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潛心研究更高性能動力電池

潛心研究更高性能動力電池

從常用的手機、筆記本電腦到馬路上跑的電動汽車,有一樣不可缺少的部件就是蓄電池。在當今全球石油資源日趨減少、環境壓力持續加大的形勢下,發展綠色環保的新能源動力成為各國工業技術變革的熱點。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馬紫峰團隊15年來潛心研究更加安全、廉價、可靠的動力電池,構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技術體系,在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工程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其「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製造及其應用過程關鍵技術」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正極材料是電池發展的基礎,鋰電池正極材料主要有錳酸鋰、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等類型。其中,磷酸鐵鋰從1996年開始被應用於動力鋰電池研究,具有高安全性、長循環壽命和容量穩定等優點,且可利用豐富低廉的鐵、磷資源,無須鈷、鎳等有色金屬,是國際公認的可一類持續發展的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

要實現磷酸鐵鋰大規模應用,必須建立噸級生產能力的製造工藝與裝備。馬紫峰團隊提出一個磷酸鋰鐵合成新反應,製備出新結構正極材料。2004年,團隊攜新方法與浙江橫店東磁合作,開發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其後建成了每年300噸全流程合成的磷酸鐵鋰中試線,並與上海德朗能電池公司合作開發出電動車用磷酸鐵鋰電池,為大規模生產線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在國家973計劃、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專項等基金資助下,馬紫峰團隊聯合企業開展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低成本化關鍵技術研究,使磷酸鐵鋰電池的應用領域從新能源汽車向智能電網儲能系統拓展。

2012年,磷酸鐵鋰合成新技術專利整體轉讓,組建了中聚電池研究院,開展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大規模推廣,授權許可給多家企業實施,並發展出一批新的專利技術。2014年,馬紫峰擔任首席專家,在江蘇樂能建成每年25600噸的納米磷酸鐵鋰生產線,產品應用於比亞迪、寧德時代等眾多知名電池企業。

科技成果鑒定委員會鑒定認為,馬紫峰團隊研究成果系統性強,在材料合成理論、工藝與電池設計方面均有重要創新,在磷酸鐵鋰材料合成反應及材料納米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所提出的單質鐵原子經濟性磷酸鐵鋰合成反應為國際首創。

經過15年的產學研合作,馬紫峰領銜的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技術不斷完善,助推中國成為磷酸鐵鋰電池製造及應用世界第一大國。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已在電動大巴、電動物流車、乘用車上得到廣泛應用,以磷酸鐵鋰為動力的電動大巴還出口到美國、日本、英國等國。

《中國教育報》2019年01月25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中央戲劇學院京劇專業名家名師教學顧問委員會成立
傳統戲曲應融入學前師範生教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