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玩味春節:越來越缺少的年味,跟傳承千年的這項禮儀活動有關

玩味春節:越來越缺少的年味,跟傳承千年的這項禮儀活動有關

春節意味著什麼?對大多數人來說,只是一段長假——陪陪家人,放鬆自己,與親友玩樂。

隨著智能電子產品的不斷開發,加上關於燃放鞭炮的禁令,很多人都覺得年味兒是越來越淡,記憶中熱氣騰騰、紅彤彤的大年似乎再也回不來了。

你知道嗎?其實,年味淡化的元兇之一是祭祀禮儀的衰退。不信你瞧過年期間的朋友圈,有幾條是關於回老家祭祖的呢?沒有了家族同聚問祖尋根的活動,「我是誰」,「我從哪兒來」這兩個亘古的哲學命題就愈發無解。當代人們對於祭祀、宗族歸屬性的缺失間接或直接地導致了對於年文化認同的缺失。

事實上,祭祀是人類社會活動中極其重要的部分。早在遠古氏族部落時期,人們因生產力的低下不得不依照血緣關係集體活動,那時人們的夢想無非是明天不要刮大風發洪水,野獸不要食人,作物不要夭折,歸根結底,就是活下去。面對散發著危險與神秘感的自然,我們的先祖紛紛奉某一種自然元素或動物為神靈以求保佑平安。

既有神靈,祭祀變成了必要的活動。久而久之,沿襲千年,至先秦時期逐漸成為了鞏固王權與宗族的工具。君權神授,王成為了上天的兒子,百姓是王的子民,亦有各自的宗族。由此,天下定矣。

逢年過節,祭祀是必不可少的活動。而民以食為天,最初的祭祀以獻食為主要手段,飲食禮儀的首要表現也是祭祀。

《禮記 ? 禮運》稱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意思是祭禮起源於向神靈奉獻食物,人們通過祭祀食物和水,輔以音樂,就能夠把祈願與敬意傳達給鬼神。

在龐大的祭祀飲食文化體系中,等級性是其最重要的特點。

就食物來說,祭祀祖先神靈的食物越純樸,離人們的日常生活飲食越遠,祭祀的等級越高。「凡尊必上玄酒。唯餐野人皆酒」《禮記 玉藻》。大規模的祭禮實用的酒是玄酒,是清晨從井裡取出的清水,寓意純凈質樸,不忘本。年終大祭國君賞賜田野農人時才用米酒。又有「至敬不饗味而貴氣臭也」,祭天而用牲血作供品,祭列祖列宗而用生肉,祭社櫻乃用半生不熟的肉,祭群小祀卻用熟肉。這說明神靈愈是高貴,愈以能散發強烈氣味的供品為貴。所以天子作為最接近神靈的人,有五種飲料,以水為最上等。

就祭祀者來說,祭祀的規模也是有嚴格等級劃分的。《禮記-王制》載,「天子社稷皆太牢,諸侯社稷皆少牢。」 先秦以牛羊豕為三牲,依殷墟甲骨文,太牢是三牲全備,少牢是羊和豕,經圈養數月才稱「牢」。《國語·楚語下》觀射父說:「天子舉以太牢,祀以會;諸侯舉以特牛,祀以太牢;卿舉以少牢,祀以特牛;大夫舉以特牲,祀以少牢。」

怎麼樣,祭祀還是很有門道說法的!它不僅維繫了千年以來人與人,家與國的關係,還是華夏源遠流長的禮儀文化的一部分。時代日新月異,也許它將慢慢淡出我們的日常生活,但是作為一個華夏子民,我們不能數典忘祖。

過年了,不妨問問老人們關於祭祖的故事,年味兒,其實並未走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二書 的精彩文章:

德國為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挑起兩次世界大戰?兩個原因不得不知
抗戰中的老照片:被俘日軍高舉雙手、聶帥在前線指揮戰鬥

TAG:不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