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說的寒熱有道理嗎?一個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給出有力答案!

中醫說的寒熱有道理嗎?一個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給出有力答案!

根據生命時報的報道,中國有3到4億人,處於消化不良的狀態,這是官方的數據。消化不良,一個最基本的意思是,吃同樣多的食物,身體吸收的營養減少了。如果再嚴格一點,可能還有一層意思:廢物會增多。未經完全加工的食物和營養,在體內就是廢物。

營養減少,廢物增多,是健康向亞健康轉變,以致引發疾病,甚至是大病的關鍵因素。中醫說脾胃是後天之本,並不是虛言託辭。如何健脾胃,提升自己的消化能力,是每個人都關心的。因此,本文要講的寒熱,就從消化不良講起。

為了解釋得更清楚,這裡引入化學方程式的基本構型:A+B→C+D。食物的營養,變成人體的營養,遵循這樣的變化過程。據估計,這樣的生化反應,每秒鐘在體內有上億的量級。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這樣的變化。

小腸是人體吸收營養的關鍵設備。因此,我們將這個化學方程式的場景,設定在小腸內,畢竟這個化學變化,要正常完成,還有一些隱藏條件。化學教材告訴我們,隱藏條件至少有兩個:催化劑和加熱。催化劑,在體內就是酶和輔酶。

小腸要提取營養分子,需要來自膽囊的膽汁,來自胰腺的胰液和小腸自身的化學消化液,才能正常完成。這些液體中,有大量的酶和輔酶。我們通常認為,消化液、酶和輔酶到齊了,就能完成正常的消化。

中醫說的寒熱有道理嗎?一個簡單的化學方程式,給出有力答案!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但實際上,我們忽略了這個化學方程式中的,另外一個隱藏條件,就是加熱。我們習慣性的認為,人的體表溫度,是37度左右,進而推斷人體內的溫度,也大致是一個恆溫。既然是恆溫,那麼加熱這個條件,就可以忽略。這樣的認識,可能有很大問題。

第一,體表溫度,在37度左右。既然說到左右,就意味著它會變化。既然有變化,那它是怎麼變的呢,體溫的調控機制是什麼呢?體表溫度可以變化,體內的溫度,自然也能變化。要知道,細胞對溫度的變化,可是非常敏感的。哪怕是很小的溫度變化,都可影響細胞的活性。關於體溫的調節機制,請參考《弄懂人體內的溫度和氣壓,你才真正知道,為什麼養生就是養陽氣!》一文。

第二,體表溫度,並不一定就穩定在37度左右。我記得20年前,說人的正常體溫,是37.2度左右。如今的醫生說,人的正常體溫是36.7度左右。這意味著,我們的體溫在下降。中醫說,現在的人,大部分都是陽虛,是很有道理的。

其實,不同的人,體溫不是完全一樣的。有些人的體溫偏高,有些人則偏低。比如小孩子的體溫,就比較高。身體健康的人,不怕冷的人,體溫偏高。特別長壽的老人,他們的體溫,一般也比普通人高。練氣的人,體溫也較高。此外,身體的不同部位,溫度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後腦勺,這裡有腦垂體,所以溫度會偏高。

體表是這樣的規律,體內同樣存在這樣的規律。小腸內,當然也有這樣的規律。比如你腹瀉,或者你感覺小腹冷痛,中醫跟你說,你的腸道有寒,別不信,是真的有寒。小腸內的溫度不夠,意味著那個化學方程式的加熱條件,不能滿足,消化不良是很自然的事。中醫常講的小腸屬火,為什麼要屬火,就是因為小腸要提取營養,完成那些化學反應,加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

問題來了,是不是消化液、酶和輔酶足夠了,小腸內的溫度,就會正常了呢?這可能說反了,應該說,小腸內的溫度正常,細胞才有較好的活性,消化液、酶和輔酶,才可能正常分泌。有人可能會說,即便溫度再正常,沒有相應的材料,同樣無法正常生產,這個說法有些道理,不過,只限於長期飢餓或者營養極度缺乏的人。

除了上述的化學反應,需要加熱條件以外,實際上,人是由細胞構成的管道生物。細胞的活性,受溫度的調控,管道是有彈性的,也受溫度的調控。熱脹冷縮,如果溫度不夠,消化道、呼吸道、血管和各系統收縮,導致營養的運輸和循環,廢物的清除和排泄,效率都會下降。而細胞的活性下降,則會導致營養的生產、代謝、合成受到影響。

有一個說法是:寒為百病之源,因此本文重點講了寒,沒有講熱。其實熱的變化,同樣會影響細胞的活性,這裡不再展開講。推薦閱讀:《將消化能力提高30%,你的身體會越來越健康,看醒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注意了:氣不足的人,要少喝水!
真氣運行法練功指導第一部分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