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今日推薦:南宋 鎮江府淳佑七年進奉天基聖節銀鋌

今日推薦:南宋 鎮江府淳佑七年進奉天基聖節銀鋌

南宋 鎮江府淳佑七年進奉天基聖節銀鋌

(議價)

( Bargaining

藏品介紹

南宋鎮江府淳佑七年進奉天基聖節銀鋌藏品介紹:

宋代白銀的名稱有笏、鋌、版、牌、鉼等,大致和唐朝一樣,都是就其形狀而稱之。其中,以「鋌」為最普通,又稱「錠」,這在唐末五代時已有使用。因為鋌、錠二字發音相近,民間口語中「鋌」字逐漸轉為「錠」字,這一轉變可能始於白銀使用日益廣泛的宋金之際。宋以後則專用「錠」,很少再使用「鋌」字。北宋通行重50兩的銀錠,南宋末年曾通行重23兩的銀錠。宋代銀錠按重量分為大、中小3種等次。

第一種可稱為「進奉銀鋌」,是地方官吏於皇帝生日以及南郊大祀時進奉的一種大禮。這種銀鋌上大都刻有帝號年份以及進奉者的姓名。現存宋代的進奉銀鋌有兩件,一是遼上京故城遺址出土的「京西北路進奉銀鋌」,鋌面上刻「京西北路提舉學事司進奉崇寧肆年天寧節銀每鋌伍拾兩」。十月十日為宋徽宗生日,稱天寧節,可知此鋌為崇寧四年京西北路向徽宗進奉的祝壽銀。另一件是同治元年安徽休寧縣出土的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達州進奉的50兩重大禮銀。

「官鑄銀鋌」,刻有地方官的官銜及姓名,包括稅銀及禮銀,大都是官府委請製作鋌銀的「行人」所鑄,因此落款方面官府名稱刻於前,後面再刻行人、庫子姓名,表示對該銀鋌的成色及重量負責。常見的有所謂「出門稅銀」,這是各城門將所徵集的稅錢,兌換成白銀後熔鑄成錠並打上印記,以便上繳;另有「京銷銀錠」,這是朝廷收到各地解京的銀錠,因其成色多不統一,而另行銷鑄成新的銀錠,以充作軍費或其他支付。

「窖藏銀鋌」,是財主為窖藏而請「行人」鑄造的,為表示對東家的尊重,落款時行人一般將東家姓名刻於前,後面再刻行人及庫子的姓名。「窖藏銀鋌」如使用出去,會再打上其他戳記。

第四種可稱為「流通銀錠」,這種銀錠僅鑄有工匠的姓名或輩次印記,常使用「某某郎」的稱謂,而不用年份。重量多在5~12兩,無疑是專供流通使用的。

南宋鎮江府淳佑七年進奉天基聖節銀鋌,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鎮江府天基節進奉五十兩銀鋌,重1115.9克,銀鋌上刻有銘文:「奉交權尚書戶部侍郎淮東紹領兼知鎮江軍府事上進,文林朗鎮江府錄事參軍臣趙來,每框計五十兩專知官臣胡請,銀三百兩共計陸框,今起發淳祐七年進奉,鎮江府」,刻字絕大多數清晰可辨,保存完整,南宋五十兩銀鋌存世甚少,鎮江府天基節進奉銀目前則僅見此一件,甚為珍罕

天基節,即宋理宗趙昀(1205-1264)的生日。每逢皇帝生日,各地都要上供物品祝壽,其中包括大量上等成色的金銀。通常上供的白銀要銷成鋌,大鋌五十兩,小鋌二十五兩,並需刻明字型大小、官吏職位、姓名等。

同類天基節銀鋌參見李曉萍著《塵封千年的國家寶藏—南宋金銀鋌收藏與鑒賞》一書第54-58頁,分別著錄「泉州起發淳佑七年進奉天基聖節銀」、「鎮江府淳佑七年進奉天基聖節銀」、「建康府淳佑七年進奉聖節銀」五十兩銀鋌三款,每枚均極為珍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定收藏 的精彩文章:

540萬「斷頭瓶」,36萬一瓷片
皇室御用色:永宣青花貴重

TAG:鑒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