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銘瑄獨裁者F7 RGB 480G固態硬碟測評

銘瑄獨裁者F7 RGB 480G固態硬碟測評

一、前言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DIY電腦領域燈光的地位越來越高,沒幾個RGB裝備都不太好意思曬裝機照了,不過在主板、顯卡、內存、散熱器等產品都開始普及RGB的當下,硬碟有燈的卻並不多,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款固態就是針對這個細分領域的一款產品——銘瑄獨裁者F7

二、開箱

為了避免拿到所謂的送測產品,經過與銘瑄方面的交涉後,我們這次的送測方式也做出了一些調整,送測產品是由我們自行購買的,銘瑄方面則憑我們的購買憑證給我們報銷購買費用,這樣的送測顯然更能反映市售產品的具體情況。

物流包裝內不但有固態硬碟,商家還贈送了一條SATA線、更換工具以及一個帶銘瑄LOGO的手機指環。

包裝的正面已經可以看到這塊硬碟的大體樣貌了,整個包裝的主體色調依舊銘瑄綠,右下角標明了產品容量以及自己支持RGB燈光的事實。

包裝的背面交代了一些產品的技術細節,包括了主控技術、顆粒情況、燈光效果說明,另外也提到了保修為三年。

開箱後可以看到內部並沒有太多花哨的東西,硬碟本身用靜電袋包裹完好,除此以外就是一張使用說明以及四顆配套螺絲。

螺絲方面倒是比較意外,居然送的是沉頭螺絲,可以的很講究。

廢話不多說我們還是來看看硬碟吧,盤體依舊是2.5寸規格大小,但是正面稜角分明的造型與常見的SSD就有著很大的區別, 一個Y形凸起加兩側的銀色雙眼塗裝完美的塑造出了一個身披盔甲的獨裁者形象。為了配合這種這種中世紀獨裁者形象,左下角的銘瑄LOGO都進行了相應的風格化處理。

正面臉頰兩側有兩根乳白色的亞克力導光條,這應該是這款硬碟的發光區域了,另外從產品宣傳圖中看眼睛位置應該也是會亮的,不過我看其表面有銀漆覆蓋,具體情況還需要後面通電後再來驗證。

另外固態正面的四周還採用了CNC高光倒角處理,進一步提升了產品顏值

另外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這款產品由於其獨特的外形設計,最終厚度方面相比於常規的2.5寸盤有著很大的不同,實測最厚處為13.9mm左右,常規台式機用戶可能無需擔憂,但是ITX平台玩家或者是筆記本用戶可能需要注意這個參數,以免發生兼容性問題。

三、產品拆解與顆粒狀況

這這塊固態的拆解還是比較方便的,擰下易損帖下的螺絲後用撬棒即可輕打開拆下後首先看到的是及其「豪華」的LED整列,左右四列整整用了40顆RGB燈珠,如此密集的RGB光源排列,相比後期燈光效果也不會差。

整套燈光系統由三顆聚積MBI5124驅動,另外右側還有一枚無標IC疑似是其控制晶元,說不定後期可以軟體控制

PCB板採用四顆螺絲固定在硬碟盒內,拆下後可以看到背面的情況,關於硬碟用途的所有原件基本都在這一面,另外可能是銘瑄對其溫度控制比較自信,所以我也沒有見到任何導熱硅脂的存在,四顆快閃記憶體顆粒外加一顆主控就是其主要IC的全部,沒錯這又是一個無緩存方案的固態。

主控方面銘瑄採用了一顆來自慧榮的SM2258XT,這顆主控採用四通道設計,不支持外置緩存,但是性能穩定。

由於其對顆粒的適配性極廣,所以這顆主控在SATA固態中出鏡率極高,不少NAND大廠也會採購這款主控,SM2258XT具備平衡演算法,可以均衡的對區塊進行寫入/擦除,更具慧榮官方介紹可以將TLC顆粒的平均壽命提高三倍。

快閃記憶體顆粒方面銘瑄獨裁者480G的版本使用的是來自閃迪的顆粒,編號05139,產地為馬來西亞,該顆粒屬於3D NAND,在西部數據藍盤3D中也有使用(閃迪目前屬於西部數據旗下)

四、性能測試

首先還是先打開CDI看,首先需要交代的是這款固態的溫度信息我們並不能查到,但是大多數硬碟無法看到的讀取寫入量卻可以正常顯示,從通電情況以及通電時間看這塊盤是全新的並不存在疑問。

跑分方面首先還是祭出大家都熟知的AS SSD,1G數據量測試成績接近900分,性能接近主流水平,在10G數據量的測試下也沒有出現特別明顯的下滑,成績依然能有接近800分的表現,看來其SLC CACHE容量還挺大的

接著再看看CDM測試, 1G下測試可以看出其順序讀寫速度尚可,不過4K讀取略差,僅有40M/S不到,當然這也是很多TLC固態比較弱勢的方面,另外數據量上除了常見的1GIB之外我還選擇了最大的32GIB,結果意外的是其順序讀取居然還能高達466M/S,看來有必要好好測一下其模擬SLC的區域大小了。

為了測試SLC CACHE大小我特地準備了一個高大176G的壓縮文件包

寫入中。。。。。直到120G後依然是頂著主控的滿速在跑,看來大概率是採用的全盤模擬SLC方案了

最終可以看到在寫入167G後速度開始下降,看來獨裁者採用的是TLC全盤模擬SLC運行無疑。

當單次寫入超過全盤三分之一時,寫入速度會下降的特別厲害,此時僅為70M/s左右,老實講這個表現還是挺差的,不過這個價位的固態都沒有緩存,掉速也是正常的。當然如果你給2258XT一些垃圾回收時間的話SLC狀態還會回來,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寫入放大增大等一系列的問題。

下面4張圖是盤內存在200G文件以後其寫入放大增量的情況,可以看到一開始其寫入放大非常好看僅為0.44,但是那是因為之前的測試中基本都是空盤寫入,但在臟盤下可以通過增量計算增量的放大倍數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增加,另外我相信這個增加趨勢會隨著剩餘空間的變小越來越明顯。

談一下全盤模擬SLC吧,其實這項技術的誕生初衷是非常正向的,讓快閃記憶體顆粒可以以更高的速度模式運行,並且此時還能極大的降低寫入放大延長壽命,但是這一切的美好狀態只會維持在容量使用到三分之一之前(MLC顆粒的話可以維持在二分之一之前),隨著使用容量超過這個限制之後,其帶來的負面效果也不少,劇增的寫入放大不但不會延長其壽命,反而會讓固態不堪重負,並且這種現象會隨著剩餘容量的變小,變得越來越嚴重,所以全盤模擬SLC是一把雙刃劍,就看用戶怎麼用了。

五、上機效果

這款固態靜態顏值方面已經是挺不錯的了,上機燈光點亮後也有著不錯的動態效果,但是比較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們無法對其燈光效果進行任何干預,它永遠都是以流光 閃爍的模式運作這,最要命的是我的這套華碩還跟不上他的速度,假同步都比較難以實現,這裡我也希望銘瑄可以及時的適配各大廠商的燈光系統。

不過說到同步其實銘瑄自己也可以著手開發自己的同步軟體了,雖然是一個二線品牌,但是細細一想銘瑄從主板到顯卡再到內存都已經有了布局規劃,並且燈光方面也均有涉及,那麼此時出一套同步軟體,讓自家的燈管系統系統生態化,這顯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總結

這款固態產品是一款比較特殊的產品,其主要面對的用戶群體,就是對燈光有一定需求預算又不充足的玩家,雖然其RGB系統暫時無法同步,但是均光效果與視覺效果都很出色,另外性能方面,這塊硬碟日常使用下只要不是當做主力盤去裝系統,性能也是夠用的,尤其是在面對大文件寫入時其全盤模擬SLC反而還是個加分項目,當然容量佔比過高後全盤模擬SLC的問題也確實需要正視,不過反觀同價位的固態產品都多多少少有類似的問題,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也不是銘瑄的問題,最後如果價格真的給力,我讓出100G不用又何妨呢?我的觀點還是那樣,全盤模擬SLC是一把雙刃劍,到底如何還需要具體用戶具體分析。

喜歡可以點個好看

當然也可以關注B站@翼王,@我家智天用win8或微博@漸縝JZ,@DDAA1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腦吧評測室 的精彩文章:

第321期:雙12配置推薦(上)/5000元及以下
第342期:甭管是什麼主機,盤它!

TAG:腦吧評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