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花銀子的繁瑣流程,能煩死大俠們
文 | 楊津濤
在古裝劇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某位大俠進到一間小酒館,隨手甩出一錠銀子,高聲呼喊,「好酒好菜,儘管上。」夥計則是毫不懷疑,歡天喜地地把銀子收入懷中。
事實上,古人拿銀子買東西,遠比以上場景要複雜得多。
銀錠種類繁多
在中國歷史上,以白銀為主要貨幣的時間並不長。從先秦到唐代早期,白銀和珠寶、黃金等一樣,只是被視為一種貴重財物。在唐朝中後期,白銀開始發揮一些貨幣職能,被用於賞賜大臣、政府開支、上交稅款等,而極少在日常交易中使用。再經過宋元間數百年的的發展,到明代晚期,白銀才最終取代銅錢,成為市場上的主要流通貨幣。
作為貨幣,白銀通常被鑄為「銀錠」。明清銀錠以元寶為主,除鎮庫銀外,最重的大元寶50兩,其他較輕的小元寶,從20兩、10兩,乃至1兩、1錢,各種重量皆有。除元寶外,依照不同樣式,銀錠在各地還有方寶、圓槽錠、橢圓槽錠、腰錠、砝碼錠等名目。①
圖:一些圓槽錠
銀錠上通常刻有鑄造的時間、地點、銀爐、重量及工匠姓名等,幾乎包含了現代貨幣上需要的全部信息,方便人們稱重使用和追查來源。
由於朝廷沒有對銀錠的具體形製做過規定,以至民間鑄造的銀錠,不僅形式多樣,成色也是各異。古人發現,含銀量大、成色好的白銀,在鑄造過程中會產生細密的紋路,因此將最優質的流通白銀,稱為「紋銀」。相對成色較次的白銀,則稱「搖絲」、「水絲」等。當年的造假者,即是通過偽造銀錠紋路,以劣質銀充當「紋銀」。②
為了方便不同成色的白銀間換算,清代官方將含銀量935.374‰的白銀,規定為「紋銀」。使用中,含銀量高於「紋銀」的白銀,買標價「一兩紋銀」的東西,實際付出無需「一兩」,稱之為「申水」;相反,使用含金量低於「紋銀」的白銀,付出則要超過「一兩」,是為「貼水」。
一個重50兩的銀錠,如果和「紋銀」含銀量一致,即稱為「足寶」;如果要「申水」2兩4錢,則稱為「二四寶」——50兩重的「二四寶」,價值等同於52.4兩的「紋銀」。
圖:刻有鑄造時間等信息的元寶
有學者統計,清代各地不同形制、成色的銀錠,流通過的有100多種。如清代《續文獻通考》列舉說:
「除各項紋銀之外,如江南、浙江有元絲等銀,湖廣、江西有鹽撒等銀,山西有西鏪及水絲等銀,四川有土鏪、柳鏪及茴香等銀,陝甘有元鏪等銀,廣西有北流等銀,雲南、貴州有石鏪及茶花等銀。此外又有青絲、白絲、單傾、雙傾、方鏪、長鏪等名色……」③
此外,各地秤砣(砝碼)標準不同,導致「一兩」的重量也不一致。在清代,主要有4種,即庫平兩(國庫使用,約37.3克)、海關兩(海關使用,約37.68克)、漕平兩(計算漕米使用,約36.65克)和廣平兩(廣東使用,約37.5克)④。這4種主要的「兩」,實際上各自也沒有統一標準,如「庫平兩」,就還有「藩庫平」「道庫平」「鹽庫平」等區別。
圖:部分地區使用的平砝名稱(圖見於熊昌錕《良幣勝出: 銀元在近代中國市場上主幣 地位的確立》)
既然不同地方的銀錠間,有如此大的差別,那在明清時期,一個西安人去杭州旅行,拿銀子吃飯、住店、買東西,自然不可能像現在一樣,快捷地結賬、找零。
花銀子的流程
文章開頭舉例的那個古裝劇場景,如果真實發生的話,可能會是這樣:夥計從大俠手裡接過銀錠,先通過上面的刻字和紋路,判斷成色;然後拿出稱秤,測出重量。最後,依照大俠所持銀錠的成色、重量,換算成「紋銀」重量,得出銀子的實際價值。
如果大俠拿的不是銀錠,而是散碎銀子,那麼交易將變得更為複雜。夥計需要先讓大俠落座,然後拿著銀子到當地錢鋪或者錢莊,讓有經驗的師傅鑒定含銀量。⑤
圖:明代米價表(圖見於彭信威《中國貨幣史》)
清代小說《野叟曝言》中,也記有時人對白銀成色的判斷。該書第12回有這樣一個情節:
敬亭把銀打開,只有一錠是九三,其餘多是九成散碎的,競有許多八成在內,因說道:「這銀還合不上九成,差了四五色,如何使得?」有謀道:「契寫九五,規矩原是九三,這銀子牽算,足有九二下壚,交易作九三,是極公道的。」素臣笑道:「據老翁自己也只說是九二,怎寫得九五上契。且銀已九折,雜費俱無,老翁大號有謀,真可謂名不虛傳!」
景敬亭為資助文素臣,要把自己名下土地賣給田有謀。交易時,景敬亭打開田有謀帶來的銀子,發現除一錠成色「九三」(即含銀量93%)的以外,其他都是「九成」、「八成」的劣質散銀。田有謀說,契約上寫用「九五」成色的銀子交易,但實際都是用「九三」成色的銀子。他說自己的銀子足有「九二」,算是「極公道的」。文素臣認為把「九二」當「九五」很是荒謬。
從這個交易中,我們可以看到,買方田有謀雖然拿出了符合契約所說重量的銀子,但是成色不符,以至引起賣方的不滿。顯然,作為交易貨幣,白銀極為不便。
圖:清代米價表
為了減少交易障礙,各省都制定了本地的銀錠標準。外地銀錠、碎銀及外國銀條、銀塊等入境,都統一改鑄為符合當地標準的銀錠,省內使用不必再驗成色。
人們一旦跨省旅行或經商,為免去白銀換算的煩惱,在交易中往往是小額用銅錢,大額拿庄票。像大俠那樣浪跡天涯,隨手花現銀的情況,在現實中完全不可能出現。
圖:清代錢莊所發「庄票」
外國銀元備受歡迎
從明朝晚期到清朝前期,中國古人被白銀貨幣折磨了大約200年後,外國銀元通過外貿,大規模流入中國。由於同種銀幣重量、成色一致,交易方便,很快就被中國市場接受。
早在明代,葡萄牙人到澳門、廣州等地經商時,就把銀元帶進了中國。隨著西方在華貿易量的擴大,到乾隆年間後,中國境內的外國銀元已有數十種。⑥其中流行最廣的是西班牙銀元(中國稱「本洋」)和墨西哥銀元(中國稱「鷹洋」)。
圖:墨西哥「鷹洋」
及至清朝晚期,
「自閩、廣、江西、浙江、江蘇,漸至黃河以南各省,洋錢(即外國銀元)盛行。凡完納錢糧及商貿交易,無一不用洋錢。」
外國銀元製作精美,使用時僅需計算數量,即使成色不如紋銀,人們還是樂於接受。「洋錢」在兌換「紋銀」時,普遍可以「申水」,甚至超過其實際價值。
對於此種情況產生的原因,康有為等在《公車上書》中即有分析。他們指出:
「……吾元寶及錠,形體既難握攜,分兩又無一定,有加毛、減水、折色、貼費之殊,有庫平、規平、湘平、漕平之異。輕重難定,虧耗滋多。」
相比於流通不便的白銀,「洋錢」則具有以下優勢:
「……彼重率有定,體圓易握,人情所便,其易流通故也。」
因此,在這份未及遞出的上書中,康有為等人建議朝廷大力鑄造銀元,以替代銀錠。
其實,至少在嘉慶年間,中國官方和民間已開始仿製「洋錢」。後來,福建、浙江、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出現刻有壽星、如意等圖案的「銀餅」,即是中國早期銀幣。
1887年,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正式向朝廷奏請自製銀元。廣東生產的「龍洋」,正面刻有滿漢雙語的「光緒元寶」四字,旁邊用英文標註省名、重量等。不久,其他各省相繼效仿廣東,生產本省「龍洋」。⑦還是由於沒有統一標準,各地銀元重量、成色全不相同。
圖:宣統年間鑄造的「龍洋」
直至宣統年間,清廷也未能發行全國一致的銀元。中國各省銀元、西方各國銀元,和傳統的銅錢、銀錠在市面上一起流通,幣值極為混亂。當時《字林西報》評論說:
「中國國家不設一大銀元局,鼓鑄銀元通行各省,而於各省零星分設,使其權不歸一,隱隱有相競之意,舉措紊亂,未有甚於此事者也。」⑧
1933年,國民政府宣布「廢兩改元」,才算真正實現了貨幣的統一化。
①周衛榮、楊君:《中國古代銀錠形制演變芻議》,《中國錢幣》2014年第4期。
②④金德平:《中國白銀稱量貨幣概說(下)》,《江蘇貨幣》2014年第1期。
③千家駒、郭彥崗:《中國貨幣演變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73頁。
⑤左海軍:《清中期以前中國傳統錢業發展與性質演變》,《學術探索》2018年第7期。
⑥⑦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77—592頁。
⑧熊昌錕:《良幣勝出: 銀元在近代中國市場上主幣地位的確立》,《中國經濟史研究》2018年第6期。
TAG:大象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