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界上對中國最為了解的國家?但是,我們卻對他們一無所知

世界上對中國最為了解的國家?但是,我們卻對他們一無所知

日本人發源自何處?又為什麼會自詡「大和民族」呢?所謂「武士道」的根本意義又是什麼?戴季陶先生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日本人已經用手術刀將中國人剖析了無數次了,而我們卻對日本人毫無所知。」筆者不妨以自問自答的形式,讓各位對日本有個基本認識。

首先,日本人發源自何處?關於這個問題史學界流傳著許多說法,被廣泛接受的一眾是嬴政曾派方士帶著幾千童男童女遠渡東洋,這群人在日本諸島繁衍生息,逐漸演變為日本人。至今,也有些日本人聲稱:自己是徐福所率3千童男童女的後代。

另一種說法則是韓國人是日本人的祖先,日本人信奉的天照大神就是朝鮮的「天孫大神」。此外,還有一種說法為早期部分東北人(主要是滿族人和蒙古人)向東遷徙,渡海來到日本定居。日本國民普遍認同第三種說法,覺得自己的祖先是中國東北人。

第二個問題,日本國名從何而來?早在隋唐時期,日本還是中國的海外藩國,被漢人稱作「倭奴」。所謂「倭」:一是代表日本國土面積不大,國力衰弱;二是說日本人平均身高很矮。起初,日本人身為隋唐臣子,不敢對這個稱呼發表看法。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到了唐朝,日本人覺得「倭」的稱呼有侮辱的意味,所以,日本使臣多次要求改變國名,武則天便管「倭國」叫「日本」了,原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張守節《史記正義》記載:「武后曰日本」。

《舊唐書?東夷傳》作了說明:「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之後的中國皇帝慷慨大度,也就任由日本人自行命名了。

第三個問題,日本人為何自詡「大和民族」?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始終信奉「以和為貴」的處事原則,日本早年深受中原儒學思想的影響,接納了「和」的理念,例如「和魂」即指「日本精神」。在日本人的認知中,和有兩種意思:

一是日本人民有集體意識,注重團結與和諧;二是反對個人主義,突出對集體的忠誠。至於「大和」,則說明:「日本人清楚自己是個彈丸小國,大家必須團結和睦抱在一團。」並且,在日本帝國時代,「和人」則是指不同於阿伊努民族、琉球民族、漢民族、朝鮮民族的民族,同時,也指不同於「高山族」的民族。

第四個問題,同樣是皇帝,天皇為何獨樹一幟稱自己為「天皇」呢?還是隋唐時期,日本使者出使中國,在雙方交流過程中管自己的皇帝叫做天子,中國皇帝自然面色不悅,一個世界怎麼能有兩名天子?這不是胡鬧嘛!

古代人可沒有國家的概念,在他們的認知里天下就代表著世界。一看中國皇帝發火,日本人只能妥協,改稱自己的皇帝為「天皇」。

第五個問題,武士道的根本意義是什麼?與我國文化不同,日本武士並不是單純的武者,還有「侍從」、「隨從」的含義。起初,武士只是群舞刀弄幫的平民,平安時期日本政局動蕩,各地均有盜賊作亂,達官顯貴們為了保護安全聘請了大量武士。

放到中國來說,武士就是家丁、隨從,替貴族們看家護院。隨著日本動亂越來越嚴重,國家逐漸無力鎮壓各地的叛亂,不得不請求各地武士的協助。此後武士的地位水漲船高,脫離平民階級。然而,如何管理這些出身草根的武士成了日本統治者的大問題。

所以,便以勇氣、義氣、仁義、禮節、名譽等原則框架約束武士,這就是「武士道」的由來。並且,更是強調「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顧忌的死,毫不猶豫的死」的武士道精神。此外,新渡戶稻造的著作《武士道》已成為解讀日本民族精神的入門書,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研究一下。

從某種角度來看,日本的武士道有點像中世紀的歐洲騎士,將名譽看得極重。

第六個問題,幕府是如何誕生的?前文我們說到武士崛起逐漸脫離平民階級,因此,許多沒落貴族、失意官僚、退伍軍人逐漸加入到武士的行列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武士團體。武士團就像小國家一樣,相互算計爭鬥,最終,演化成兩個龐大的武士集團。

這兩個集團的武士號稱擁有最正統的天皇血統,且均為貴族階層。從這開始,皇族、貴族、武士瓜分了日本統治階層的權力,成為國家實際的主導者。隨著武士集團的壯大,國家越來越依賴這一人群,起初的軍隊逐漸被同化為武士集團。

平氏武士集團領導人平清盛上位後,逐漸剝奪了天皇的權力,後來,太子仁王在源氏的幫助下擊敗了平氏集團,取而代之的源氏集團乾脆將天皇架空,建立名為幕府的軍事機構獨攬大權。此後很長一段時間,歷代日本天皇失去了參政的權力,國家的實際權力落在幕府將軍的手中。

還有就是,歷史上的一休叫:一休宗純。「一休」是他的號,「宗純」是諱,通常被稱作一休。乳名千菊丸,後來又名周建,別號狂雲子、瞎驢、夢閨等。「外現癲狂相,內密赤子行」最終,活了88歲。

其實,動畫片《聰明的一休》在歷史上的真實身份其實就是小松天皇的兒子,母親出自世家藤原氏,世間相傳其母為藤原照子。那麼,為何一休未能繼承父業呢?據《一休和尚年譜》指出:原來,一休的外祖父是南朝貴族,身為北朝王子的一休由於有南朝血脈。

所以,他不得繼承皇位,為了避嫌就只能剃度為僧了。

參考資料:

【《舊唐書?東夷傳》、《史記正義》、《武士道》、《一休和尚年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一個大才子,一門三進士,結果,卻在冬天裡被人埋在雪中活活凍死
古代審美與今天差距太大,若生在此朝,頭上戴的物品你肯定受不了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