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德古拉伯爵的原型:非常喜歡「穿刺」活人,軍事才能為人稱頌
文 | 劉瀛璐
在「吸血鬼之父」愛爾蘭作家布拉姆·斯托克1897年的小說《德古拉》問世之前,吸血鬼的形象是這樣的:「它們皮膚蒼白、牙齒銳利、嘴唇猩紅、指甲很長??它們變化多端,能化為蒼蠅、老鼠和蝙蝠。吸血鬼們最初的面孔陰森而又可怕。」而斯托克筆下的德古拉伯爵,膚色白皙、神情陰鬱、舉止優雅、容顏不老、貴族血統、紳士做派,除此之外,還擁有一座陰森古堡。從德古拉開始,吸血鬼進化成一種超完美生物,卻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特別是他專屬的德古拉城堡,被人們視為吸血鬼文化的歸宿地。
如同為小說中的伯爵古堡找到了現實之地,德古拉伯爵本人也被認為是有原型的,就是在1456年到1462年間統治羅馬尼亞地區的弗拉德三世,人稱「穿刺公」。小說的第18章,從范海辛之口,確認了德古拉和弗拉德是同一人:「他確實應該是那個在土耳其邊境的大河上贏得他的名字反對土耳其人的德古拉人。」不禁讓人將他們聯繫在一起的原因是,弗拉德三世擁有貴族身份、在這片地區聲名廣大以及喜愛使用比幻想中吸血鬼的行為還令人膽戰的酷刑。
1431年,弗拉德三世出生在特蘭西瓦尼亞,接替父親承襲了瓦拉幾亞公爵。對抗奧斯曼帝國,守衛羅馬尼亞。除了驍勇善戰,動不動就喜歡「穿刺」活人的嚴刑手段遠近聞名。1459年,弗拉德三世消滅了瓦拉幾亞境內一些大貴族,開始掌握權力,拒絕向奧斯曼帝國納貢。當奧斯曼帝國遣使來催問供品,他直接將使者活活釘死。傳說中,不光對罪人、戰俘如此,就連對自己國家的貴族、百姓,弗拉德三世也酷愛使用穿刺之刑,將人釘在尖樁上以儆效尤。更有傳說,當時的敵軍奧斯曼土耳其人曾在德古拉城堡前看見兩萬人被插在長矛上任由其腐爛,被這令人作嘔的景象嚇得不戰而退。這一場面,在2014年電影《德古拉元年》中被殘忍復現。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弗拉德三世
在羅馬尼亞當地,其實弗拉德三世的軍事才能和保衛民族的事迹也為人所傳頌,在位期間恢復了因連年戰爭而破壞的社會秩序,還一直致力於發展國家經濟。之所以「穿刺公」的惡名遠揚,相信也是敵方很樂見於歷史將他變成民間故事中邪惡的吸血鬼吧,時間一久,謠言也就變成了真相。弗拉德三世也跟布朗城堡沒有什麼交集,唯一有可能的說法,就是他曾經路過此地在這裡休息了兩三天而已。只不過人們不再認真探求這是否是牽強附會,有趣的故事更吸引人。
弗拉德三世的原型基礎上,德古拉伯爵被塑造成了一位外表俊美的羅馬尼亞民族英雄,領兵出城抗擊來犯的土耳其軍隊。敵軍使出詭計,謊騙德古拉的妻子伊麗莎白,說伯爵已經戰死,伊麗莎白悲痛殉情,凱旋的德古拉伯爵為此撕心裂肺,喝下伊麗莎白的鮮血詛咒上帝,化身不生不死的吸血鬼。《德古拉》便是吸血鬼伯爵尋覓轉世愛人的故事,「跨越時間的瀚海來愛你」的痴情橋段,更是成為此後一眾經典作品的靈感來源。
「愛我就請轉化我」的狂熱追隨,讓吸血鬼成為全新的文化IP,大行其道。從最貼合原著經典的《驚情四百年》,到《夜訪吸血鬼》《暮光之城》《德古拉元年》,吸血鬼代代進化,被賦予愈加豐滿的想像。他們是尋愛四百年的痴情漢,是不吸人血秉持「素食」的暖男,也是懲善揚惡的正義使者。他們的形象年輕貌美、貴族氣度,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和鮮明的個性,從邪惡恐怖進化到了充滿柔情、魅力和力量。回到最初的原點,這一切始於那個陰森的黑夜,破敗不堪的城垛在空中划出一道凹凸不平的曲線,城堡的大門打開,德古拉伯爵手中的燭燈火苗抖動,用奇怪的語調禮貌地對來人說道:「歡迎光臨寒舍!希望你隨意而來,平安而去,在此地留下快樂的回憶。」
※電影《平津戰役》:裝備令人眼前一亮,拿下當年最高票房
※中國人應該憎恨的除了二戰時的日本軍閥,還應該有另一群人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