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唐詩閑讀:「富豪廚肉臭,戰地骸骨白」

唐詩閑讀:「富豪廚肉臭,戰地骸骨白」

今天接著讀杜甫的詩。

杜甫一生大概只有兩段時期是衣食無憂或者說經濟相對寬裕的:一段時期是他青少年時期在吳越齊趙之間漫遊的時期,這個時候,他的父親還有任上,他的生活是不成問題的,這就是我們總有一種感覺,感覺杜甫是「富二代」、「官二代」的原因,其實他只是出生於一般官宦家庭罷了;

唐詩閑讀:「富豪廚肉臭,戰地骸骨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漫遊齊趙杜甫塑像)

第二段時期就是在夔州時期,雖然在夔州不斷搬家,766年秋天,他在西閣居住,到767年春天,他遷居赤甲,沒多久到三月又搬到瀼西,這年秋天,又搬到東屯,沒多久,又搬回瀼西。原因很簡單,他在這裡算是個薄有「資產」的人:他不但租種了東屯的一部分公田,還培植著夔州都督柏茂林贈送給他的四十畝柑林,他實際上是名副其實的「地主」,他的僕人增加了,除了替他尋水的阿段,接水筒的信行,此外還有伯夷、辛秀,此外還有女僕阿稽。他再也不用為吃飯發愁了。他安定下來了,他可以全力進行詩歌創作了。

唐詩閑讀:「富豪廚肉臭,戰地骸骨白」

(夔州奉節的地理位置)

他寫《昔游》,寫《遣懷》,寫《往在》,寫《洞房》,寫《宿昔》……他對自己的人生進行完整、系統的回憶,雖然,這個時期杜甫的身體時好時壞,瘧疾、肺病、風痹、糖尿病不斷侵擾他的身體,他的牙齒在此時已經掉了一半,甚至耳朵也失聰了,他成了一個接近殘廢的老頭,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對自己的人生作了系統地梳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他寫了四百三十多首詩,這是個不小的量,占杜甫全集詩的七分之二,而且更厲害的是這些詩大都比較長,甚至《夔州詠懷》長達一百韻,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這是杜甫最豐富的創作時期,但問題來了,這些詩中,大部分是回憶,是回首往事,老杜理智了,因此,這一段時期的詩,在某種程度上,內容和思想上比起過去即興寫出來的作品都略有遜色,反倒是即興詠懷的詩如《登高》、如《閣夜》等等更有感發的力量。我們不去看他那些系統的,理智的,經過系統整理的,冷靜著寫下的作品。我們今天讀一首有鮮活生活意味的詩,詩題叫《驅豎子摘蒼耳》,全詩如下:

唐詩閑讀:「富豪廚肉臭,戰地骸骨白」

(杜甫在夔州)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猶劇。畦丁告勞苦,無以供日夕。蓬莠猶不焦,野蔬暗泉石。卷耳況療風,童兒且時摘。侵星驅之去,爛熳任遠適。放筐亭午際,洗剝相蒙冪。登床半生熟,下筋還小益。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亂世誅求急,黎民糠籺窄。飽食復何心?荒哉膏粱客!富豪廚肉臭,戰地骸骨白。寄語惡少年,黃金且休擲!

詩題中的「豎子」,常用意思不是褒義詞,最為大家熟知的是《鴻門宴》里的「豎子不足與謀」,在古漢語中,豎子的意思還有童僕、小子的意思,但一般是對人的蔑稱。我們猜想,合依照老杜的厚朴的性格,在詩中所稱的豎子,很可能是他的兒子宗文兄弟。

詩題中的蒼耳,我們在《說文解字》課程里提到過它,是菊科,蒼耳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它 的總苞具鉤狀的硬刺,常貼附於家畜和人體上(在田野里待過的人大多都熟悉它),故易於散布繁衍,是一種常見的田間雜草,它的果實供藥用,它的樣子如圖:

唐詩閑讀:「富豪廚肉臭,戰地骸骨白」

(蒼耳)

《本草》里說:「卷耳,主療痛寒、風濕周痹、四肢拘攣。」這正對杜甫的病症,杜甫懂醫道,所以他驅趕他的童僕或兒子上山採摘。

詩意分三段。第一段「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猶劇。畦丁告勞苦,無以供日夕。蓬莠猶不焦,野蔬暗泉石。卷耳況療風,童兒且時摘。」秋已分,過了秋分時節了,但是林中的瘴氣依然濃重,杜甫是北方人,他並不喜歡這裡的濕熱天氣,他不止一次地寫到夔州的熱。畦丁:指園丁,應當是指杜甫的僕人。因為這一年秋旱,早晚之間畦蔬不足,食物缺乏,童僕們都說太辛苦,但依然食物不足,所以老杜說「無以供日夕」。蒼耳這種野生的東西反倒不因乾旱而焦枯,甚至還長得很繁盛,因為它們生長在有暗泉石頭縫貼近水源的地方。蒼耳還可以治療風痹,你們要及時去採摘,突出「驅」字。

唐詩閑讀:「富豪廚肉臭,戰地骸骨白」

(夔州風光)

第二段「侵星驅之去,爛熳任遠適。放筐亭午際,洗剝相蒙冪。登床半生熟,下筋還小益。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侵星:星星還在,天沒有亮,所以說「侵」星,天沒有亮,詩人就驅趕童僕們起來上山,爛熳:是無所拘束。任遠適,任憑(童僕們)到遠處去尋找、採摘。放筐,指收工回來,亭午,指正午,早上早早去,到中午天氣太熱,就收工了。仇兆鰲《杜詩詳註》據舊注說:「冪,覆食巾,謂洗其土,剝其毛,以巾覆之」,現在一般認為浦起龍的註解更貼近些:「相蒙冪,乃信手堆放之謂,不必以冪字作覆食巾實用。」相對較正確,杜甫性格里是相對粗朴之人,就算詩心細膩,我們也認為他該不會有那麼「小資」。

唐詩閑讀:「富豪廚肉臭,戰地骸骨白」

(晾中藥)

所謂的登床類似現在我們晾中藥(如上圖),這裡指收拾好放在食盤裡拿上飯桌,而保持它「半生熟」指的是半生半熟,以保留蒼耳的脆脆的口感。下筋還小益,筋指筷子,因為蒼耳畢竟不是主要食物,而是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的野菜,所以是「小益」仇注說因為它還有藥用價值,所以說小益,也能說通。瓜,一般指瓜蔞,也是藥材,主治的正是杜甫患的肺病;薤,一般指薤白,百合科蔥屬植物。地上部分很像韭菜,可作食物,根色白,作藥用,叫薤白,我們看,杜甫的蔬菜里,大多都是具有藥用價值的野菜。把蒼耳雜在薤菜里,古人多用橘皮來調和食味,而且種橘又可以換錢,故李衡有「千頭木奴」的話。庾信詩:「甘橘萬頭奴。」依稀,猶彷彿。把蒼耳比作橘奴,老杜又幽自己一默。

唐詩閑讀:「富豪廚肉臭,戰地骸骨白」

(薤白植株)

第三段「亂世誅求急,黎民糠籺窄。飽食復何心?荒哉膏粱客!富豪廚肉臭,戰地骸骨白。寄語惡少年,黃金且休擲!」所謂的「誅求」,指苛捐雜稅加上各種盤剝。生逢亂世,各種殘酷的剝削非常急迫。「糠籺」指打糧的余料,比粗糧尚且不如,老百姓連糠紇也不夠吃。膏粱:柳芳《氏族論》里說:「三世三公者曰膏粱。這裡指富貴的人。這些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人有什麼心思呢?那些膏粱之徒實在是太荒唐!

下面這裡有兩句:「富豪廚肉臭,戰地骸骨白」,讓我們想起十二年前杜甫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次杜甫沒有分細節寫民情,而是統寫,他只說富家食肉,這是現狀,而戰地暴骨,是尋常易見現象,這比「路有凍死骨」要溫和多了。《杜臆》中說:「擲黃金,謂賭錢者。」杜甫勸那些惡少年們,國家是這樣的情況,你們不要在大白天賭錢了。言下之意:替國家出點力吧!

唐詩閑讀:「富豪廚肉臭,戰地骸骨白」

(古戰場)

杜甫是個「窮年憂黎元」的人,他自己吃薤白雜蒼耳為食,心裡想的依然是老百姓和國家。只是這時,因為年邁,他已經不像年輕時那麼尖銳了,原因是,他已經老邁病殘到不可能再奔戰地去為國殺賊了,他把目光轉向所有有可能為國效力的人,勸誡他們,珍惜時光發奮圖強,老杜不能出力,心裡依然為國著急,他是吃個野菜、服點中藥也能想到家國的人,他就是一個骨子裡操心家國的人。

(【唐詩閑讀】之151,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說文解字》第80課:「葉」這個常見字,你真的認識嗎?
《說文解字》第66課:《紅樓夢》「吹散芰荷紅玉影」,芰是啥?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