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期間,北平的傅作義坐擁50萬大軍,為啥卻不南下支援?
抗日戰爭時期面對強大的敵人,國共兩黨再次進行了合作,不過蔣介石卻始終對共產黨保持著戒心,即便是大敵當前國民黨也製造了諸如皖南事變等令人嘆息的摩擦。日本人被趕走之後蔣介石經過一番準備,終於發動了內戰,他想要把共產黨徹底消滅。不過出乎老蔣預料的是,他不但沒有消滅共產黨, 自己反而被趕到了台灣島上!
蔣介石剛剛開戰的時候確實佔據著巨大的優勢,不過他們內部矛盾重重,雖然擁有先進的武器和眾多士兵,卻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解放軍卻是一個擁有嚴明紀律的部隊,面對強大的敵人,解放軍化整為零和國民党進行戰鬥。最後的三大戰役是解放戰爭中最關鍵的戰役了,這三場仗打完了之後,也意味著蔣介石已經回天乏術了。
其實為了應對解放軍的進攻,國民黨也是調兵遣將,蔣介石成立了四個剿總戰略集團,目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優勢兵力消滅華北、東北和徐州的解放軍。三大戰役最先打響的就是東北戰場了,國民黨一開始還能佔據優勢,但是很快便招架不住了。不久之後在徐州解放軍又發動了淮海戰役,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蔣介石非常看重,他甚至把自己的兒子都派上了戰場,不過最後還是沒有能夠挽回頹勢。淮海戰役結束之後,解放軍想要渡過長江已經非常簡單了,號稱天塹的長江此時已經不是障礙了。
相比之下華北的北平的就比較安定了,傅作義當時手下指揮著50萬大軍,而華北方面的解放軍則只有30萬大軍。況且傅作義也是一個驍勇善戰的將軍,曾經打了不少漂亮仗,解放戰爭初期我軍還從他那裡吃過不少虧呢!那麼淮海戰役進行的時候,傅作義為什麼不率領軍隊南下支援呢?
事實上當時我軍也十分擔心傅作義會南下,一旦援軍到了淮海戰場的我軍也就麻煩了。但是傅作義經過再三思考還是決定按兵不動,雖然國民黨看起來是一個穩固的政權,但是內部派系林立。傅作義手握大軍卻不是蔣介石的嫡系,他很害怕自己南下之後,蔣介石趁機把他架空,這樣的事情可不是沒有發生過,對於蔣介石他實在是信不過。
事實上國民黨軍隊的失敗大部分都是指揮上的問題,有時候眼看著友軍被包圍,但是國軍指揮官就是不去救援,理由非常簡單,自己打贏了還好說,要是打輸了部隊的損失算誰的呢,自己的烏紗帽還要不要了?傅作義也是這樣的想法,當年他曾經把陳長捷坑了,後來他發現國民黨大勢已去就宣布起義,還得到了一個起義將軍的美名。
※俄羅斯工資水平不高,卻要比中國人幸福,看了這些分析就知差距了
※中國歷史上的菩薩皇帝,40年不接近女色,最後卻被活活餓死
TAG:阿布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