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開坦克與開汽車有何不同?

開坦克與開汽車有何不同?

本文根據老坦克駕駛員口述整理,非本作者原創作品。謹以此文向老一輩坦克駕駛員致敬。

我們所說的坦克特種駕駛是坦克特種條件駕駛的簡稱,通常包括上下鐵路平車駕駛、山地駕駛、水上駕駛、沙漠地駕駛等科目。由於受部隊駐地周圍環境條件的限制,我們每年的特種條件駕駛訓練,都要到距離北京約100km的某地區進行。那可真是一個特種條件駕駛訓練的好去處:方圓不過幾十里,既有莽莽綿延的群山,又有波光粼粼的水庫,尤其令人讚歎不絕的是平地里突然拔起的金色沙丘…

初冬的一天,我們駕駛坦克來到了部隊駐地附近的一個火車站,進行坦克裝載,準備用「鐵路輸送」的方法姆坦克運送到訓練地區附近。

大家都知道,用火車運送坦克時,坦克和火車的方向必須一致,否則不能會車和通過隧道。因此,坦克上火車可藉助兩種站台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一種是藉助頂端站台,上車前使坦克方向與火車方向保持一致,駕駛員只要對正方向,就可輕鬆將坦克從站台開上火車。只是這種條件很少有,有時為了方便,可以臨時搭起一個簡易頂端站台;另一種是藉助側面站台,人們通常見到的客運站台和貨運站台都是側面站台,上車前的坦克方向和火車的方向不一致,要通過坦克在前進中的轉向,才能使坦克在上車之後的方向和火車的方向一致,而且在站台或火車上不能使用制動轉向,要求使用第一位置轉向並做到一次到位。顯然,第二種方法比第一種方法的難度要大,但只要指揮員和駕駛員的動作要領正確熟練,採用哪種方法都不會出問題。

當天晚上,滿載著坦克的軍列順利到達訓練地區附近的火車站。坦克卸載後,我們又吃了些乾糧,已是晚上八點,天已經很黑。這裡距離我們的宿營地大概有20km,正是進行坦克夜間道路駕駛訓練的天賜良機。坦克編隊後,一聲令下我們就出發了。

幾十輛坦克同時發動,大地轟響雷鳴。一開始,我們用坦克大大照明,光線好,視角和視距也不錯,和白天差不多。坦克出發了,逐漸拉開了距離,運動中的坦克車隊,宛如在夜空里開闢了一條閃光的銀河。行程過半,實行燈光控制,統一改換使用微光夜視儀照明,閃光的銀河消失了,只有雷一般的轟鳴拋向了美麗的星空。

行進中我發現夜視儀有些不對勁,可視距離太短,但又不能停下來修理或更換,因此我不得不將眼睛緊緊地貼在潛望觀察鏡上,緊追快跑才沒有掉隊。由於貼得太緊,到達目的地時,我的鼻子都被碰破了。

山地駕駛開始了,其中有一個又陡又長的大坡,仰角在30以上,長度不少於100m,要是讓人去爬,手腳並用也夠費勁的。輪到我爬坡了,我掛上一檔,加大油門,坦克勇猛地向山坡衝去。行程過半,馬力已顯不足,我當機立斷,把兩根操縱桿先後快速地拉向第一位置(加力位置)。距離坡頂不到20m時,發動機又力不從心了,眼看發動機就要「斷氣」,我不得不同時使用手腳制動,把車停住。穩了一下神,才鬆開了腳制動,把油門踏板踩到底。等到發動機到最高轉速,我一前一後快速推回兩根操縱桿,坦克又頑強地進了。

終於接近坡頂了,坡道從我的見野中消失,展現在眼前的只是藍藍的天和白白的雲。發動機在轟鳴,坦克在運動,我的身體在震顫,沒有了具體的參照物,我真的不知道坦克是在前進還是在後退。正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坦克車頭一低,大地又重新映入我的眼帘,我已經爬到了坡頂上。

通過坡道後我們又沿著蜿蜒的山路繼續前進。道路非常曲折,前方又出現了一個兩米多高的斷崖。在平時,從兩米多高的斷崖上跳下不算嚇人,單兵訓練時人人都要跳的,可是讓你帶著一個三四十噸的「鐵傢伙」往下跳該是什麼感覺呢?別管什麼感覺都得跳。可是如果直接將坦克開下去,那麼坦克還沒落地,炮管就會先行扎進地里,來一個面朝黃土屁股朝天。為了避免危險發生,我通知炮長將炮管搖向了右側,坦克以一檔慢速前進。在坦克剛一低頭的同時,雙腳齊踩離合器、制動器,接著坦克以近乎自由落體的方式運動,坦克觸地的一瞬間我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震顫人心」,心臟有問題的人肯定受不了這一衝擊。就在坦克完全落地前,還必須稍松制動器,以保證坦克完全落地後繼續前進。

接下來是進行水上駕駛訓練,水上駕駛訓練我們使用的是履帶式裝甲車。這種裝甲車和水陸坦克同屬兩棲車輛,所不同的是水陸坦克有專門的水上推進系統,而這種履帶式裝甲車主要在陸地行駛,結構上沒有專門的水上推進裝置,只能靠自身的履帶運動在水申扒水行駛、水上駕駛訓練,首先一定要選摔好車輛出水、入水時的地點,既要求地質堅硬,又要保證出水角、人水角不能過大,否則有翻入水中或不了岸的可能。

在水上行駛時,最不適應的是轉向。裝甲車在陸地行駛時可以作小半徑轉向,甚至原地轉向,非常靈活。而在水中轉向就不那麼容易了,由於車輛的慣性大、驅動力小.單靠裝甲車一邊的履帶扒水實現轉向,簡直能急死人。

另外,水上駕駛也是特種駕駛中最危險的科目。俗話說得好,「無風三尺浪,有風浪三丈」,尤其是裝甲車的排水量比較小,抗風浪能力比較弱,一旦被風浪淹沒,靠它自己是不可能「重出江湖」的。由於車輛密封做不到滴水不漏,所以車輛進水是不可避免的,儘管有電動抽水泵、手搖抽水泵可以向外排水,但乘員也要做好車輛下沉的思想和物質準備。

危險性最小、最富刺激性的要數沙漠地駕駛了,金色的沙丘,優美的線條,渾然的軀體,在晚霞的映襯下,駕駛著坦克留下一串「腳印",給一種蒼涼悲壯的感覺。自然形成的沙丘,其迎風面平緩且地質較硬,既沒有坍坎又沒有陷阱,坦克可以安然行駛。在沙漠地駕駛,履帶不能過松,否則在轉向時履帶容易脫出。沙丘的背風面堆沙角較大,沙面鬆軟,坦克不能上只能下,坦克從沙丘頂上沿背風面下來時有些像象滑沙。很多人有過滑沙的經歷,那"是坐在或站在一塊木板上,從沙丘的背風面呼嘯而下。在滑沙的過程中有的喊,有的哭,就是沒有笑的,那真叫刺激。而我覺得,還是開著坦克滑沙更刺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總說裝甲 的精彩文章:

老資格戰車生產國-義大利
坦克在戰場上趴窩了怎麼辦?

TAG:總說裝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