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康熙書法:帝王之氣,雍容典雅!

康熙書法:帝王之氣,雍容典雅!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愛新覺羅·玄燁

感受到雍容典雅的帝王之氣

戊戌年

臘月廿三

編輯: 雲上文化

向天再借五百年

帝王之聲

韓磊

00:00/


打開音樂

聆聽雲上的聲音

清代康熙帝酷愛書法,並大量接觸漢文化,身體力行,尊崇漢儒文明,學習漢人的典籍、藝術,書法造詣自然也都頗為深厚。這裡擷取一部分,雖談不上出類拔萃,但我們也可以從中感受到雍容典雅的帝王之氣。

《行書七言絕句扇面》紙本,草書,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帝從小喜好書法,但真正開始練習時已是20多歲。講官們按照「帝王之學」的要求,只注重治道蘊意,而不贊成皇帝將精力分散在學習寫字上。奏曰:「皇上書法端楷,盡善盡美……但人君之學,與儒生不同。寫字無甚關係,恐勞聖體。」康熙帝說:「人君之學,誠不在此。朕亦非專工書法,但暇時游情翰墨耳。爾言朕知之矣。」

康熙手跡

康熙手跡

康熙行書論書法,鏡心

十六年二月,隨著平定三藩的戰事出現轉機,康熙帝對治道治術有了新的想法,在崇尚理學的同時,公開提出要「修舉文教」,以文學和書法來塑造自己的「儒雅」之氣,於是命翰林官將「所作詩賦詞章及真行草書」不時地呈上來,以便研修。

《西湖夜月》行書詩

釋文 月照清漣靜不波,鸞簫象管夜來多。

輕舟豈羨江湖勝, 欲寫無私屬棹歌。

行書唐太宗詩 扇面 水墨金

釋文 箋嶺銜宵月桂,珠穿曉露叢。

蟬啼覺樹冷,螢火不溫風。

花生圓菊蕊,荷盡戲魚通。

晨浦鳴飛雁,夕渚集棲鴻。

颯颯高天吹,氛澄下熾空。

行書七言詩《唐人早朝》 扇面

水墨金箋鈐印:康熙宸翰、保合太和、佩文齋

康熙帝一生臨寫董宇甚多,此軸即為刻意模仿董氏筆意之作,畫筆原勁秀逸,平淡雍容,字間與行間疏朗勻稱,典雅靜穆之氣充盈幅上。

臨董其昌書

康熙《柳條邊望月詩軸》局部

當時,詹事府的詹事沈荃以善書著稱,康熙帝便經常召他至懋勤殿切磋書法,並令其寫大字、小字、草書《千字文》和《百家姓》進呈,以便於摹寫,還令人傳諭:「朕素好翰墨,以爾善於書法,故時令書寫各體,備朕摹仿玩味。」

御筆溥仁寺碑文 水墨絹本

康熙御制詩 手寫本 1折 紙本

康熙帝的書法活動絕非一般文人間的相互酬答唱和,而是具有豐富的政治內涵,成為其密切君臣關係、貫徹政治意圖和統治思想的重要手段。

康熙《柳條邊望月詩軸》

清,行書。康熙帝書。

紙本,縱124cm,橫58.4cm。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譯文:雨過高天霽晚虹,關山迢遞月明中。

春風寂寂吹楊柳,搖曳寒光度遠空。

其一,鮮明地體現了崇儒重教的思想傾向。

其二,大力表彰忠臣廉吏。

其三,密切「上下周浹」的君臣之誼。

其四,體現對海外屬國的懷柔思想。

行書《將之山莊四首》 手卷

在中國歷史上,書法對文人社會的影響十分深遠。一個人字寫得好壞,是其思想深度和格調高低的重要參考。

草書八言聯 對聯 水墨紙本

康熙帝發現,自己日益長進的書法技藝使群臣尤其是漢族文臣欽佩不已,而頒賜書法作品又能使他們感恩戴德。於是,書法作品便成為賞賜文臣的重要物品。依靠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康熙帝與漢族士人找到了一個新的契合點和溝通情感的橋樑,他很快贏得了漢族士人的普遍認可。

《行書五絕詩軸》灑金箋135.8×58.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康熙帝曾說自己「政事稍暇,頗好書射」。「書」與「射」是他文治武功的典型表徵,而對「書」的巧妙運用恰恰體現了他高超的統治藝術。

《行書柳條邊望月周》紙本

行書五言詩軸紙本 縱200厘米、橫59厘米

河北省博物館藏「成」字筆劃軟弱

鈐印:康熙宸翰(朱),敕幾清晏(朱), 淵鑒齋(白)。

行書七言詩 立軸 水墨紙本

書法 立軸 水墨紙本釋文

《朱子五言詩》

行書「唐句」 立軸 灑金箋 大連文物店舊藏

行書五言詩《冰渡》立軸 綾本

行書七言詩 立軸 灑金絹本

行書 鏡心設色紙本

行書花竹風泉聯 立軸 紙本

行書七言詩 立軸 水墨綾本

行書唐詩軸111.3×46.5厘米 行書 首都博物館藏

楷書八言聯 立軸 水墨紙本

康熙親筆手書的《金剛經》被譽為書法藝術與傳世經卷完美結合的珍品,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永久收藏。

史載康熙皇帝一生共抄過兩次《金剛經》,一次是他15歲習字時抄寫,一次是在康熙三十二年,當時其祖母孝庄太后身染重病,為了給孝庄太后祈福,表達自己的一片孝心,他又精心抄寫一遍《金剛經》,這部《金剛經》展示了康熙高深的書法功力。

後記

「人君之學,與儒生不同。寫字無甚關係,恐勞聖體。」 雖是賢臣的諫言,但卻要遏制帝王愛書法之心,帝王何嘗不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性情所好,只是他比平常人多了太多的責任與擔當,要遏制不止普通人所能享受的得一心人,好一所喜,享清閑一生。「人君之學,誠不在此。朕亦非專工書法,但暇時游情翰墨耳。爾言朕知之矣。」這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內心雖帶著那絲絲的不舍,但仍及其明白以「大局」為重,帝王對「事事」都不會有「專一」,這是他們的個人「弊端」,也是他們對天下人的「承擔」!

日講(康熙皇帝研讀的四書五經講義,簡體橫排注釋本全十冊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上文化 的精彩文章:

愛因斯坦是學渣、哈佛圖書館凌晨坐滿人:90%的人當年都信過這些謠言
梅下布茶,雪裡尋詩

TAG:雲上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