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宋朝官帽上有長長的「翅膀」?原因讓人發笑,細想真是高明

為什麼宋朝官帽上有長長的「翅膀」?原因讓人發笑,細想真是高明

據說,有這樣一則故事:某天,宋朝的宰相寇準微服私訪,到京城郊外一帶視察民情。他身穿青衣,戴小帽,儼然一副窮酸書生的樣子,跟老百姓交談的時候,也輕聲細語,不擺官威、官架。可是,他與一個老丈人談話時,這個老漢畢恭畢敬,甚至跪地迎送。寇準有點疑惑,自己明明是微服出行,難道泄露了?

於是他向老漢發問,「我不過是一介書生,老丈為何如此恭敬?」老漢說,「相公可是朝廷命官,老漢怎敢怠慢?」原來,老漢先前看到寇準穿過窄巷時左顧右盼,生怕有東西碰上了帽子,這一看就是經常戴長翅帽的習慣。可見,宋朝的官員戴長翅帽是經常性的,久而久之成了習慣,這種習慣也有別於普通人。

在如今的電視熒屏中,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尤為熱門,要說電視劇里哪個朝代最容易區分,除了清朝的辮子,那就是宋朝的官服了。宋代官服比較簡潔,官帽兩邊長長的帽翅也特別引人注意。比如近來熱門電視劇《知否》服裝道具較好還原了宋朝的真實情況。

《宋史·輿服志》記載:「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腳,乘輿或服折上焉。其初以藤織草巾子為里,紗為表,而塗以漆。後唯以漆為堅,去其藤里,前為一折。平施兩腳,以鐵為之。」古代人戴的官帽叫襆(音同覆)頭,也叫做烏紗帽,這段話說的就是襆頭的特點以及國朝(宋代)在襆頭兩側裝有鐵質的帽翅。

那麼,為什麼宋人要在襆頭(官帽)兩側裝上一對帽翅呢?這種形制又是誰發明的呢?傳言正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發明的。我們知道,趙匡胤是通過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的,大臣們多是以前的兄弟,在朝堂上難免有一些放肆,比如,在上早朝時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這天,宋太祖正認真地聽一位大臣的奏對,角落裡卻有幾位大臣在交頭接耳,讓趙匡胤有些生氣。但是他又不好發作,在下朝後他苦思冥想,決定在官員的襆頭上裝上長翅,長翅用鐵片、竹篾等原料做骨架,一頂襆頭兩側各穿出一尺多長。趙匡胤本人也以身作則戴上長翅帽,這樣,官員在上朝的時候只能面對皇上了,如果左顧右盼,帽翅就會打中旁邊的人,朝堂紀律問題迎刃而解。

讀到這裡許多讀者可能也笑了,沒想到,襆頭紗帽的作用是為了防止大臣在朝堂交頭接耳,這些大臣跟現在的小學生一樣,為了解決紀律問題,皇帝可是煞費苦心,真是讓人發笑。不過,細想一下,宋太祖這一招真是高明。趙匡胤因為得位不正,所以立下了「不殺士大夫」的祖訓,宋代也就有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美談。

不過,也正是由於宋朝對文人官員的極大寬容,趙匡胤擔心皇權不穩。雖然我趙宋官家不殺士大夫,但爾等也要注意分寸,要注意禮儀,不得輕佻怠慢,不能有損皇家威儀,襆頭上的帽翅就是提醒官員注意自己的行為,我趙匡胤不再是以前的將軍,而是當朝皇帝。

其目的正是為了加強皇權,不可謂不高明,這跟劉邦當皇帝後讓叔孫通教樊噲等人禮儀一樣,君臣有別,如此才能體會到做皇帝的威嚴,其本質正是皇權獨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公會 的精彩文章:

漢奸的結局:汪兆銘和陳公博
脆弱的權力平衡:明治憲法體制的進步與危險

TAG:大象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