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的今天英國首相丘吉爾逝世,抽雪茄、剪刀手,二戰力挽狂瀾
【1965年1月24日,英國首相丘吉爾逝世】
撰文:趙立波
英國首相丘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帶領英國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與羅斯福、斯大林並列,是雅爾塔會議的「三巨頭」之一。在他的身上充滿叛逆、獨特、高情商,並在枯燥的政治人物符號外,多了一層文藝范的色彩,還因此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一生是怎樣的?在關鍵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丘吉爾如何發揮了重大作用,從而扭轉戰局。
少年丘吉爾
(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丘吉爾的叛逆性格決定了人生走向。
丘吉爾,1874年出生於英國牛津市布倫海姆宮。是二戰時英國首相,他集政治家、畫家、演說家、作家多重身份於一身。丘吉爾一生,縱橫捭闔,跌宕起伏,深深地影響了英倫三島的命運。圍繞丘吉爾的一生,從他進入英國議會時算起,在英國政治舞台活躍了多年,擔任過許多部的大臣,並兩度出任首相,他是如何兩次登上最高權力巔峰的?他的作為深深地刻在了英國的政治走向。為何能在百忙中他抽身又開始了大量的藝術創作,並最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青年丘吉爾
丘吉爾家世顯赫,他的先祖戰功赫赫,受封為馬爾巴羅公爵,是當時英國政界權傾一時的風雲人物,他的父親曾任英國財政大臣,是地位僅次於首相的位置。丘吉爾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完全印證了中國的一句俗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這種純粹的貴族政治家庭,讓他從小就了解英國的高層政治生活。丘吉爾是個早產兒,由於家族熱衷政治,母親又熱衷上流社會的各種貴族交際,使得他只能成長在保姆的懷抱。這種環境讓從小的丘吉爾非常叛逆,極具個性。頑劣讓他終日喜歡做各種危險性遊戲,七歲那年,小丘吉爾開始了學習生涯。直到18歲之前,在丘吉爾身上還看不到他如何學業突出,相反因為性格和身體瘦弱原因,不得不多次轉學。
意氣風發的丘吉爾
成人後丘吉爾開始表現出對軍事的熱愛,為此他考進了哈羅公學軍事學校,彷彿一夜之間,這個青年人迅速長大,他開始瘋狂惡補過去的學習短板,軍校學習結束時,丘吉爾的成績名列前茅,正當他華麗轉身之際,他的家庭卻突遭變故。他的父親在他剛成年就撒手而去,家裡的頂樑柱一下垮塌,而這時候正是考驗他的毅力決斷的時刻。從軍校畢業後,丘吉爾逐漸拋卻了當初想要直接走上軍人道路的理想,他開始發現,從政或許更能實現自己的願景。在1900年的10月,丘吉爾成功當選保守黨議員,他繼承了其父所走的人生路線,所不同的是,他獨特的性格在加入保守黨後竟對這個黨派表現出強烈不滿,由此他變成了黨內著名的反對派。5年後,丘吉爾脫離保守黨,正式加入自由黨,成為著名的「叛黨人士」,這些無不說明,這個性格從小就具有叛逆精神的他將此發揮到重大決策中來。
丘吉爾
31歲時丘吉爾就任殖民地事務部次官,有趣的是,他後來又與自由黨開始格格不入,再次於1924年加入保守黨鮑德溫為首相的內閣班子並出任重要的財政大臣之職。至此,丘吉爾兩度周旋於各黨派之間,並能如魚游水自由來往於兩派之間,可謂手腕獨特,思維天馬行空,正是因此,丘吉爾被逐漸推向歷史舞台,當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全面開啟屬於丘吉爾的時代。
(二)、丘吉爾是英國最早預見德國可能發動大戰的人,臨危受命,力挽狂瀾,在不斷爭議中夯實地位和影響力。
丘吉爾作為政治人物,有著敏銳嗅覺和在事物端倪中看出重大苗頭。早在三十年代初,丘吉爾就預見到,希特勒上台可能引起不可估測的嚴重可怕後果。因為他看到了德國全面重新武裝軍備對英國和歐洲來說都將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此前的一次世界大戰失敗,德國到處充滿了奮進、屈辱和雪恥的氛圍。1930年10月,丘吉爾在同德國俾斯麥親王談話時說,他相信,希特勒或他的追隨者一遇適當機會就會訴諸武力。【1】
議會中的丘吉爾,剪刀手標配
1932年,丘吉爾對英國下院提出了戰爭臨近的警告。他認定德國將是英國最大的敵人,而爭取和鞏固法國成為盟友才是最大的正確決斷。與此同時,丘吉爾成了最早提出英國要重整軍備的人之一。在對德國侵吞弱小國家時,丘吉爾能夠站在一定高度進行分析,甚至頗有中國《過秦論》的哲學思辨,認為犧牲小國不能使德國法西斯得到滿足,也恰當如同「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的這種高屋建瓴的戰略分析。因此按照丘吉爾的預判,德國此後的威脅越來越大,只能對其採取務實和強硬的政策。當德國吞併奧地利和策劃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時候,丘吉爾反對張伯倫政府推行的綏靖政策,認為這種情況下,只能鼓勵侵略,唯有聯合法國、蘇聯和歐洲其他國家,才能制止侵略。
希特勒等法西斯人物
1938年9月21日,慕尼黑會議前夕,丘吉爾向倫敦新聞界發表了一篇有關捷克斯洛伐克危機的聲名。他指出,「如果在納粹武力威脅下投降,不僅不會給英法兩國帶來和平和安全,反而會使這兩個國一味把一個小國投入虎口就可以換得安全,實屬誤見。」【2】此後不久,形勢發展完全印證了丘吉爾的戰略預判。慕尼黑協定簽定以後,他對這個協議進行了嚴厲的譴責,並深刻地分析出它的危害性,對此丘吉爾指出:「這不過是算賬的開始,這不過是以後每年還要遞給我們的苦杯的第一口。」【3】丘吉爾形象而憤慨地稱呼慕尼黑會議是「一次歐洲最大的災禍。」此外,丘吉爾對蘇聯的態度轉變體現了他的戰略眼光,並批評英、法政府在1938年捷克危機時期拒絕同蘇聯採取聯合行動。他認為,「沒有強大的東方戰線,我們在西歐的利益就不能有令人滿意的防衛;而沒有俄國,也就不能有強大的東方戰線。」【4】
德軍閃電開進波蘭
對丘吉爾的這些政治觀點,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政府當時也是持歡迎態度的,蘇聯政府曾指示它的駐英大使加強同丘吉爾的聯繫,以便改善能夠影響蘇英關係,共同對付德國的侵略。歐洲戰爭爆發後,曾經在英國十分孤立的丘吉爾,因為準確的預見讓他的聲望大為提高,這也為他的政治地位起到了推動作用,迅即進入張伯倫的內閣擔任海軍大臣。1940年4月德國進攻丹麥、挪威時,英法兩國政府採取消極觀望態度,避免同德國作戰,生怕激怒它而妨礙和平解決,這實際上依舊是綏靖政策在新形勢下的繼續。當時英國政府中有些人主張同德國議和,但丘吉爾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同德國講和,就必然會屈服德國的要求,最終造成英國的瓦解。因此,丘吉爾主張把戰爭打到底,徹底消滅希特勒納粹主義。
丘吉爾發表演講
1940年5月10日,當英軍在挪威連遭失敗,德國軍隊對荷、比、盧發動突襲的時候,張伯倫在一片聲討中垮台,丘吉爾正式出任首相兼國防大臣。三天後,丘吉爾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議院會議,發了一篇傳遍世界的著名演講:「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丘吉爾這番激情而感性的演講在本質上概括了他從始至終對二戰的本質研判,最終以381票對0票的絕對優勢,讓丘吉爾完全走上了英國的政治舞台,從而影響了整個歐洲的局面。在丘吉爾的決策強硬抵抗下,最終希特勒入侵英倫三島的計劃徹底破產,最終取得了勝利。
愛抽雪茄的丘吉爾
(三)、丘吉爾為什麼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除了優秀的創作能力外,他的作品屬於時代、親身經歷的前沿產物。
丘吉爾身上除了是精英集團的政治家外,他還是軍事家,戰略家,同時他還有另一個作家身份,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對於政治人物來說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有趣現象。甚至正是因為他的才華將枯燥乏味的政治活動注入了鮮活的個人色彩,極具感染力和號召力。丘吉爾一生酷愛文學,從少年時代起就開始不斷創作。從政以後無論仕途得意還是失意,他都沒有放棄創作。在早年當騎兵後又兼任戰地記者,為多家報社撰寫戰地報道。當時的《每日郵報》主編曾回憶丘吉爾創作態度說:「我回想起丘吉爾作為一名撰稿人所建立起來的信用,他的稿件總是寫的整整齊齊,按約定日期交稿。」【5】
丘吉爾的「標配」手勢
丘吉爾寫作風格善於將文學與史學相結合,以自己親身經歷以及家族歷史為素材,用文學化的筆墨將作品藝術水平展現得淋漓盡致。丘吉爾根據親身經歷撰寫的《我的早年生活》是他的得意之作,晚年他自己也認為這是他最優秀的作品。他為自己的先祖撰寫的《馬爾波羅傳:他的生平和時代》是一部百萬字的鴻篇巨製,他為自己父親也寫過《倫道夫丘吉爾勛爵傳》這些作品出版後受到熱烈好評,讓丘吉爾獲得了傳記作家的美譽。丘吉爾創作領域十分寬泛,不僅局限於歷史,對其他創作風格也都非常擅長,是一個全能的專業性很強的作家。他還撰寫過《世界危機》、《英語民族史》。其一生創作來看,不僅高產而且質量也非常高。他一生前後創作出26部共45卷專著,幾乎每一部作品出版都能在英國乃至於其他地區引起廣泛關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使得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不光因為其現實的戰爭題材,還有就是丘吉爾是主宰這次大戰的親身者和記錄者的雙重身份,這個獎項更多的也是對他的功績給予了高度肯定的象徵。
佩戴勳章的丘吉爾
丘吉爾的成功得益於出類拔萃的個人特質,加之善於學習和豐富的歷練,讓他的作品得到了深耕和夯實。此外丘吉爾早年的獨特性格和後來對時事的超前分析和把握,無不將他推向成功。1906年,新一任首相組閣時,丘吉爾出任財政部次官,這是一個年薪高和升值前景非常好的位置,但卻被他拒絕了,而是要求改任殖民地事務次官,這種選擇雖然當時的人不能理解,只有丘吉爾知道,他的選擇是揚長避短,務實高效,為其逐步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丘吉爾
除了政治家和作家的身份外,丘吉爾還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演說家,在臨危受命之際,他多次展開演說,為國民鼓勁,也創造了許多演說中經典瞬間。在對德國抵抗時,他說:「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在英國艦隊的武裝和保護下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箇舊世界。」【6】
二戰三巨頭聚首
當英國遭遇最狂轟炸時,看到廢墟的人們丘吉爾悲傷的流出眼淚,一位婦女說:「你看,他在關心我們,他哭了。」正是靠著這種精神,最終丘吉爾帶領英國人民走向了勝利。丘吉爾的一生非常經典,如果用一句概括他的生平,恐怕也是他那句演繹成功的話語,他說:「我的成功秘訣有三個:第一是,決不放棄;第二是,決不、決不放棄;第三是,決不決不、決不放棄!我的演講結束了。」對於丘吉爾來說,他的確可以稱作是英國不一樣的煙火,在那段歷史留下璀璨的光芒。
注釋:
【1】M 吉爾伯特:《丘吉爾》倫敦1976年版,第五卷第407頁。
【2】L布洛德:《丘吉爾準備的時代》紐約1958年版,第413頁。
【3】《丘吉爾演說集》倫敦1941年版,第53頁。
【4】《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倫敦1967年版,第一卷第337頁。
【5】《丘吉爾政治傳記》紐約1977年版,第366頁。
【6】《丘吉爾演說集》倫敦1941年版,第60頁。
※久旱不雨,皇帝向太后下跪:為了黎民百姓,請母親儘快嫁人
※熔化前被搶救出來廢銅,原來是稀世國寶,神秘面龐成為千古之謎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