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好得快」,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文源:厚愛厚愛
一直以來,有病就打吊瓶輸液,好像已經滲透到一些人的骨子裡,大家都覺得輸液好得快,方便又高效。
特別是中國的家長,從小喜歡給孩子輸液,卻忽略了其中的各種隱患。
近幾年,隨著輸液的危害被逐步認識,中國多地陸續出台了對門診輸液的限制性措施。
截至目前,吉林、安徽、浙江、江蘇、江西、廣西、深圳等多個省、區市已經控制或取消了醫院成人門診輸液治療。
作為患者,我們在生病時一定要科學治療,不要盲目輸液,切忌圖一時之快而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那麼,輸液到底有哪些危害?
01
前不久,山東淄博發生了一件讓人心痛的事情。
4歲女孩辰辰,只因發燒37.5度,在私人診所輸液致死!
據母親田女士回憶,當時辰辰出現輕微發熱癥狀,帶她去某診所治療,醫生測得體溫是37.5℃,並開了3瓶吊針。
輸液前,辰辰還能活蹦亂跳,誰知在第一個吊瓶未打完後,開始出現體溫上升、手腳冰涼、怕冷的癥狀。
打完三隻吊瓶後,田女士抱著辰辰回家:
「那時孩子已經沒有力氣行走了,回到家後就說想睡覺。」
田女士告訴記者,辰辰躺下30分鐘左右,突然口鼻流血、嘴唇發紫。
即使第一時間撥打120緊急送往淄博市中心醫院,但醫生還是遺憾地告訴家長:
「孩子已經沒有心跳了。」
來源 | 齊魯晚報
事件爆出後,不少網友表示難以釋懷。
37.5℃這樣的低燒,真的需要輸液嗎?
作為中國人最常見的治療手段,輸液真的會危機生命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一起來重新了解一下。
輸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02
/「吊瓶森林」泛濫,關於輸液的3大誤區/
在中國,一感冒就輸液,一發炎就輸液,似乎成了固定流程。
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只要生病就輸液,就像吃飯睡覺一樣平常。
有人形容,醫院的輸液區總是人滿為患,吊管一根接一根,像一片「吊瓶森林」。
據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統計,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平均每人8瓶,遠高於國際標準的2.5至3.3瓶。
很多患者都得了「輸液病」,他們過分相信輸液的療效,還因長期的盲目輸液,造成了種種誤區。
輸液=快點好
不少人以為「打吊針,就能好得快」,所以無論什麼病,都想靠輸液加快治療速度。
實際上,人類絕大多數疾病,都是治不好的!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無法治癒的疾病都有哪些?
丁香醫生醫學總監田吉順,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科普:
「醫學上,無法治癒的疾病占絕大多數,有些病因都不清楚,更不要說治癒了。
像『臨床治癒』的概念,只是控制住了病情。人類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有的疾病其實是自愈的,也就是自己好了,最典型的就是『感冒』。」
很多人認為感冒之治好的,其實感冒都是人體自愈的,你吃的那些葯,都只能緩解感冒癥狀,而無法真正治好感冒。
所以,現代醫學的治療手段,大都是針對癥狀,而非真正的病因。只能不同程度地緩解癥狀而已,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像我們常見的普通流感,病程一般5—7天,抵抗力差者,病程還會拉長。即使打針吃藥,也至少需要一周的恢復時間。
輸液好得快,只是表面現象,因為藥液直接輸入到血管內,隨著血液循環,直接被人體吸收,造成「好得快」的假象。
與此相反,真正輸液導致的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的風險更大。
2014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顯示,在發生藥品不良反應的給藥方式中,58.7%來自靜脈輸液。
常見的反應有發熱、紅疹、瘙癢、腫脹等過敏性反應,嚴重者還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有人認為,輸液相當於一次小型手術,是公認最危險的給藥方式。
在很多西方國家,輸液是僅僅針對急救患者和重症病人的治療方法。
是否要輸液,應該由患者的臨床表現、藥物的特點和醫師的綜合判斷等等因素來決定,只有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嚴重吸收障礙等情況,才應選擇靜脈注射。如果患者腸胃功能正常,口服藥物應是第一選擇。
輸液速度可以隨意調節
輸一次液,少則一個小時,多則四五個小時,實在是煎熬。
有不少人為了趕時間,隨意調節輸液速度。
2017年1月,江西九江余先生因中耳炎到醫院進行輸液治療。
按照常規速度,吊瓶至少要1小時才能完成,可余先生在門診大廳坐著無聊,想早點回家吃飯,便自行調快了輸液速度。
半小時後,余先生感到全身乏力、心跳加快、頭暈。
幸好護士及時趕來將輸液器取下,把他搬到床上休息。20分鐘後,余先生身體終於恢復了正常。
生活中,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輸液過快的危害,甚至認為輸液速度是否調快,完全取決於時間緊不緊。
但也有少數人認為輸液應該越慢越好,一般不會自行調節。
實際上,這種做法危害極大,因為每個病人體質不同,醫生會專門囑咐護士來給這個病人把輸液的速度調成多少。
而且藥物不同、身體狀況不同,輸液的速度也會不同。很多患者不具備這種醫學常識,自己加速,會帶來一些臨床危害。
曾有患者因自行調節輸液速度,將兩小時輸完的液體在40分鐘內完成,兩小時後全身抽搐、口吐白沫,險些身亡。」
來源 | 潯陽晚報
一般情況下,成年人輸液速度為40-60滴/分鐘。兒童、老年人由於器官發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輸液速度應減慢,兒童為20-40滴/分鐘,老年人則不應超過40滴/分鐘。
輸液速度不可自行調節,如果過快,易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衰或肺水腫等不良反應。
但也不是說越慢越好,需要根據病情調整輸液速度。
所以,如果真的趕時間,不妨諮詢一下護士:「請問這個速度可以調嗎?」
輸液補充營養,安全可靠
每當季節轉換,得急性腸胃炎的患者一批接一批,每天上吐下瀉,感覺身體被掏空。
輸液,成了補充營養和水分的常用途徑。
但如果你認為,只是吊個葡萄糖而已,很安全,無毒副作用的話,可就大錯特錯了!
有位學者曾對一個生前經常輸液屍體進行解剖,發現僅僅是肺部,就有500多個肉芽腫和大量微血管堵塞。
經過研究分析,看似澄凈無污染的吊瓶液體,含有大量塵埃粒子、玻璃屑、橡膠微粒以及活性炭顆粒、藥物結晶等。
輸液時,這些微粒會進入你的血液,在心、肺、腎等器官中沉積,就像水管里有垃圾堵著一樣。
久而久之,沉積物會引發多種疾病,如微血管栓塞、肺氣腫、肺硬化等,嚴重的甚至會引發癌症。
除此之外,輸液需要對皮膚進行刺穿,如果藥液在生產或儲藏過程中被污染,或者針刺部位皮膚沒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讓病毒、病菌進入體內。
輕則引起局部發炎,重則病原體隨著血液擴散到全身,引起敗血症,甚至有生命危險。
03
/能吃藥不打針,輸液已成慢性殺手/
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能不吃藥不吃藥,可以口服不注射,可以肌肉注射不靜脈注射「的治療原則。
病情嚴重的,可由醫生診治後,根據病情決定是否輸液治療。
但這個醫學原則,在現實中卻是反向執行的。
調查顯示,我國70%以上的輸液為不必要輸液,90%的住院患者都會接受輸液治療,但其中超過95%的患者不知道濫用輸液和不安全注射的風險和危害。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更是高達40萬人以上。
多少人總把輸液當做靈丹妙藥。
殊不知,會把身體搞得越來越差。
前不久,32歲濟南市民丁女士飽受流感困擾,她的身邊,中招的人也不少。
臨近春節,是一年中最冷的階段,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也開始進入高發期。
以往不同的是,這波流感似乎特別難纏,不少人吃藥打針都不管用。
「已經連續輸液3天了,發燒還是反反覆復,咳嗽,嗓子啞,太難受了。」兒童患病人數是成人兩倍
丁女士說,上周出差回來後,突然發燒到38℃,嗓子疼,渾身酸痛。
雖然平時身體抵抗力也不是很好,以前經常感冒,但每次都是輸一次液就好了。這一次,整整打了3天的針,還是不見好。
在醫院的輸液室,患者坐得滿滿當當。據當值護士說:
「這波流感,中招的成人和兒童都有,兒童大概是成人兩倍左右,門診一天來輸液的病人有200—300人。」
「有人已經來輸液十幾天了,還是沒好。」
在醫學上,當藥物、液體等進入人體後,一般是通過肝臟代謝及腎臟的排出體外。
長期輸液不僅會對肝、腎造成損害,好會造成免疫系統的抑制,減弱人體的正常防禦功能。
導致病越來越難好,到最後,甚至達到無葯可治的地步。
所以,動不動就輸液,就相當於一場慢性自殺。
04
/過度輸液,是「超級細菌」的溫床/
除了對個人身體的危害,過度輸液所造成的嚴重後果,還遠遠超出我們想像。
2010年10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了三起感染超級細菌病例。
其中,寧夏2例,為新生嬰兒,福建1例,為一位83歲的老人。
什麼是超級細菌?就是任何抗生素都對它不起作用,一旦碰上,就只有死路一條。
超級細菌的產生,正是由於抗生素濫用,使病菌迅速產生耐藥性。
比如過去一個病人用幾十單位的青黴素就能活命,現在相同病情,幾百萬單位的青黴素也沒有效果。
更可怕的是,一種抗生素從研發到普及,需要10年時間,而細菌的變異時間一般不到2年。
也就是說,一旦超級細菌泛濫,抗生素的研髮根本跟不上,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面臨的就是一場滅頂之災!
有專家預測,如果抗生素的濫用持續下去,將來可能一個普通的感冒都會死人。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的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試想20年後,像剖腹產這樣的常規外科手術,都因為沒有有效的抗生素而造成細菌感染。我們又將回到一次感冒或一次傷口就可能致死的艱難時期,」
05
/文明就醫,做一名合格的患者/
都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現在卻沒有幾個患者能理解這句話。
國人有個固向思維,就是去了醫院就一定要讓病好,甚至存在你不給我輸液,就投訴你,抱怨你醫術有問題的現象,導致不少醫生迫於壓力,只好直接給病人輸液。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身邊總有同學抱怨校醫院水平不行,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醫生基本不開輸液處方。
當他們帶著這個觀念走上社會,就成了一個個不合格的患者。
明明嚴重缺乏醫學常識,卻總覺得自己見多識廣,靠著「百度成醫」,或自己「瞎想」來治病,選擇性聽從醫囑。
這種拿自己無知對抗醫生的專業的行為,不僅是拿自己生命開玩笑,更是對醫生極大的不尊重。
杜絕過度輸液,除了靠政策的規定,醫生的自覺,更重要的,還得靠我們文明就醫,做一個合格的患者。
============END=============
⊙版權聲明:圖文來自網路,旨在分享,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溫馨提示:點擊右下角「好看」並分享,使更多人因此受益,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