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敘利亞內戰中,五萬政府軍血戰收復重鎮阿勒頗
在漫長的敘利亞內戰中,阿勒頗始終是個受關注的地方。經過四年多拉鋸戰後,2016年12月,敘利亞政府宣布完全收復阿勒頗,標誌著這場曠日持久的爭奪戰落下帷幕。從全局來看,阿勒頗堪稱整個敘利亞戰場上最混亂、最變幻莫測的地方,敘政府軍多次試圖收復該市都功虧一簣,此次能夠獲得全勝,不能不說是國內外各種因素共同合力的結果。
■ 敘政府軍第4裝甲師的T-72坦克打進市區
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距土耳其邊境僅50餘公里的阿勒頗是敘利亞最大的城市,人口超過200萬,僅就軍事而言,那裡建有炮彈廠、槍械廠、防毒面具廠等多家兵工廠,還有多座軍事基地及軍警院校,是兵家必爭之地。
2012年7月20日,從土耳其滲透進阿勒頗的反對派自由軍突然發難,打了敘政府軍一個措手不及,當地情報主管穆法伊少將擅離職守,逃亡土耳其,助手法扎特乾脆投敵。反對派迅速控制阿勒頗南部的薩拉赫丁區,並在遜尼派聚集的薩胡爾區、哈伊達里亞區與政府軍警交戰。敘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急調援軍反擊,先是切斷反對派與土耳其的交通聯繫,再以坦克突入城區,試圖粉碎敵人的簡易工事。至7月26日,敘軍和反對派的第一回合較量結束,反對派掌握城市東部和南部多數區域,佔領部分軍警倉庫,而敘軍保住了城西,並控制著城外交通樞紐。此後,由於首都大馬士革吃緊,敘軍不得不從阿勒頗轉移人馬,而派系林立的反對派也缺乏攻堅和組織大規模作戰的能力。因此,阿勒頗陷入漫長的拉鋸戰中,雙方都只能依靠小分隊逐個爭奪建築物和防禦要點。
2013年起,極端組織「支持陣線」(後更名「征服陣線」)、「伊斯蘭國」(IS)以及庫爾德武裝等勢力紛紛湧入阿勒頗,使得攻防兩方的力量對比頻繁變化。當年3月,自由軍聯絡「支持陣線」、庫爾德武裝一起進攻阿勒頗西部的敘軍,打了兩個月,佔領阿勒頗通往外面的多數要道,敘軍被分割在多個孤立區域。2013年下半年,反對派藉助「炸彈卡車」,相繼拿下明格機場、肯迪醫院等敘軍要點,只剩下中央監獄等幾個地方未得手。
2014年,敘軍終於湊出一些力量支援阿勒頗,解救了中央監獄等據點,但由於全國形勢多變,敘軍無法一勞永逸地解決阿勒頗問題。此後兩年間,阿勒頗戰事總是反反覆復,打不出一個明朗局面來。
■ 敘政府軍沙漠獵鷹旅炮兵核對射擊參數
俄羅斯助戰
2015年9月,應巴沙爾總統的邀請,俄羅斯出兵支援敘政府軍平叛。敘政府軍集中機動兵力,先從首都大馬士革開始,分階段奪取戰略要點,打通交通幹線,進而形成完整的控制區,至於遙遠的阿勒頗,敘軍暫取守勢,偶爾組織營級戰術進攻,只求打通與孤立據點的聯繫即可。與此同時,俄空天軍重點打擊從土耳其進入阿勒頗的反對派運輸車隊,暗中支持反對派自由軍的土耳其抗議俄軍攻擊「人道主義物資車隊」,甚至於11月24日鬧出擊落俄戰機的爆炸性事件。
經過大國間的折衝,2016年2月,敘衝突各派簽署停火協議,但各方心思不一,協議內容又語焉不詳,很難執行。在阿勒頗,由於停火協議把一直與反對派並肩作戰的「支持陣線」列為恐怖組織,不在停火範圍內,而反對派要是資助「支持陣線」,就會招致俄敘聯軍打擊,因此對「夥伴」敬而遠之。覺得無法再從反對派身上撈取外國援助的「支持陣線」,索性向反對派舉起屠刀,同時態度中立的庫爾德武裝成為敘政府拉攏的對象,如此一來,原本聯手對抗敘軍的各路反政府武裝四分五裂。
儘管小規模衝突不斷,但這一輪停火協議總體上算是受到各方尊重,維持了近兩個月。但從4月下旬開始,衝突逐步升級,尤其在阿勒頗,敘軍與反對派、極端組織之間的摩擦加劇,最終導致停火全面失效。
■ 敘反對派武裝分子無路可逃
機緣巧合,合圍成功
2016年7月初,敘軍完成對大馬士革、霍姆斯、哈馬等重鎮的控制,終於有餘力徹底解決阿勒頗問題了。7月底,巴沙爾把精銳的第1、4裝甲師,老虎師,沙漠獵鷹旅全都調到阿勒頗附近,連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黎巴嫩真主黨拉德萬營都派出3500人參戰,總兵力達5萬人。至於阿勒頗的反政府武裝僅有2萬人,敘軍形成絕對的兵力優勢。
這一回,敘軍先切斷城內外敵軍的聯繫,再對城內被圍之敵進行分區消滅。7月初,敘軍老虎師在阿勒頗北部掐斷城內反對派唯一的補給線,引起反政府勢力的恐慌。經過外國勢力從中斡旋,曾經翻臉的「支持陣線」回心轉意,糾集約1.2萬人為反對派解圍,在付出幾千人死傷的代價後,總算在阿勒頗西南部打開一個缺口,讓城內外的反對派恢復聯繫。
就在局面又要出現僵持之際,中東形勢突然發生有利於俄敘方面的變化。7月15日,一直支持敘反對派的土耳其發生未遂軍事政變,僥倖脫險的埃爾多安總統改變之前的反俄立場,連帶的,他也不再把敘總統巴沙爾當成首要敵人,開始把更多精力放在打擊敘境內的IS以及庫爾德武裝上。另一方面,支持敘反對派的美國忙於國內大選,插手敘利亞的熱情消退,讓反對派感到底氣不足。
在這些利好因素幫助下,8月11日,敘軍再次發動攻勢,9月11日封閉了突破口,重新合圍阿勒頗東部老城區。反對派和「支持陣線」曾試圖用「圍魏救趙」之策引開敘軍,他們襲擊哈馬,無奈敘軍不為所動。窮凶極惡的「支持陣線」竟然破壞阿勒頗的全部泵站,還炸掉阿勒頗水處理廠,炮擊敘軍用來轉運難民的214公路,妄圖扭轉局面。與此同時,一些西方國家大肆鼓噪阿勒頗出現「人道主義危機」,企圖為敘反對派轉移創造機會。為避免外部勢力干涉,同時保持對反對派的壓力,從15日開始,敘軍將阿勒頗最重要的對外通道——卡斯特羅公路卡口轉交俄海軍陸戰隊,由後者監督紅新月會的人道物資車隊進出反對派控制區,並阻止反對派藉機突圍。
眼見玩弄「苦肉計」無效,反對派與「支持陣線」便撕下偽裝,從9月19日開始強行突圍。敘軍立即召喚俄軍飛機支援,在阿薩德軍事學院和1070住宅區一線重創反政府武裝,摧毀4輛T-55坦克、3輛BMP-1步兵戰車和9輛機槍皮卡。22日,敘國防部發表聲明,宣布對阿勒頗展開新的軍事行動,呼籲民眾撤離反對派控制區。
和過去一樣,當敘軍集中精銳部隊進攻時,反對派根本無力招架。9月末,敘軍徹底將反對派孤立在阿勒頗東部,並著手掃清外圍。令人驚奇的是,城內外的反政府武裝在生死關頭居然無法組織起來,究其原因,一是土耳其拉走部分受其影響的自由軍派系,二是反對派內部山頭林立、互不統屬,三是外部援助遲遲不能到位,導致戰鬥力不斷削弱。
直到10月28日,城外的反對派才拼湊出五六千人和22輛坦克、15輛裝甲車前來解圍,他們的突破口定在阿勒頗西面,想以老套的「炸彈卡車」為先導,在敘軍包圍圈中「炸」出一個豁口。但經過激戰,敘軍成功擊退反對派援軍,城內的反對派無可奈何成了「瓮中之鱉」。
■ 敘政府軍坦克掃蕩反對派控制區
反對派的末日
在俄軍的空中支援下,11月16日,敘軍開始地面進攻。起初,敘軍主要進攻南部的謝赫·賽義德、阿格拉布等區,此舉意在把反對派主力吸引到南部,進而為奪取關鍵性的哈納諾區創造條件。
11月19日,敘軍老虎師從制高點祖胡爾山出發,進佔謝赫·納賈爾工廠的舊廠區,奪取了哈納諾區的多數地塊。此時,阿勒頗城內的反政府武裝仍不團結,分成「阿勒頗征服軍」和「阿勒頗領導委員會」兩派,前者儘是些百十來號人的小派系,後者則擁有實力最強的「支持陣線」、「自由沙姆伊斯蘭運動」和「努爾丁·贊吉運動」武裝,他們不僅缺乏統一指揮,有時還為爭奪少得可憐的補給品而大肆火併。22日,敘軍肅清了哈納諾區三分之一的地塊,26日完全控制整個哈納諾區,將反對派截斷成南北兩部分。
這樣一來,反對派的防線開始動搖了。11月27日,老虎師輕取賈巴爾·巴德羅區、阿卜杜·哈姆拉區和拜伊布丁區,同時佔領包括沙胡爾大橋在內的部分沙胡爾區。與此同時,與老虎師相向而行的敘軍第4師則攻佔艾因塔勒區全部和哈拉克·富加尼、哈拉克·塔赫塔尼兩區大部,與老虎師的距離只剩下最後一公里而已。隨著這兩個師接近會師,阿勒頗東城的反對派的末日來臨了。以「支持陣線」為首的「阿勒頗領導委員會」率先開溜,從沙胡爾區的一個缺口向伊德利卜山區逃竄,這一消息對其他反對派產生震撼效應,許多人放棄抵抗,四散奔逃。到27日夜,敘軍封閉了缺口,消滅800餘名反政府武裝人員。至此,敘軍已從反對派先前控制的45平方公里城區中奪回了20多平方公里。
12月1日,城內各路反對派終於在「自由沙姆伊斯蘭運動」領導下成立統一指揮部,以「阿勒頗軍」的名義繼續抵抗,但無奈兵力和地盤都已損失大半,加上外援斷絕,實際上大勢已去。
軟硬兼施,拿下全城
到12月初,敘軍控制了阿勒頗外圍全部要點,並把城內反對派壓縮到幾個很小的區域內。西方國家出於私利,在聯合國大會上炮製出只對反對派有利的停火建議,但被俄羅斯等國頂了回去,敘反對派最後的希望破滅了。為了進一步分化瓦解敵人,避免城內平民遭受更多痛苦,敘政府採取了靈活的姿態,12月13日,敘軍宣布允許城內反對派從14日清晨5時沿著指定路線撤出市區,但條件是放下武器。
14日14時30分,載著反對派及其家屬的車輛駛出阿勒頗,撤離正式開始。17日,敘政府官員宣布,敘軍從恐怖分子手中完全收復阿勒頗,「頑抗的敵人已經被粉碎,願意放下武器的武裝人員正按照和平協議離開城區。很顯然,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接近勝利了」。
雖然阿勒頗已經回到阿薩德政府手上,但考慮到敘利亞內戰中複雜的戰況變化,諸多城鎮都曾有過多次反覆易手的記錄,而時至今日,阿勒頗周邊的戰火仍未停息,目前也很難說2016年12月17日究竟是阿勒頗攻防戰的句號還是逗號。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