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出走噹噹,「大嘴」李國慶押寶區塊鏈和創新教育

出走噹噹,「大嘴」李國慶押寶區塊鏈和創新教育

「明尼蘇達檢察官對劉強東不進行刑事立案,李國慶再把婚外情分成三六九等、打上無聊標籤,把自己的婚前行為搬出來嘚瑟,美曰分享。」前不久,噹噹網官方微博十分罕見地對其聯合創始人李國慶的言論進行了強烈抨擊。事情源於李國慶對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涉嫌性侵案公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外界認為噹噹網指責李國慶的聲明,顯然是經過了其妻——噹噹網董事長俞渝的授意,並對外「官宣」了李國慶在公司的地位:「李國慶是噹噹網聯合創始人,他離開噹噹網管理層、決策層已有一段時間。」這相當於對外界明示,54歲的李國慶在創業30載後,從昔日一手締造的圖書電商王國噹噹網管理層出局。

李國慶是中國互聯網產業20餘載發展史中一位無法忽略且頗具爭議的人物。噹噹網從1999年11月正式開通至今,已走過近20個春秋。作為中國B2C網上商城曾經的先鋒,噹噹網刷新了多個行業第一,然而它卻未能抵禦後起之秀淘寶網、京東商城。在其圖書價格戰中「元氣大傷」之後,它被這些競爭對手遠遠地甩在後頭,如今已經淪為一家「二流」商城。

起伏中的李國慶和噹噹網,是中國互聯網商業化過程的投影。

失據「價格戰」

2018年年末,擁有505萬粉絲的微博「大V」李國慶在自己的微博上為涉嫌性侵案的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叫屈」,引來一片嘩然,噹噹網隨後對自己的創始人進行了公開批判。回首過往,李、劉早有交集,兩人之間曾經硝煙瀰漫的「價格戰」,早已被視為決定此後噹噹和京東各自發展的標誌性事件。

時針回撥至1999年11月,正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PC時代初期,李國慶、俞渝夫婦創辦的網上書店噹噹網正式上線運營。千禧年之後,新浪赴美上市,接著淘寶、京東商城陸續崛起,但並未影響噹噹網在21世紀「頭十年」內崛起並成為霸主。2003年,噹噹網即實現盈虧平衡;2004年,噹噹網的圖書銷售額達到全網零售份額的40%;2009年,噹噹網實現盈利,成為當時國內唯一盈利的電商。其間,噹噹網的年平均增速達到了180%。

2010年,噹噹網在紐交所掛牌,成為中國第一家完全基於線上業務、赴美上市的B2C網上商城。敲鐘儀式現場,意氣風發的李國慶對傳媒大談「噹噹上市表明中國電子商務模式的成功」。上市當天,噹噹市值達到23億元,李國慶夫婦身價暴漲至9億美元。

上市當年,噹噹實現盈利達3000餘萬元,它也將自己定位為一家全品類電商平台,而不再是一家單純的線上書店。殊不知,意氣風發之時也是噹噹網危機四伏之刻。

競爭對手蘇寧易購、京東商城已經虎視眈眈地將目光聚焦於噹噹網最核心的圖書陣地。最大的衝擊來自於剛剛上線圖書業務不久的京東。

噹噹剛一上市,劉強東就對外稱京東的圖書業務遭到噹噹「封殺」,並宣布圖書降價策略。噹噹隨即宣布斥資4000萬元促銷迎戰,反擊範圍囊括圖書以及京東賴以起家的數碼3C領域。隨後,京東宣布對圖書、3C、日用百貨等11大類的商品展開總金額8000萬元的年底大促銷,熱銷商品價格保持行業最低。價格戰由此爆發。三個月後,第二輪價格戰再起烽火,淘寶等電商也隨之跟進。

這場戰火的背後是雙方資金實力、圖書種類、數碼百貨、配送服務等方面的比拼。當時,劉強東憑藉手中充足的現金流和逐步完備的物流體系,放出狠話:禁止京東圖書板塊五年內盈利一分錢。更為主要的是,彼時圖書業務在京東的佔比極小,但卻把以圖書為絕對主營業務的噹噹拖入了燒錢耗時的價格大戰,自損八百而殺敵一萬。結果是,京東藉由價格戰在電商行業和投資界名聲大噪,而噹噹墜入低谷。

據價格戰親歷者、時任噹噹網COO黃若回憶,他當時與李國慶的分歧在於,「國慶希望跟京東正面展開價格戰,我本人其實不太認可這種做法。因為噹噹體量小,需要的是點的突破,而不是全線迎戰。」

「我比較主張噹噹應該聚焦在自身擅長的三至四個主要商品類目,而不要去做全品類的零售商。」黃若向第一財經1℃記者表示,噹噹上市後,市場對其產生追捧情緒,股價升到26美元,遠遠高於預期,這個時候需要的是理性,而創始人有點頭腦發脹。」

外界認為,在這場價格戰上,京東有足夠的錢可以燒,而噹噹卻不行。「接下來靠犧牲毛利展開全麵價格戰,消耗了利潤,但沒有贏得大盤。」黃若說。

2018年海航科技(600751.SH)披露的交易預案及上交所問詢函回復公告,記錄了噹噹在價格戰期間的「戰況」:2010年至2014年的價格戰期間,為保市場份額,噹噹電商圖書產品毛利率較大程度下滑,毛利額大幅減少;另一方面,在推進全品類電商過程中,前期投入大,百貨及3C類產品毛利率較低。公告稱,受這兩方面因素綜合影響,噹噹在2011年至2014年營業利潤出現了較大虧損,進而影響到2017年末的未分配利潤仍為大額負數,拉低了公司的整體凈資產水平。

財報顯示,2011年、2012年、2013年噹噹連續三年虧損,其凈利潤分別為-2.28億元、-4.44億元和-1.43億元。

2014年5月,京東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19美元,公司估值當時達260億美元。

因為決策的分歧,最後導致黃若離開噹噹。據第一財經1℃記者不完全梳理,除黃若之外,噹噹網赴美上市的核心高管中,CTO戴修憲,CFO楊嘉宏亦均離職。2016年,噹噹網的離職高管們,還曾在一起組局聚會。

2015年,噹噹啟動私有化進程。在最近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俞渝回憶當時為何決定私有化時稱,阿里和京東在美國上市,所有對電商領域感興趣的機構、基金都投資這兩家塊頭更大的電商。「因此噹噹網吸引的機構基金越來越少,無論業績怎麼提升,都反映不到我們的股價上。」

2016年,噹噹以5.6億美元的市值退市。

2018年4月,在海航科技收購噹噹的交易預案中,噹噹將自己列為巨頭天貓、京東之後的B2C市場第二梯隊。「導致今天噹噹的結果,與創始人的風格有很大關係。」互聯網行業分析師李成東說。

「拆夥」與回歸

對於噹噹淪落成為國內B2C電商的「二流」企業的原因,外界認為,是噹噹錯過了很多發展的黃金時機,其中最直接的是沒有把握好巨頭百度、騰訊拋來的融資「繡球」。同時,傳聞李國慶與俞渝夫婦治企理念不合,也成為制約噹噹發展的重要因素。

「他們管理的方法、做事的方法,都不太一樣,這其實是很正常的。關鍵就是,當兩人做事不一樣的時候,如果他們是夫妻,別人就會不知道應該聽誰的。」黃若告訴第一財經1℃記者。

黃若認為,除了公司內部管理,「從投資方的角度講,如果兩個人的關係出現一些變故,也會影響到公司,就像當年的土豆公司。」

他進一步舉例,比如一件事情,李國慶說要「往東走」,但俞渝說要「往西走」,「如果作為COO,應該向(CEO)國慶彙報,而不需要跟俞渝彙報,但兩人的夫妻關係,又不能完全說『不用管』,所以使公司的運營會變得困難。」

李國慶最終還是選擇退出。

「國慶其實已經淡出噹噹管理層三年多了,噹噹不是外界所想的『夫妻店』。」1月10日,在噹噹出版人盛會開始前,噹噹網副總裁陳立均向外界回應了近期有關李國慶退出的熱點話題。照此推算,李國慶應該是在2015年就已淡出噹噹管理層。當時正好是噹噹網發展的重要年份,2015年7月,噹噹網啟動私有化進程。

陳立均還強調,說噹噹是「夫妻店」這個認知是存在誤區的,李國慶退出噹噹管理層是「(李國慶夫妻)兩個人商量跟我們選擇的結果」。

噹噹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1℃記者透露,李國慶應該是從2015年起把主要精力放在新業務群,主抓數字閱讀、實體書店等新業務。

據第一財經1℃記者調查了解,除了這兩塊新業務之外,李國慶負責的新業務還包括影視、文化等。工商資料顯示,2015年之後,噹噹內部的多個新業務子公司相繼成立。比如,註冊資本2400萬元的實體書店子公司——噹噹新視野(北京)書店有限公司(2016年8月15日成立);註冊資本1億元的出版策划子公司——噹噹文學策劃(眉山)有限公司(2016年9月28日成立)等。

據噹噹內部新業務板塊的一名離職核心員工向1℃記者透露,當時李國慶確實是負責新業務,大家都向李彙報,而俞渝負責線上業務。

上述離職員工稱,李國慶當時可能負責了幾十家新業務公司,每個公司都會進行孵化或重度孵化,「噹噹或者國慶會投錢在這裡面,我們每個團隊藉助噹噹的資源去做各自的業務。」

「此後因為公司要賣,以及新業務調整,這些新公司大多暫停了。而噹噹的業務回歸到傳統的圖書上面。」上述離職員工說。

對於公司新業務暫停,噹噹方面在回復第一財經1℃記者的採訪函中稱,「新業務需要輸血,噹噹的主力業務盈利能力不錯。噹噹在造血和輸血之間尋找平衡,謀求長期健康發展。」「我了解到李國慶離開噹噹是兩位創始人協商的結果。俞渝是董事長,她領導高管團隊決定大政方針。」噹噹回應稱。言外之意,噹噹管理層終於擺脫了「夫妻制」的包袱。

對於在資本方面下一步的計劃,陳立均表示噹噹現在沒有刻意去接觸誰,但是如果有人上門公司也不拒絕,「我們現在的考慮,A股、港股都是選擇。」

李國慶的新身份

作為昔日噹噹內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領導者,李國慶最終還是與一手創立了近20年的圖書帝國漸行漸遠,「投資人」成為他新的身份。

根據噹噹方面最新披露的信息,噹噹此前與海航科技方面交易時,估值達到90億元。照此計算,單就在噹噹內部的股權,作為大股東之一的李國慶,身價應該不菲。

據第一財經1℃記者調查,李國慶擁有自己的投資團隊,在離開噹噹網管理層後,他陸續展開了文創項目以及教育產業的新投資,平常的許多精力大多花費至此。這些新項目是李國慶創業的新征程,然而未來會否重蹈噹噹過往的覆轍,仍待觀察。

目前,李國慶微博公開的個人身份介紹為,「噹噹創始人、CRYSTO(水晶)戰略投資人、北京和日天創科技(教育)公司(下稱『和日天創』)董事長」。

2018年11月,李國慶投資的Crysto(水晶)區塊鏈生態旗下應用指閱Dapp與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簽署了基於DCI體系的版權登記、版權監測及版權維權的合作框架協議。李國慶還請來了區塊鏈行業流量頗高的專業媒體為自己「造勢」。這是外界第一次看到李國慶透露自己投資的企業。

CRYSTO(水晶)到底是一家怎樣的機構?外界至今難以摸清楚。第一財經1℃記者並未在互聯網上查找到其官方網站,以及工商資料。不過,網名為「水晶CRYSTO官博」且尚未認證的微博簡介稱,CRYSTO是為全球無形資產提供的垂直公鏈,「為無形資產產業提供版權確權、版權保護等多項服務。」

1月10日,CRYSTO(水晶)CEO馬銘澤在接受第一財經1℃記者採訪時基本證實了上述說法。據了解,李國慶既是CRYSTO的領投人,也參與了團隊的搭建。馬銘澤同樣具有噹噹背景。

李國慶對傳媒透露,馬銘澤曾擔任噹噹網CEO助理、北京噹噹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下稱「噹噹文化」)董事長。工商資料顯示,噹噹文化現已註銷,此前由李國慶全資控股的北京國慶創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持股90%、馬銘澤持股10%。

在「區塊鏈 內容文創」領域中,李國慶最關心的方向還是中國日益嚴峻並逐漸被企業重視的版權問題,以及如何打通大的文創資產、無形資產從版權與金融之間的鴻溝。而CRYSTO做的正好包含這兩大方向,這正是李國慶投資的重要原因。

「在2019年第二季度,CRYSTO會上一個公鏈的測試網,可實現第一批Dapp的技術應用。而CRYSTO重點孵化的第一個Dapp也正在籌備中,與多個文化行業多家知名企業以及多名原文化領域資深名人以及專家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馬銘澤向第一財經1℃記者透露了CRYSTO項目的最新進展。

當前正是區塊鏈行業的寒冬,李國慶布局的CRYSTO項目能否扛過去,且未來能否實現投資收益仍未可知。「我覺得做應用肯定要走一條漫長的路,5年、8年艱苦的路還是要走。」李國慶直言。

在區塊鏈之外,李國慶還投資了一家專註於K12階段創新教育領域的企業——和日天創。據和日天創的創始合伙人王治晨向第一財經1℃記者透露,李國慶首次投資和日天創是在2018年7月,通過投資1000萬元拿到了10%的股權。

工商資料顯示,在和日天創的股東結構中,並未找到李國慶的名字。王治晨表示,李國慶的股權由股東代持,具體是誰,並不方便透露。

據了解,李國慶現擔任和日天創董事長,並親自參與到課程的設計中。

「對於我們來說,李國慶不僅僅是一個財務投資人的角色,他給我們的幫助太多了。因為其本身在文化領域有太多建樹,而且他自己有很多獨樹一幟的想法,可以給我們在業務上實際性的幫助和扶持。」王治晨說。

當前,中國K12階段的線上、線下市場均頗為激烈,李國慶押寶至此,最終會有怎樣的成果,外界仍拭目以待。

1月5日,第一財經1℃記者通過微信和微博向李國慶發去採訪函,欲採訪其離開噹噹的緣由和經過,以及他目前所做的事情。當晚李國慶回電稱,「等公關經理,他們有安排的節奏」。記者進一步表示不會耽誤太多時間,李國慶連連說,「不方便」,隨即,掛掉電話。

編後評:噹噹網與李國慶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符號,如今似乎已經淡出了前沿。但李國慶並不想這樣,他通過各種方式顯示著自己的存在感,其中,不惜通過微博插足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涉嫌性侵事件,並引發媒體和噹噹網如今管理團隊的躁動。而在最近,李國慶又通過微博對吳秀波事件品頭論足,大有蹭熱點的嫌疑。

除了蹭熱點,李國慶在投資領域也不斷推陳出新,亦想通過區塊鏈再打翻身仗。但曾在其身邊工作過的多名高管在回顧李國慶時,都表達了對其性格上的憂慮。被鑒定為「性情中人」的李國慶,能否異軍突起,有待觀察。

但世事難料,往日的輝煌過後,如今堅持創業的李國慶,在人生和事業起起伏伏中,留給我們更多的思考應該是:在一家企業中,誰才是老大?是創始人個人還是整個核心管理團隊?如果前者是老大,一個「價格戰」方向判斷的失誤,一個「夫妻店」里的糾結徘徊,就可能斷送一家企業的美好前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簡單心理:90後積極探索內心世界,主動提升深度自我認知
李楊:去槓桿沒有過去,而且更長期化了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