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我們的時代病了,有葯嗎?沒有,所以我們依然孤獨,依然異化

我們的時代病了,有葯嗎?沒有,所以我們依然孤獨,依然異化

大眾文化的發展讓富裕社會的人精神上卻愈加貧困,讓貧困社會的人精神虛弱,這種只關心個體幸福的不確定性自我,無法給人類帶來終極意義上的思考和面對。

——題記

我們的時代病了,有葯嗎?沒有,所以我們依然孤獨,依然異化

《娛樂至死》的作者波茲曼分析了電視如何迅速瓦解美國人在印刷文化下形成的理性思維,電視娛樂隨之佔據了私人生活。

說白了,就是在這樣一個信息碎片化和生活過度娛樂化時代,我們都是病人,都帶有著一定的時代病症,這是沒有辦法的,因為我們誰都無法逃出自己的時代。

一位網友如此評價自己的生活:

越來越喜歡獨處了,是一種享受,與太多人接觸也沒什麼意思。在一個物慾的當下,我無權、無勢、又沒銀兩,就連微博還總被消號,粉絲也不多,對任何人也沒幫助,也極為看不起為了生計而去接觸人的謀生手段。看不起為了生計或為了攀高,去巴結名人或官員。許多所謂名人,在網路時代也是被慣得不是樣子,飄飄然,非茅台不喝的傻逼等,我日,監獄能治療這種病。坎坷被認為是不成功,你批評社會某現象,他們潛意識裡認為:你們沒有本事才批評社會,我就能在這樣的社會能遊刃有餘,我比你們強。此現象幾年前我說給一朋友聽,他說他弟就是這樣的人,結果股票把十年的積蓄都賠了。

我見識多了,會叫喚的鳥,基本靠不住。中國目前大陸學者,都得靠時間和大事情來考核,動不動就什麼社會良心、中國百名公知評選,我靠!相互撫慰的好滑稽。我了解的歷經磨難痴心不改的仁人志士,沒一個被評為公知的。當然了,假貨或以次充好,是時代特色。我不混圈子,一般人也看不上。

越來越不喜歡社交圈子了,除了虛偽就是扯蛋,不如自己獨處,喝茶、發獃。以自小的性格脈絡來分析,這輩子就這個鳥樣兒了。

時代病了,我要享受孤獨。

他認為我們這個時代病了,但是有葯嗎?沒有,所以,他只能獨自一個品味著孤獨,體驗著與這個世界的對抗之感。

我們的時代病了,有葯嗎?沒有,所以我們依然孤獨,依然異化

除了《娛樂至死》,其實法國學者還寫了一本書叫《時代精神》,對我們的時代也進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深挖,具體如何呢?哲學詩畫為你整理了部分精華,一起來了解。

1

大眾傳播手段無情的支配了人,使得人生和人性在這種支配中變得無力和異化。大眾媒體的興起,表明二十世紀出現了一種新型工業化:「向形象和夢想進軍的工業化」,它垂直展開,深入到每個個體的靈魂,以工業化批量生產的方式向人們販賣一種新型、富有人情味的精神消費品。

2

地球上空已經被「一個奇異的神經網路」所覆蓋,這個「神經網路」不間斷地把話語和形象送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空氣中的分子無時無刻不隨著這些信息振動。生活在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受到了這個「神經網路」影響:它為人民提供了夢想,提供給人們生活實踐的范型,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精神。

3

大眾文化的新,不僅體現在它利用新的傳播技術,面向整個社會大眾傳播形象和話語,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一個新的「象徵、神話和形象的匯合體」,重新塑造了人們的想像,這種想像反過來影響了人們的實踐,甚至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人們的思維。

我們的時代病了,有葯嗎?沒有,所以我們依然孤獨,依然異化

4

大眾文化的離經叛道之處在於:它確實為人們帶來了幸福,然而這種幸福的基礎是大眾文化帶給每個個體的想像——自我實現。大眾文化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普世性的文化」,宣揚的自我實現是一種享樂型的個人主義,追求個人幸福成為自我實現的主題。「幸福的觀念上升到個人主義的文明的頂點」,個人圍繞享樂和刺激建立起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生活倫理變成在消費物品和消費生命中獲取舒適和體面,並成為現代社會中個人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價值評判標準。如果沒有消費,人們真的是無所適從,極度空虛了。

5

不同於海德格爾對精神世界日益衰落髮出的哀嘆——無差別的平均狀態摧毀一切世界上的精神創造物。《時代精神》這本書認為大眾文化這種平均狀態創造了一種新價值和新群體。大眾文化打破了社會階級、年齡和教育水平的界限,讓所有人都成為消費者,特別是為工薪階層(指中產階級)在生活方式上提供了個人幸福的價值觀,視聽為主的傳播方式造就了一種普遍的審美處於「中等水平的人」。

6

享樂型個人主義在西方的興起,並有席捲全球的趨勢,離不開重要性與日俱增的審美領域。視聽手段這種新型傳播方式塑造了人們新的想像,這種想像在審美領域中充分發展,成為一種當代最重要的時代精神。審美的想像在電影中表現得尤其直接。但可悲的結果是:影響整個人類很多年的理性思考卻越來越遠了,喪失了理性思考,終日沉浸在瞬間感性和享樂中,我們人類該何去何從呢?

7

電視電影明星體現了大眾文化的核心價值,成為當代奧林匹斯諸神的代表人物,即使是色情明星也位列其中,譬如前些年風靡中國的某位日本色情明星。他們是美的典範,以至於他們的負面新聞也無損他們的神性,除非他們的形象在歲月的摧殘下失去了光澤。現代社會中的生活典範是這些美的典範在電影電視中表現出來的生活,這種生活常人無法企及,大眾只能依靠「投影」來滿足自我的幸福想像。他們的身體姿態和行為舉止為觀眾所模仿,電影電視中的服裝、為廣告代言的化妝品為消費者購買,這種「同化」行為使民眾在現實生活中能盡量接近生活典範。

8

大眾文化的發展讓富裕社會的人精神上卻愈加貧困,讓貧困社會的人精神虛弱,這種只關心個體幸福的不確定性自我,無法給人類帶來終極意義上的思考和面對。

我們的時代病了,有葯嗎?沒有,所以我們依然孤獨,依然異化

9

今天,大眾文化在中國飛速發展,所到之處披荊斬棘。中國只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就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電視市場,並有望在近兩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電視市場。影視明星們在電視、報紙和自媒體等多渠道的傳播下,變成了中國社會中新的「奧林匹斯諸神」,「男神」「女神」這種新時代的稱謂,在不斷地佔據和控制著中國青年男人的眼球和心靈,但是又有多少是真正為青年們的未來而考慮和謀劃的呢?

10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解放了約束人們視覺的空間界限,個體的精神隨著空氣中無時無刻不在傳遞信息的分子,時刻遊走在「他處」,投入到明星的八卦娛樂新聞中,關心最新上映的電影電視,關注朋友圈裡的點贊,卻忘記了周圍的現實世界。有學者斷言,如果這樣繼續下去,我們終有一天會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11

在當代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主義廠商、廣告商和大眾傳媒共同製造了一個個體幸福的現代神話。這個神話克服了一切不幸,「美滿結局」成為電影獲得成功和好評的標準範式,只為滿足觀眾能獲得「永遠的幸福」的願望。可是,悲劇卻從未從社會中消失,死亡是現代社會中人們永遠無法逃離的噩夢。

在原始神話中,死亡被解釋為意外,而大眾文化繼承了這一衣缽,為災難和死亡特別開闢了一個邊緣地帶——社會雜聞。幸福的意外被放逐到想像領域的社會雜聞中,死亡和悲劇充斥著社會雜聞,不過這種遠距離的消費方式決定了消費者的「他者」心態——死亡的是別人,而我是安全的。而這種生活對於人的全面發展來說,是很危險的。

我們的時代病了,有葯嗎?沒有,所以我們依然孤獨,依然異化

12

「漂亮、戀愛、年輕」的箴言已經改變了文明本身。現代社會信仰的基礎不是宗教,而是審美。因此,大眾文化只能基於形象,不斷製造幸福的神話。愛情在電影電視中體現了幸福神話的重要因素,表現出不可抗拒的力量:愛情表現出作為神話強大的想像力量——克服了死亡,同時愛情具有現實主義特點——一對愛人的愛情超越一切價值,成為婚姻的基礎。

但遺憾的是,大眾文化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卻是一種個體價值意義缺失下的虛無主義:大眾文化僅僅為個人提供了一種「地上的神話」,這種神話只是關乎個人世俗生活的幸福,並不能代替宗教和國家;大眾文化通過消費來滿足想像世界和現實世界,然而生活中的有些意義(比如人生意義、生命意義)並不能通過消費來實現;大眾文化連接了參與者的此處和想像世界的他處,可是此處和他處從來不是一種固定的相互吸收的關係,大眾文化中的個體只關注自身,並沒有對這個世界投入真正的關懷。處於大眾文化中的個體已經脫離了與真實世界的有效聯繫,變得更加虛擬和虛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詩畫 的精彩文章:

讀《人生的智慧》有感:只有內心豐富,才能獲得幸福!

TAG:哲學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