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寒已過,春節將至,今年春天冷不冷?「倒春寒」會不會出現?

大寒已過,春節將至,今年春天冷不冷?「倒春寒」會不會出現?

大寒已過,春節將至,今年春天冷不冷?「倒春寒」會不會出現?

古時候種地往往是看天吃飯,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非常大,因此人們對天氣變化十分敏感。不過由於當時科技水平有限,對未來的感知全憑經驗,天氣預測便是如此,為此還產生了不少俗語。我們知道俗語的功能之一便是傳遞生產生活方面的經驗,今天筆者便和大家來聊聊天氣預測方面的俗語。

大寒已過,春節將至,今年春天冷不冷?「倒春寒」會不會出現?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來看這句:「大寒在月中,明春冷得凶」,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就是說如果大寒發生在臘月中旬,那麼第二年春天的時氣候將會非常寒冷。顯然古人是通過大寒發生的時間來推斷來年的氣候情況,來得早或晚都會對來年春天的氣候產生影響。

作為二十四節氣里的最後一個,大寒往往發生在每年臘月初期或者是末尾,但也有特殊情況,那就是發生在月中,也就是所謂的「大寒在月中」。按理來說,春節往往是氣溫回升的時候,大地萬物開始復甦。

大寒已過,春節將至,今年春天冷不冷?「倒春寒」會不會出現?

但老一輩人覺得大寒如果在這個時候,那麼會影響來年春天的氣候,很多地方將出現降溫情況。這種反常的情況對農業生產影響非常大,因為很多農作物已經開始發苗生長,如果這時候出現降溫,那麼農作物將會被凍死、比如說小麥、水稻等農作物將抗不過這個春天。

其實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倒春寒」,正如其名字一樣,在春末時會出現寒冷氣候。特點是初春時氣溫回升很快,但是到了後期卻會發生反季節現象,出現明顯的降溫情況。

大寒已過,春節將至,今年春天冷不冷?「倒春寒」會不會出現?

「倒春寒」影響非常大,首先是農業方面,尤其在古代,人們並沒有什麼防護措施,因此遇到這種情況,必然會影響接下來的糧食產量。

還有一點是對於人本身的健康影響,首先一點是氣溫反覆無常,容易使人感冒。其次是春末時很多愛美的小姑娘已經穿上裙子,但這時候如果出現明顯降溫,肯定會對膝關節造成損傷。還有一點是心腦血管病將變得多發,尤其發生在老年人群體中。因此人們對於「倒春寒」這一現象非常忌諱,畢竟其影響是多方面的。

大寒已過,春節將至,今年春天冷不冷?「倒春寒」會不會出現?

大寒已過,春節將至,今年春天到底冷不冷?「倒春寒」會不會出現呢?想必諸位都很關心這個問題,畢竟大寒已經過去了,距離春節也沒有幾天了,大家都想過個好年。今年大寒發生在臘月十五,剛好是月中,如果按照俗語中的意思,那麼來年春天可能必然會「冷得凶」。

大寒已過,春節將至,今年春天冷不冷?「倒春寒」會不會出現?

其實大家也不用擔心,「倒春寒」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當時正處於過渡時期,冬季風轉化為夏季風。所以在這一特殊時期,西北地區的冷空氣會南下與南方的濕冷空氣匯聚,這其實是正常的自然現象。還有一點是當今天氣預測水平已經有了很大提高,如若發生,大家也能夠及時做好預防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天嬌 的精彩文章:

俗語:會生之人生八月,會死之人死臘月,孩子出生時間有講究嗎?
大爺為給孫子買房,拿畫冊鑒寶,稱30斤糧票換的,專家回復8字

TAG:歷史天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