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楞嚴經》參習222

「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楞嚴經》參習222

「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楞嚴經》參習222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參習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三遍)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複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

我們看看底下經文,佛如何來解釋這兩個問題,佛再叫著阿難:

【阿難。若複眼根生色相者。】

這都是假設的,如果說是眼根生色相。

【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誰明空質。空亦如是。】

前面這兩句意思是說,假如是你的眼根能夠生出祇陀林外這些色相,這些林木、水池等等;換句話說,眼能夠生色相,色相就屬於眼所生的。我們先要把這個大前提搞清楚。次二句意思是說,你的眼睛要是見到虛空的時候,我們不看外面的花園,我們看虛空,虛空裡面沒有色相;換句話說,那個色相就應該銷滅才對。眼要是不見,色相就沒有了;眼見它,色相就生起來,應該是這個情形才對。如果我們所生的色相銷滅了,能生的見性當然也不存在。為什麼?因為見相兩分是相對而生的。這個如果我們用在眼識對色相,確實是如此。底下四句說,色性既然銷滅了,色相也沒有了,這個時候縱然說你有見,有什麼顯發你的見性?『色相既無,誰明空質』。你現在見到空,誰見到的?空也不能夠自己顯發它的空性,也必須藉色法才能夠明顯。這個意思就說,色相既然沒有了,那個空也不應該有所顯發。末後這一句,『空亦如是』,意思是說,如果說眼可以生空相,你要說眼生空相,以前面這個比例也很難成立。

這一段文字不多,意思看起來好像很淺,實際上相當的深,要把這個深意很清楚明白的說出來,的確也不是容易事情。因為這裡面確實有很高深的理論、複雜的事相,龍樹菩薩在《中論》裡面給我們說過四句偈,「諸法不自生」,自己不能生自己。「亦不從他生」,自己不能生自己,他能夠生自嗎?他也不能。如果說他能生自,那他是誰生的?我們就要問上帝是誰造的?佛給我們講不從他生。也不是共生,這自他共生也不是,也不是說無因而生的。這個偈子是這麼念的,「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我們要是聽了這四句話,也不好懂。如果我們要舉個例子,實際上此處經上就是舉這些例子,不過它這些例子不太好懂,拐彎抹角,牽涉到許多學理,如果我們在佛法上沒有相當的基礎,看不懂;如果在性相兩宗有相當的底子,那一看就明了,就沒有問題。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眼睛長了毛病,看到虛空當中的空花,或者我們晚上看到燈、點燃的蠟燭上面有個圓影,眼睛長了毛病看到圓影,凡是害過眼病的人都有這個經驗。我們就拿這個圓影來仔細研究,你看看與這四句話相應不相應?那個燈上圓影、空中之花,豈不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嗎?最後結論告訴你,無生,生即無生。

如果能從這裡一下恍然大悟,悟到十法界依正莊嚴跟空花、圓影完全相同,你就證無生法忍。曉得一切萬法,我們自己的自身、十法界依正莊嚴,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所以叫一切法不生。一切法既然不生,哪有滅?要是果然入這個境界,不但六道輪迴沒有了,連界外的變易生死也沒有了,真叫一了百了。到這個時候呈現的是什麼境界?《華嚴經》裡面講的一真法界,凈土裡面講的常寂光凈土。常寂光在哪裡?就是我們眼前。悟了就是常寂光,迷了就是我們現在這痛苦的世界;悟了就是一真,迷了才叫十法界。不是外面境界相有什麼改變,是你迷悟不同,就如虛空的空花、燈上的圓影,不是空花、圓影有所改變,是你自己迷悟之後感受不相同。要是從這淺顯的事相裡面能夠得到一點消息,《楞嚴經》裡面四科七大的經文就不難懂。不但不難懂,而且句句其味無窮,也就是說你能看出苗頭,這是開經偈裡面講「如來真實義」。

再看底下一段,前面是講眼生色塵、色相,這一段再看看是不是色生眼見?

【若複色塵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色。】

這是假設說,如果我們的見性是因為色相而生的,那我們的見性就屬於色。果然是這種情形的話,佛就說,你眼觀空的時候觀空不是色,所以說『觀空非色』。這個時候你的見性當然也隨色相『銷亡』,因為色能夠『生眼見』,離開色你的眼見也就沒有了。見既然銷亡,那你見空、見色的是什麼?所以佛在此說,『亡則都無,誰明空色』,到底誰在見?在此我們應當要曉得,所謂「根塵識三,猶如交蘆」,這是說的有為法。佛在此,大前提已經給我們道破,所以第一句話我們要特別注意它,「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本是什麼東西?本體,今天哲學裡面講的本體,眼見的本體、色相的本體。在佛法裡面它不叫本體,叫做本性,能見的是見性,所見的色叫色性,講見性、講色性這是講本體。如果講眼識、講色塵那是有為法,那是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是不錯,如果要就它的體性上來說,它是真實的。正如同所謂「以金作器」,金是本體,器就好比是眼識與色塵,它是隨緣在那裡變的。你喜歡要個什麼,你就可以把它做成什麼,可是它的體不變,體總是金之體。體不變,相隨著在那裡變,相是虛妄的,體是真實的,這個地方叫我們就在妄相上要認識真實之體。

我們要清楚,色不生眼,就是色性不生見性,見性常自寂滅,清凈寂滅,這個道理在前面十番顯見就說清楚了。但是特別要注意,這個地方講見性,絕不是講眼識,或者是五俱起意識。五俱起是什麼東西?五種,「俱」是同時起作用,這五種是什麼?阿賴耶的三細相,無明業相、轉相、境界相,轉相就是見分,境界相就是相分,再加上末那識、第六意識,是這五種。我們前面這五識,眼耳鼻舌身,在境界上起作用,這五個統統跟它同時起作用,這叫五俱起意識。我們現在這個地方不是講五俱起意識,為什麼?因為五俱起意識是生滅法,那不是本。那個東西確實是色法與心法相對的,一個有,二邊就有;一邊沒有,二邊都沒有了。可是我們講到見性那就不一樣,譬如眼識要九緣生,它是因緣生法;見性是獨立的,它不需要藉任何的因緣,所謂是「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我們要在這裡面體會到這是真的。

我們眼睛見就是能見,見得清清楚楚,這是見性見;如果在見性見色性這裡面動了一個妄念,這個念頭一動,五俱起意識就生出境緣。譬如我們舉出毛巾,大家見了沒有?見了,這個見是你見性見。見了什麼?見了毛巾,毛巾就是五俱起意識的見。為什麼?落在假名假相裡頭去了,假的。離開五俱起意識,就是禪宗裡面常講的離心意識,五俱起意識就是心意識。你看,阿賴耶的三細相這是心,末那是意,第六意識是識。我們六根在六塵上起作用的時候,如果不用心意識,就是不用五俱起意識,這個時候就是你的真心用事,在我們念佛人講一心用事,一心。五俱起意識一進去之後,那就三心二意,把事實真相攪和,迷惑顛倒。五俱起意識用事的時間是有間斷、斷斷續續的,我們的真心用事是永遠不斷,所以叫常住真心、不生不滅,而且這個心是清凈寂滅,見得真、聽得也真,沒有一樣不真實,這裡頭沒有虛妄。這個地方只要你用的是六根的根性,外面六塵的塵性,眼見的是色性、耳聞的是聲性。像經文後面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他用聞性聞的是聲性,這叫明心見性,所以見性成佛,外面六塵境界是什麼樣子?也是清凈寂滅相。所以眼也不生色,色的本體、色的本性也是清凈寂滅相。我們讀《仁王經》,《仁王經》裡面講五忍菩薩,最高的位次就是寂滅忍,寂滅忍還在無生忍之上。我們通常講無生忍,就是前面用《中觀》四句偈,你果然入了這個境界,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要是入這個境界,我們一般講七地菩薩是這個境界。或者我們再說得方便一點,上品的無生忍是九地菩薩,中品是八地菩薩,下品是七地菩薩;換句話說,最低限度也是七地菩薩。因為寂滅忍,下品的寂滅忍是十地菩薩,中品的寂滅忍是等覺,上品的是如來果地。

到法雲地才證到什麼?看到一切境界相都是清凈寂滅相,他看到的是實相。我們看到的是妄相,我們現在不要說寂滅忍沒有,無生也沒見到,我們看現前一切法統是生滅法,哪裡曉得外面境界相是不生不滅的。為什麼我們會看錯?因為我們用的是生滅心,所以見的就是生滅法。假如用的是不生不滅的心,看到外面境界相就是不生不滅的相,真實的,相隨心轉,而不是心隨相轉。相隨心轉,這說的是真實話,千真萬確的事實;心隨境轉,這個話是方便話,不是真實的,有沒有這個事情?有,這是迷的境界裡頭,不是事實。佛法里也有所謂「心生法,法生心」,法生心就是心隨法轉,心隨境界轉。所以事實的真相,我們要理解。永明延壽大師在《宗鏡錄》裡頭告訴我們說,「心外無有一毫釐法」,這句話說的跟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的「本來無一物」,意思完全相同。六祖說「本來無一物」,永明大師說「心外無有一毫釐法」,什麼都沒有,一毫一厘都沒有,心外沒有。

可見得這一切法全是心性自己變現出來的。雖然是變現出來的,但是它的真實狀況,佛在經里給我們說,「各各不相知,各各不相到」。所以說無法可相知、相到,為什麼?這就是說的一,心是一、法也是一。如果有二,二就有相知、就有相到,一裡面找不到相知、相到。一裡面沒有生滅,二才有生滅;一裡頭沒有往來,二才有往來。我們念《心經》,天天念,「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些話說的就是萬法歸一,唯有一的境界才是這個境界。如果一切法要是二、不是一的話,那《心經》上句句都講不通。如果不是一,《華嚴》裡頭「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它怎麼同法?二沒法子相同,唯有一才相同,所以《華嚴》到最後,證到究竟處叫一真法界。我們特別注意這個一,唯有一是真實的,可見得二就不是真實。

【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幾句是總結眼色處無自性。所謂無處所者,就是指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沒有一定的住處,這是說它『無處所』。『二處虛妄』,實際上就是指它的體性也沒有,根塵識是相對而生的。這一段的意思是比較深一點,它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實相。眾生因為不能夠如實了知一切事理的實相,這就叫做起惑,佛法裡面講迷惑。因為迷,所以才有妄動,這才有造作,造作如果與理性相違背,在佛法的名詞就叫做業障,業是事業,也就是造作,所謂障是障礙了見性。佛法終極的目標就是見性,性是什麼?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實相。禪宗叫明心見性,《般若經》裡面常說諸法實相,《華嚴》裡面講一真法界,其實是同樣的境界,是一樣的意思,這是佛法修學終極求證的目標。佛在楞嚴會上這一大段經文,這是有相當之長,四科七大一共是五個段落。五個段落,前面我們曾經講過五陰六入,此處這是第三個段落講到十二處,後面還有兩大段就是十八界與七大。五個層次的說法,我們要清楚它是說一樁事情,一樁事情為什麼要五次的來說?我們世間講是一而三、三而四,佛在此是四而五,其目的是叫我們開悟。如果要是不悟,不要說是說五次,說五百次、五千次都不多!悟了以後就不必再說,如果再說那就叫累贅,所以終極的目標是叫我們開悟。

佛法的修學在期限上來講沒有長短,不是像我們世間修學它有期限,小學有六年、中學有六年、大學有四年,給你定上期限。佛法沒有期限,而是叫你開悟就是圓滿,如果沒悟,就是永久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開悟這就畢業了。有人很短的時間就開悟,有些人真正是三大阿僧祇劫還開不了悟,所以,要問學佛究竟要用多少時間,這沒有一定的。我們讀《六祖壇經》,六祖大師他大概不到兩個鐘點就開悟了,這是我們在中國歷史上所見到的最快的一位;其餘的我們看到是一年、二年、三年開悟的有,有幾個;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開悟的,這個人數就相當之多,在《禪宗語錄》、《高僧傳》裡面總有幾千人。一生不能開悟的,這個數量太多了,原因在什麼地方?原因實在說沒有找到門道。好像入門,他沒找到門,所以他沒有法子入門;如果要是找到門,那就有入門的希望。

實際上門在什麼地方?門太多了,佛法裡面講無量法門,此處所說的四科七大一共就是二十五門。這二十五門是講的綱領,所以佛說這二十五門,第一門入不進去還有第二門,二門入不進去還有第三門,二十五門都入不進去,從頭再來,一遍一遍的薰修。要是明白這個意思,就曉得佛所說的一切法門並沒有重複也不雷同,但是它確是一個目標、一個方向。中下程度的人,在佛法裡面講根性,中下根性的人,往往我們要有相當長的時間來薰習、來陶練,而後才能夠找到門道、門徑、道路。學佛如果不懂這點意思,讀佛經免不了就枯燥無味,尤其佛經比世間書籍難懂的地方就是它是意在言外,我們要從文字裡面去求它的意思就很難了。《楞嚴》稍微還好一點,為什麼?直接講理。如果讀《華嚴》、讀《法華》,佛在裡面講許多的比喻,那真是字字句句都含著有很殊勝、微妙的意思,可是要從文字以外去體會,字裡行間是很不容易體會到的,真正是弦外有音,奇特。

從這節經文裡面,這節是眼色處的總結,前面已經說明了,所以佛在此做一個結論,告訴我們眼根與色塵的處所也是虛妄的,「二處虛妄」。為什麼?色性之體不可得,眼根之體也不可得,可見得它是無自性的,無自性就是沒有自體。有沒有這些事?有,這些事叫因緣生法。要知道,凡是因緣所生法它就沒有自體;換句話說,沒有自體就是虛妄的,不是實在的。所以我們了解這個真相,了解真相這就能夠得正知見,就是對於眼色處你有個正確的看法,不至於看錯了,我們佛法裡面常講的正知正見,這是非常難得的。知見不正,換句話說,就是所謂邪知邪見,是一種錯誤的知見。

佛法的修學,大家都知道有大小乘。小乘法就是偏重在事相上的修學,在事上的修學;大乘佛法重在知見,這是不相同的。小乘的目標是以定為主,雖然修慧,還是以定為主,小乘到阿羅漢果是最高地位,他所成就的是九次第定。大乘人修行是以開智慧為主,所以大乘講一切種智,它是以智為主,不是以定為主,縱然修定還是在慧,這是大小乘不相同的地方。唯有大乘人才能夠入佛知見,這是佛法裡面的究竟法,也就是像佛在《法華經》裡面講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個意思在此處。這些可以說是在佛法裡頭很重要的修學原則,這個地方也不例外,告訴我們這個兩處是相對而生的。由於一切眾生不曉得事實的真相,把我們眼根也執著認為是真的能見,如果去問問:你能見,能見的是誰?能見是眼,哪一個人不執著眼能見?眼是不是真的能見?這裡頭很有問題,深入一追究,問題就出來了;如果不追究,含含糊糊的好像是有這麼回事情。色塵真的是我們所見嗎?真有這個東西嗎?這裡面有許多的問題。

從唯識上來說,我們眼見色,唯識是不講第一義,這講的是第二義,單單講見色,我們眼是不是真的見色?沒有。眼根就像照相機的鏡頭一樣,是把外面的色相照在裡面,由於眼識造成一個相、一個畫面,這個畫面跟外面的畫面完全一樣。我們知道,眼識是不分別的,我們讀唯識,曉得前五識也有相應的心所,更有相應的煩惱心所。實際上前五識哪裡會有相應的心所?唯識學裡頭說得很清楚,這些相應心所是被拐帶的,被第六識、第七識連帶而生,不像第六、第七的心所是直接的,前五識它的心所起作用是被牽連的。能夠分別一切色相是第六識,不是眼識,所以眼識只有了別,而沒有分別,分別色相的好醜、善惡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不是分別我們外面色相?沒有。第六意識就好像現在的無線電傳播一樣,將眼識的畫面傳播到第六識,於是第六識又起了個相分。心心所都有四分,各有各的見分,各有各的相分。第六意識把畫面傳過去,貪心所這個畫面每個心所都接觸,但是哪個心所會跟它起作用,這個心所它的力量就特彆強,就是它貪愛了。貪愛,二十六個煩惱裡面貪心所貪愛,貪心所於是又從第六意識的畫面接收過去,它自己又造出一個畫面。要是真正懂這個道理,與外面境界簡直不相干,簡直叫胡鬧!所以佛給我們說,迷惑顛倒。眼色處情形是這樣的,下面五處都是一樣,沒有一樣是例外。唯識說得精細,把這些詳細情形一樣一樣給我們仔細說明。但是在楞嚴會上,就不是那樣的細說,因為《楞嚴經》在佛法裡面它是一部相當高深也是重要的一部經典,它不是屬於初學的。譬如唯識裡面《百法明門》那是初學,在初學的時候已經把這些事情跟你講清楚,所以在這些經典裡頭不必要再那麼詳細的說明,一提大家都曉得。

這是叫我們認識見色聞聲以及心裡起種種感受,實際上這些情狀、過程是非常的複雜。這還沒有說到體性,如果說到體性完全是虛妄的,所以大經裡面常常把這些現象比作空花、比作燈上的圓影。《金剛經》上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拿這個東西來做比喻。一切有為法是哪些?世出世間一切法可以說都是有為法。如果要是讀百法,百法前面九十四種都是有為法,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全是有為法。佛說有為法皆是夢幻泡影,不是實在的,何止二處虛妄,這九十四處統統是虛妄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我們要是執著因緣,因緣裡頭找不到;執著自然,自然裡頭也沒有,這是說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但是,虛妄之相從哪裡來的?是從真性當中來的。妄是依真起的,迷是依悟起的,正如同《起信論》裡面講不覺是依覺而起的,這要很細心去體會。因為妄是依真而起,所以就相上來說它是虛妄的,就性上來說它是真實的,所以在一乘教義裡面給我們講真妄不二、性相一如。如果對這個意思我們一下還不容易會通,實際上從夢幻泡影的比喻也能夠想得到。古人還有個比喻比較淺顯,容易體會,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把金比作真性,把金器比作妄相。我們用黃金可以造成千成萬不相同的樣子,做出很多花樣來,花樣是隨時可以變化的,所以這些花樣是虛妄的,但是金是真實的。這個比喻沒有法子比到恰到好處,只能比個彷彿,希望從這個彷彿的意思,能夠悟入實相。

說到性相不二,我們用唯識的話來講就很容易明了,見分、相分是同出於自證分,在此我們講的色相是指相分,眼見是講見分,見相都是從自證分出生的,可見得見相同源,同是一體。經上常講理智一如,如如理與如如智是一不是二,所以才說明「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佛在前面跟我們說過,在綱領上給我們提過「俱無處所」,這總綱上有這麼一句話,在此又給我們說出「二處虛妄」,我們要從這些言語文字當中去體會妙真如性。佛這個說法,是用一種所謂烘雲托月的方法來顯示出來,言外有音,言外有意思我們要能夠體會,這個意思就是叫我們體會妙真如性。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附註:

依據文獻資料——

◎ 交光大師《楞嚴經正脈科會》

◎ 圓瑛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 凈空法師《楞嚴經正脈科會》講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最上乘之妙法——《金剛經》研習(61)
念佛人要發大心——《金剛經》研習(59)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