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武力超強的項羽為何敗給了膽小的劉邦?

武力超強的項羽為何敗給了膽小的劉邦?

項羽剛愎自用,婦人之仁這都是後人總結的多數較認同的原因,人無完人,性格太剛烈,也因如此,成就了他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個人英雄主義,項羽的耿直,劉邦的狡詐。其實這個只是一個側面專註在個人本身而言的結論。那項羽的勇猛不也是成就了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戰績嗎?

還有說,劉邦雖然才不如張良,武不如項羽,各方面都很差,甚至,一無是處,但有一個長處就是識人心,有帝王的魄力,他會籠絡人心,堪稱心理學大師,他能根據不同的人的心理說不同的話,做不同的事,讓人心裡都服他。這都是有理的,但牽強附會,蓋棺定論,硬是套光環而已。

劉邦很不才,因他不才,才給了眾人發揮的機會,劉邦的無能恰是成就了他集體的才能。最不妙莫過於項羽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恃才傲物,處處不屑一顧,犯了兵家最大忌,驕。

竊以為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當時的環境使然,劉邦起於低層較有親和力的,所謂物以類聚,雖說劉邦瑕疵不少,貪酒好色,但這些都不影響他的野心。項羽起於貴族代表的利益取向決定了他的驕傲自滿。項羽先是屢戰屢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因此越來越驕縱,驕兵必敗。其身上多少都有些「暴秦」的影子,不聽人勸,剛愎自大,

本來項羽劉邦有約定「不殺子嬰,約法三章,不受犒賞,秋毫無犯」

結果呢,項羽供佔了咸陽燒咸陽,攻了阿房宮燒阿房宮。項羽的人才來源因此狹窄,劉邦不論貴賤韜光養晦野心比項羽大,韓信、張良都是起於草莽。就當時的戰亂環境而言,最得人心的無外乎是能聽取各種人的意見。連人發言都要道路以目的暴秦,才剛剛被推翻,又來個不聽人勸的項羽,多少是不能得廣大群眾之心的,這是時勢造英雄的客觀環境使然,根本原因所在。不敗則以,一敗塗地。

換到當下或別的環境,未必項羽失敗於劉邦。

成王敗寇,劉邦是勝了;莫以成敗論英雄,項羽憎恨分明,性情耿直英勇神武的形象深入人心。

後人有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自古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是的,韓信能受胯下之辱,項羽不能,他寧站著死不願跪著生,英雄有英雄的活法,這都是歷史的抉擇。後人之論自說一番各有其理,事後諸葛亮夸夸其談,一家之言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八卦 的精彩文章:

「沒有所謂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你贊成嗎?
看一個人的修養道德,怎樣才能看的準確?

TAG:太極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