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這部國產劇:錢不拿來請明星都做古董去了
如今的電視劇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才能被稱為「良心製作」呢?
當大筆的經費都給到了所謂的「流量明星」;當台詞都可以不需要準備,配音即可;甚至連演員本人都不用到場,後期靠摳圖上鏡……像《古董局中局》這種不請所謂的「流量明星」當男女主角,卻把大筆經費都花在做道具上的奇葩製作,真的可謂是「良心製作」了。
而且為了符合古董的主題,這些道具都有所本。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到底它的道具和本尊夠不夠像?
隨身攜帶的國寶:父辛爵
為啥「父辛爵」要放在第一項呢?
因為黃煙煙隨身攜帶啊。就連許願都吐槽:沒想到你會把「國寶」隨身帶著。
這是啥家庭啊?家裡有礦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劇中的父辛爵,是根據國家一級文物陝西出土的西周父辛爵為原型製作的,不過其實父辛爵這種文物,早在商朝就有了。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爵是一種傳統普遍的酒器,前有流(傾酒的流槽),後有尾,中有杯,一側有鋬,下有三足,杯口有二柱,是標準形狀。
商代| 父辛爵| 山東省桓台博物館藏
至於「父辛」二字,商朝以以天干記日,以十日為一個循環,這十日分別用甲,乙,丙,丁表現,是表示不同天中對太陽的敬稱,相當神聖,所以商人也拿來取名,「辛」字代表的是人名,可能此人是在辛日當天出生。
不過劇中的父辛爵,是根據陝西出土的西周時代的父辛爵製作的。流線型的外觀,裝飾垂冠鳳紋,屬國家一級文物。根據劇組說法:這個比較漂亮,做出來的效果更好。
西周父辛爵|陝西扶風庄白出土|陝西周原博物館藏
父辛爵上面的銘文拓片,可以看大清楚的父辛二字
看一下對照圖,嗯,真的造型挺美的。
左邊是劇中出現的道具父辛爵,右邊是出土的西周父辛爵| @壹加傳媒提供
飯鍋也是會逆襲的:殷墟三足鼎
《古董局中局》里,許願一行人跑去鄭家門口,自己拿出父辛爵,要他們拿出可以對應的真貨。
結果鄭家拿出的第一項是殷墟三足鼎。嗯,可能是看到喝酒的,所以拿了個吃飯的出來。
鼎,可以說是古代的煮鍋兼飯盒的兩用一體小家居,一般形狀是圓形的,偶爾也有方形的,差異在於圓形的鼎身下面有三隻腳,方形的下面有四隻腳。
為何鼎會長出腳,因為古代煮飯是燒柴的,總要在下面留個可以生火加熱的空間。
隨著時代變化,古人也忽然明白吃飯嘛,總要點儀式感的道理,鼎也從實用功能轉變成禮儀功能。
因此,從商代開始改用青銅做鼎,在表面裝飾各種華麗的饕餮紋、蟠龍紋等等。其中殷墟婦好墓挖到各種風格的三足圓鼎。所以一般口頭講"殷墟三足鼎",一般指婦好墓考古出來的那批國寶。
殷商婦好墓出土鳥足銅鼎| 安陽殷墟博物館藏
在周代,飯鍋的儀式感更一步強化,產生了"列鼎制度",鼎的大小、數量和陳列方式成為社會等級的一種象徵,用以"名貴賤、辨等列"。
根據周代墓葬考古發掘中出土的青銅鼎分析,鼎的出土數量吻合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的規定,而且鼎的尺寸也越來越大。但隨著周代國勢的衰微,東周時的各諸侯國沒一個聽話的,自己鑄造巨型大鼎不說,還覬覦只屬於周天子的天子九鼎。
比如秦武王贏盪(沒罵人,就這個發音)就曾經發兵攻入周天子的首都,說要把九鼎拿出來玩玩。在周天子力勸不可的情況下,贏盪與大力士比賽舉「龍紋赤鼎」,看誰堅持得的久,結果一個不小心,這個重大幾百斤的大飯鍋落下來,砸到了王的膝蓋.然後就……
作為第一個被飯鍋逆襲成功的君主,秦武王,卒。
劇中的殷墟三足鼎本來讓小編很緊張,怕找不到原型,畢竟婦好墓出土的煮飯鍋太多了,圓的方的都有,不過我還是一眼就找到了:婦好鳥足銅鼎。
你們看看,那個鳥腿做的可真精緻阿。
不過不是我說啊,殷墟三足鼎這種國寶級別的東西,隨意就出現在河南一家古董店,不怕被查水表嗎?難怪葯公子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女王的鏡子就是霸氣:海獸葡萄鏡
海獸葡萄紋鏡道具劇照| 壹加傳媒提供
如果有一面梳妝用的鏡子,上面裝飾的不是花朵、蕾絲、柔軟的小動物,而是各種大怪獸。你能相信這是女生用的嗎?
《古董局中局》就有這麼一面鏡子,許願從付貴身上取得半面銅鏡,如果能找到另一面,也許能夠解開爺爺的死亡之謎。
劇中的鏡子雖然裂為兩半,但工藝十分精湛,仿造的是唐代的「海獸葡萄鏡」。
左邊是《古董局中局》的道具劇照,右邊是陝歷博收藏的海獸葡萄鏡,這根本就是同一面吧!?
首先要解釋的是,唐代銅鏡甚為流行,唐高宗一個直男,生日的時候要求大臣不要送他槍或樂高,送他一面鏡子。當然,他也會用鏡子回送大臣。
考慮到那個年代皇上也會送大臣口紅,不由得要說,唐代的男人精緻起來,真是沒女人的事了。
不過,真正展現霸氣的鏡子,可不是唐玄宗那點小品位及得上的。
唐代最好的鏡子,體現唐代造鏡工藝之極致的,只有「海獸葡萄鏡」。人家鏡子雕刻的是祥瑞圖案和柔軟的紋飾,只有這個人要求她的鏡子刻上纏繞糾纏的葡萄紋和怪獸圖案。
這個人就是中國唯一的女王:武則天!
這種鏡子的裝飾圖案,以怪獸浮雕和葡萄藤曼為主,視覺構圖呈同心圓,由中心向外圍鋪,中間一環環點綴著神獸、雀鳥、蜂蝶和花草圖案,形成了一種視覺上流動的韻律,非常華麗。
唐海獸葡萄紋鏡|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同時結合動植物的構圖,具有剛柔並濟、動靜結合的風格,銅鏡紋飾由拘謹板滯逐步發展到自由奔放,由繁亂紛雜轉為清鮮優雅,整個畫麵線條繁複,呈現盛唐富麗堂皇的氣象。
唐海獸葡萄鏡|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這麼壯闊張揚的圖案,卻只在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流行,後來就從歷史舞台上消失了,至今無法讓人不解。
試著用女生的想法思考一下武則天的小心思,應該是種:"哼,我發明的鏡子就是我的,你們誰都不準用"的感覺吧。
佳人嫣然一笑:鴻雁香熏
左邊是劇中的鴻雁香熏道具圖 ,右邊是國博藏的鎏金銀香囊 | 壹加傳媒提供
許願等人在河南和鄭家鬥口後,鄭家表示認輸,拿出寶貝"鴻雁香熏"結束這回合,請求明日再戰。
這個香熏惹的喬美人嫣然一笑,一直放手上把玩。
眼尖的一看,這可不得了,這個鴻雁香熏也是國寶啊,是陝西何家村出土的國寶。
這個香囊為何特別?它由兩個半圓形組成,打開外殼,在球體下部設有兩層同心圓機環,盛香料的半球形金香盂就安放在內層機環上。外殼、機環、香盂之間,用銀質鉚釘鉚接,可以自由轉動。
精巧的設計,使得無論如何轉動外殼,在機環和香盂重力的雙重作用下,香盂都始終保持水平向上的姿態,裡面的香料不會撒落出來,香氣也能均勻散播。
這種香盂保持平衡的原理,類似於航海中所用到的陀螺儀。隨著海浪的顛簸,船體也不停晃動,用來指示方向的羅盤必須保持水平狀態才能準確無誤,陀螺羅盤則可以實現這一點。
但是,在唐朝將陀螺儀原理應用到製作香囊後,過了數百年,歐洲才將陀螺儀技術應用於航海,可見當時唐代的科技工藝有多發達。
這種高科技香囊,唐代只有上流社會的貴族才能夠擁有。安史之亂時,唐玄宗被迫在逃亡的路上賜死楊貴妃,並草草將她埋葬。一年多後,玄宗回到長安,密令高力士挖墳改葬。據說,那時的楊貴妃雖肌膚已腐壞,而香囊仍在,如果她佩戴是這類金屬香囊,其實就好解釋了。
因為現代出土的金屬香囊可是穿越了一千七百年都還完好無損啊。不過這應該也是國寶級的文物,隨便拿在手上玩好嗎?不怕被人報警抓走阿?
說實話,劇組仿製的這些道具要是拿到市面上,真的有可能會被不懂行的人當古董買走。
為了防止上當受騙,大家可要好好地看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