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群魔亂舞的時代,要想辦法讓正氣壓過邪氣-北大教授樓宇烈

群魔亂舞的時代,要想辦法讓正氣壓過邪氣-北大教授樓宇烈

作者簡介:樓宇烈,1934年12月10日生於杭州。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宗教研究院名譽院長, 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要想辦法讓正氣能夠壓過邪氣

有同學說現在是一個群魔亂舞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做出分辨?

其實每個時代都是群魔亂舞的,有佛就會有魔嘛,這是分不開的,沒有魔也就不叫神了,這一定是會並存的東西。

漢代的哲學家董仲舒講過這樣的話,凡物必有合。什麼東西都是這樣,甚至是兩個對立的東西在一起才會誕生這樣一個事物,有上必有下,有內必有外,有前必有後,有陰必有陽。

中國人用很簡單的話將世界事物的根本特性給解釋出來了,那就是對立統一,萬事萬物,都是無法獨自成立的,所以世界是對立統一,相反相成的。如果惡消失了,善也就無從談起了,因為只有在對比中才能發現這是善,那是惡。

我們常常想把壞的事情都搞掉,但是事實是搞不掉的,我們只能夠想辦法,讓他們達到平衡,而這個平衡也不是各自百分之五十,也不是完全讓邪氣消失,而是要想辦法讓正氣能夠壓過邪氣,讓大家都能夠信奉正氣,那麼邪氣的市場就小了,社會就會以正氣為主了。

我們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不好的現象,大家都覺得看不下去,甚至會覺得我好心去做些好事情,但是卻落不到好報,那乾脆好事我也不做了,如果人人都這樣想的話,那就麻煩了,沒有人去做好事,正氣就越來越下降了,邪氣反而得到了上升。

所以佛教也經常講這樣的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要因為這個善很小,我不做也沒關係,不要因為這個惡很小,我做也沒什麼大不了。人為代價來保護「自我」,很自私。

大道至簡 複雜的不一定是真理

有些東西不是越來越複雜,到「道」的層次,高的層次反而應該是簡單的,大道至簡嘛,啰里啰嗦複雜得要命,反而不是真理。

現在人的本事總是覺得複雜是好的,比如說學者的本事是化簡為繁,有多少人能做到深入淺出呢?有多少人能把複雜的問題簡單的歸納出來,讓大家聽明白,能夠去操作,能夠去實踐呢?

不要去埋怨那些歪門邪道的群魔,而應該埋怨我們自己,過去就有一句話叫,和尚不作怪,沒有人來拜。我要在這裡作著怪,大家可能都要跪下來磕頭了。

我講得普普通通,大家就覺得挺平常的,沒什麼特別。不作怪沒人拜,那我們能責怪作怪的人嗎?他作怪是因為我們喜歡他作怪,我們現在的關鍵不是去打擊所謂邪門的東西,而是要提升我們自己的認知程度、認識程度,要有分辨能力。

我也在很多佛學院,跟很多出家人說,希望可以以正知正見來引導信徒,希望我們的信眾都可以進入一個正信正修,不要去邪信邪修。

其實很多道理都很簡單的,就在我們的生活中間,離不開我們的生活,但是我們總是要去相信一些生活之外的東西,當然這也不奇怪,就是因為人的那種好奇心,或者求新求變,總是不滿意我們傳統的東西,認為那是守舊的,就要求新,但是新到後來,或許將我們自己都給忘掉了。

佛教 不怕不信 就怕迷信

我們看佛陀在公元前六世紀,創建佛教的時候,他本身也是個異端,因為是針對當時印度佔據主導地位的婆羅門教提出來的,當時的印度有九十六個外道,佛教修行當中的「八正道」很多都是針對外道而言的,所以永遠都是在這樣一種對立的狀態中間才能夠發展。

也就是剛剛講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邪門的方法永遠比你更多,所以我們才要努力,抑止魔焰,讓正氣可以高揚,所以這個世界,這個社會,一直都在正邪之間、善惡之間膠著發展,有邪教,並不奇怪。

但要追求正知正見,就要我們不斷的去努力,去堅信那些正確的理論。

法舫是中國近代的高僧太虛大師的弟子,他曾經講過,佛教在六個方面的關係要搞清楚,其中一個是:認識第一,信仰第二。

我們今天往往是顛倒的,變成了信仰第一,認識第二,所以就出現了盲目的信仰。認識第一是首先要認識到這樣一種文化,這樣一種宗教,而不是盲目的去信仰。禪宗也提倡的是正信,提倡是一種理性的信仰。

禪宗的祖師們經常講,佛教,不怕不信,就怕迷信。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禪宗的祖師講,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禪宗提倡我們要悟,但怎麼才能悟?我們就是在疑問中去求真理,去尋求答案。

就好像《中庸》中所說的,我們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在信仰的問題上面也是這樣,我們要不斷的去學習了解,也要不斷的提問?還要慎思,要縝密的思考,然後要明辨,哪個是真相,哪個是假象。

佛陀當年也是這樣,原來盲目的修,苦行了很多年,悟了嗎?沒有悟。反而苦行到了自己生命都處於危險的時候了,於是他接受了牧羊女的羊奶,恢復了體力,再到樹下去認真的思考。然後才悟到了四諦,悟到了苦集滅道。

佛法最基本的道理:苦集滅道

開始認識到我們生命的過程,就是個苦的過程,這是他在生活實踐中體悟到的,肉體上面的,生老病死,情感上面的,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所以說一個生命是八苦纏繞的。

苦的根源在哪裡?也就是身口意三業,三業的集聚才造成了生命的痛苦,所以佛陀悟到了第一個苦,第二個是集。然後再從三業分析哪個是最根本的,結果發現意業是最根本的,所謂意就是我們的心,貪嗔痴三心造成了我們生命中的八苦。

然後再思考,我們追求的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也就是寂滅,涅槃的這樣一種人生狀態。所謂寂滅也就是了脫生死,超越輪迴。

其實我們今天很多人學佛還是在輪迴里,總是想著我下輩子如何如何,沒有超越,佛教追求的不是通過輪迴來改變自己的生命狀態,而是從根本上超越這個生死。所以是寂滅的,也就是涅槃的。

那麼怎麼才能了脫生死,超越輪迴,達到這樣一種寂滅的狀態呢?就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認識世界,認識社會,認識人生,從而在實踐中完成修行,這就是佛陀提出來的道。

苦集滅道,苦是現實中的事情,造成現實的苦是因為集,三業的結集,也可以說是因為我們現實世界中的因果關係,然後我們要超越它,追求滅的這樣一種境界,通過修正,通過對世界的,智慧的認識,也就是道。

佛陀是通過理性的思考才建立起這樣的一套信仰的,他教導我們的信眾也是這樣的,也要不斷的去思考人生中的各種問題,並不是去期待著某一種力量,或者期待著佛陀來救助大家的。

其實很簡單,照著做就好了,沒有必要求這個,求那個,求這個神通,求那個長生不死,那都是沒有凈化自己的心靈才造成的。

這些佛菩薩都是佛法的一種精神,一種道理的體現,我們學佛學菩薩,我們就是要我們能按照佛菩薩那樣去做。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薩,這就是正信。

============END=============

⊙版權聲明:圖文來自網路,旨在分享,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溫馨提示:點擊右下角「好看」並分享,使更多人因此受益,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慧律法師:記得!你是最危險的人!
法師開示:如何面對壓力?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