六度中第五度中靜慮波羅蜜。觀即慧,是第六度般若波羅蜜。我們對於世間的事事物物,都要通過觀察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佛菩薩的智慧是由觀而來的,觀是對宇宙人生最深入細緻的看法。在法相宗中講「觀」,叫「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觀不是只看一點,而是周遍地看。看得機叫尋思,看得細叫「周遍伺察」。我們看問題,應該如貓捕鼠那樣集中全部注意力。佛法看問題是把問題抓出來,從整個方面去觀察,然後結合起來,而不是只著力於一方面,是靈活的、周密的、細密的觀。修禪觀的目的,也在於先把心訓練得很細密、靈活,所以應先休止,令心寧靜,才能觀。楞嚴咒中「妙湛總持不動尊」,妙湛是水清涼而寧靜,比喻心應該如清涼寧靜的水一樣,沒有一點微波,沒有一點煩惱塵垢,才能如實照見東西。觀一方面是使心寧靜。在這個基礎上修觀,心要十分寧靜無垢才能如實洞察一切。
糊塗人不會觀,觀是有智慧的人明辯環境,觀清楚了才能認識,才能對治。觀是產生認識的力量,認識宇宙人生,就是通過觀的力量,菩薩就是把宇宙人生弄清楚,如果能將「無我」的觀慧修起來才能自在。
自在就是解脫,解脫就會自在。解脫是針對「縛」,作繭自縛的縛。煩惱就是縛,由於這個縛,所以眾生流轉生死。我們每天都被煩惱縛著,而且起惑造業做沒有意義的事。煩惱使我們不得解脫、不自由,要解脫、要自在就必須斷除煩惱,斷我執習氣。這就是要靠觀,才能得到自由、自在。眾生由於執著有個恆常不變的我,而造作種種的業,由觀,真正的觀,才能把所執的我看清看透,就不為他所縛,斷盡我執才能成就阿羅漢。
菩薩起了智慧觀,看透了所執的「我」是欺騙我們的,就不再會為「我」所縛。我們遇到了每一件事都應該觀,觀清了才能正確地解答、正確地認識,才不會被困難所阻礙。人的殊勝就是能觀,由觀而得解脫自在,觀主要是通達無我。我們現在只是發了願心,還未通達無我。只是粗略地了解一點表面,沒有通過觀。要真正觀照到無我的道理,就要按照理論修觀,從理論上知道無我的道理,「相似見道」,是真正見道的前相。每個人都能成為觀自在菩薩,只要好好修,通達無我、般若之智才得自在。
四念處就是讓我們觀,念即是為了觀,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就是看法,是智慧,有了智慧就有超脫的不尋常的看法。有的老菩薩們,不怕臟、不怕苦,精勤為常住做事,因為他見身體本來就是不凈,他的看法就與一般人不同。貪生就是愛惜生命啊。佛法對人生的看法是真理啊,因為身體本來不凈,身如「行廁」。教眾生觀身不凈,即修不凈觀。佛法的各種觀都是駁眾生的顛倒見,使眾生得解脫的。
「教觀綱宗」中的教是教理,觀是學了教理,真正從自己思想、行動上起作用,在心靈深處起影響。我們學的是佛法,不是口頭禪 。只有將所學的實修,變為行動,才能得到無限的解脫,才得到自在。
※努力在因上修持 就能現前得到安樂的果報
※佛陀的教導:盡虛空遍法界,處處皆是佛法
TAG:廣行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