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浩瀚星河前進:太空題材遊戲合輯
對於遙遠又神秘的太空,人們從沒有停止過對它的遐想。無論是小說里還是影視上,都不乏有優秀的太空題材的作品。遊戲也不例外,人們將對太空冒險的嚮往寄託於遊戲中,也稍微滿足了我們普通人對太空冒險的願望。
接下來我將推薦那些太空題材的遊戲佳作,讓大家去體驗遊戲中的太空歌劇,探索那深邃又迷人的黑暗。
1. 異星迷航系列
《異星迷航》《異星探險編年體1》《異星探險編年體2》這三個遊戲都出自於一個廠商之手:Mi-Clos Studio。三款遊戲都互有聯繫,異星探險編年體是正傳,而異星迷航屬於在這之後的事。
《異星迷航》(Out There: Ω Edition)
《異星迷航》屬於輕度Roguelike遊戲,無論是星球上的資源,宇宙中的事件,還是行星星系的分布都是完完全全隨機的。
在這麼一種高度可玩性的情況下,《異星迷航》還擁有不同分支不同結局的規則,玩家在遊戲過程中並不是毫無目的的探索。
?玩家在遊戲過程中能降落到眾多各種各樣行星上,每到達一個星系或者登陸行星將會觸發一個隨機事件。行星上可以收集燃料或者礦物和氧氣,運氣好還能收集到稀有的金屬和歐米伽元素。礦物用來製作和修理飛船裝置,燃料和氧氣決定了你能走多遠,因此玩家需要妥善管理好自己的資源。
在太空的冒險中你還能遇到其他太空旅客的飛船,每種飛船的體積和功能都不一樣,甚至是燃料元素也不一樣,是否取捨就要看玩家自己。在後面玩家甚至能遇到滿是休眠者的地球方舟,還能遇到之前玩家的飛船。
玩家初始的飛船,資源和裝置都在船艙內
《異星迷航》擁有著高度的可玩性,但其最巧妙的不在與Roguelike。在異星迷航系列中,有著「學習外星語」的這種特殊的有趣機制。外星語學習包含在了隨機事件中,學習地越多,玩家就越能理解外星人所說的話的意思,也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從而獲得外星人的獎勵。倘若什麼都不會,就只能靠瞎猜。
太空文盲
遊戲中的多結局,由玩家在宇宙中的行為決定,在探索中玩家會遇到許多的目標,完成哪個目標就要看玩家自己的選擇了。
《異星探險編年體1&2》(Out There Chronicles - Ep. 1&2)
與後傳《異星迷航》不同,《異星探險編年體》屬於文字小說類遊戲,玩法似於《生命線》、《異次元通訊》,但是在體驗上明顯是下足了功夫,無論是畫面的未來感、還是太空中讓人驚艷的呼吸聲、飛船的儀器聲,都給人十足的代入感,更好的是這款遊戲側重於故事敘說,因此不用花費什麼時間去等待回復。
同樣的,編年體也採用了「外星語學習」機制,但是這款遊戲屬於線性故事,因此在學習上只用玩家選擇自認為恰當的單詞就可以了。並沒有什麼隨機的因素在裡面。
作為太空題材的遊戲,異星探險系列無論是冒險探索還是劇情小說都有涉足,兩種類型相互彌補。後者在劇情描寫上更加地細緻,前者在探索冒險上更加有趣,無論是哪款,異星探險系列在對於太空的刻畫描述極其到位,外星人和宇宙文化也是描寫得天馬行空。在這麼一個太空歌劇的舞台上,這三款是難得的佳作。
2. 太陽系行星系列
擬真的系統,酷炫的畫面,太陽系行星在這一點上獲得了眾多玩家的喜愛,而在第二代上畫面更是有了提升,因此我們的推薦將以《太陽系行星2》為主。
《太陽系行星2》(Solar 2)
《太陽系行星2》是一款模擬扮演類遊戲,玩家操控太空中的一個天體,從小行星到行星、到恆星、到紅巨星,密度質量愈來愈大,最後成為吞噬一切的黑洞。普通的此類遊戲就像大魚吃小魚一般簡單而無聊,但是《太陽系行星》的玩法遠不止於此。
玩家在一開始扮演小行星,撞擊其他的小行星增加自己的質量,以成為更大的行星,在成為一定質量的行星後,玩家也可以用引力去吸引吞噬小行星,再次成為恆星。
這時候遊戲的玩法就豐富了起來,玩家既可以繼續吸收行星成為更大的恆星;也可以依靠引力讓流浪的行星成為自己的行星,然後讓行星進化到有生命文明的狀態;也可以繼續讓行星吸收小行星,成為另一個恆星,這也玩家就能操控一個「雙星系統」了。
而玩家吸引到的行星,在進化成高文明行星後,還能研發出太空艦和星球護盾,玩家就可以以此來防衛和攻擊其他的行星了。當然,也可以頭鐵直接用行星撞擊其他的恆星。這就是玩家自己的選擇了。
就算是看起來較為真實的科幻模擬遊戲,遊戲中還存在著「上帝」,他會給你分配任務,而玩家在當星體閑逛的同時也可以去完成他的任務,當然任務也是妙趣橫生的,搶奪、生存、消滅……有了這些帶有難度的任務,相信玩家在太空流浪中也不會顯得無聊。
玩家在太空的旅行中,也能經常遇到系統生成的奇妙的星體系統......愣著幹嘛,截圖就完事了!
這款帶有冒險探索的沙盤模擬星體遊戲,讓玩家直接去扮演一個星體,在遊戲中還能遇見各種壯觀奇妙的星體系統,不得不讓人讚歎開發者的想法。除了對手殘不友好外,這款遊戲對於想要太空星系旅遊的玩家來說還是不錯的。
3. 類EVE系列
除了探險家、行星之外,玩家還能在太空扮演什麼呢?當然是喜聞樂見的艦隊指揮官了。《EVE》耗時耗力耗錢,那麼在手機上能體驗到的類似作品,就是《維咔衝突》《新星帝國》這兩款遊戲了。
《維咔衝突》(國服:《星盟衝突》)
《維咔衝突》是半經營半策略的遊戲,玩家既要建造自己的空間站,也要組裝編隊自己的飛船,飛船的種類繁多,武器的搭載更多,要合理搭配和升級飛船的配件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在經營模擬上,玩家需要建造自己的空間站,無論是資源還是防禦工事都要一一做好,因為如果你的空間站不處於保護期的話,其他玩家是可以直接來攻打你的基地的,因此在防禦這門功課上,玩家需要費一點心。
基地進攻戰
除了建造自己的基地外,玩家還可以編隊自己的戰艦,前往宇宙中奪取物資,或者攻擊其他玩家的艦隊。通常玩家的資源來源來自於聯邦的貨船,和資源設施的採集,打劫貨船當然是最方便的辦法了。飛船的容量有限,當玩家沒辦法全部放進飛船里的時候,物資就會投放在太空中,雖然名義上屬於你,但是別人還是有辦法來撿漏,偷走你沒拿走的物資——這就是獲取物資的第三種方法了。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星系界面
除去建設基地之外,《維咔衝突》在戰鬥模式中也表現出其策略遊戲的魅力。玩家可以擁有數個艦隊編隊,戰鬥中會顯示玩家飛船的攻擊範圍,不同的武器不同的戰艦類型會影響到戰艦的攻擊範圍。而戰鬥中既可以選中全體戰艦,也可以只操控單個戰艦。
因此,《維咔衝突》的戰鬥既可以簡單的無腦開火,也可以靈活的操控飛船進行躲避和攻擊。可以說是在即時戰略的戰鬥中,下限很低上限很高的機制了。
戰鬥界面
在遊戲流程方面,除去遊戲的主線劇情任務外,還有一大堆永遠都有的限時任務和限時活動,這些活動可以提供資源材料和飛船,想要變強,肝就可以了(說得挺輕鬆)。
十分可惜的是,《維咔衝突》的國服《星盟衝突》在前段時間停服了,大家只能去國際服或者Steam上進行遊玩。
《新星帝國》《Nova Empire》
作為同樣是策略+模擬建造的遊戲,《新星帝國》在玩法上和《維咔衝突》大同小異,同樣建設空間站,同樣設計戰艦,但是內在的特點和維咔是不一樣的。
相比起《維咔衝突》,《新星帝國》給我「群星」的感覺更多。玩家除了要建造空間站外,還要派出探索船去探索未知的星系,同時派出採礦船去進行資源的獲取。除了平時的資源獲取和進攻的玩法,玩家還可以加入聯盟尋求庇護。
新星帝國里擁有星圖的機制地圖,上面能明確表明聯盟的勢力範圍。有了聯盟自然會有聯盟戰爭,同個星域內不同勢力開打也是習以為常的事,當然如果不是有意挑事的話大家都相安無事。
星區地圖
這時候又要和《維咔衝突》比一比了:除開比較有意思的聯盟和星圖的玩法之外,《新星帝國》的畫面其實要比維咔衝突甩一截。就單單拿空間站基地來講,《維咔衝突》就是固定視角的塔防樣式基地,而《新星帝國》展現的是自由的3D視角,實在是爽到沒話說。戰鬥畫面也是如此,不同於平面的策略,3D視角更能給玩家帶來代入感。
?我說,這畫面,這戰艦,這地圖,你果然是照著《群星》做的對吧......
新人,抱大腿,就完事了
4. 生命線系列
《生命線1》《生命線:靜夜》《生命線:涅槃》
相信各位對這個遊戲IP肯定眼熟,生命線,你想起那讓你牽腸掛肚的泰勒了嗎。
和上類的冒險和模擬類完全不同,這三類都屬於文字互動類。太空背景下的《生命線》就是這三個,這也是以泰勒為主角的故事冒險系列。
《生命線》的故事從一開始泰勒聯繫到你,到其中玩家幫助泰勒生存下去,再到幫助泰勒反擊,開發者都力求增加遊戲的真實性,事實上他們也做到了:在一邊構造劇情的同時,開發者一邊增加遊戲的真實感和緊張感。
遊戲在本質上屬於互動小說類,但是開發者用巧妙的方式讓玩家忽略了這一點。比起普通的文字互動遊戲,《生命線》省去了旁白,完完全全由主人公泰勒和玩家的對話構成,而事件的發生還等待時間的推移,玩家在這段時間做的只有等待——那麼在這時生命線的代入感就會出來了,你會真的覺得自己玩的不是遊戲,手上拿著的是一部連接泰勒的一部通訊器,彷彿你也在擔心泰勒遇到的陷阱,彷彿你也看到了泰勒所遇到的光怪陸離的場面。我也忘不了當初泰勒問我問題然後睡覺後,我為他著急的樣子。
然後我調了時間。
在驚艷的《生命線1》後,後續之作《靜夜》《涅槃》中,開發者不僅將系統做地更完善,也讓遊戲逐漸擺脫出傳統的文字互動模式,在劇情上和遊戲想法上有了突破。
《靜夜》添加了地圖可供查看,方便玩家進行腦補;《涅槃》增加了黑洞,泰勒能夠進行穿越回溯。玩家們不僅可以看到熟悉的泰勒,還能繼續和他去完成太空的冒險。位於地球的你,也能和泰勒一起在太空中譜寫宏偉的太空歌劇。
這就是「生命牽於一線」。
5. 類跑團TRPG
《銀河經理》(Galaxy of Pen & Paper)
銀河從來都不需要霸主。
曾經開發過《騎士經理》的Behold Studios,在這次給我們帶來了太空中的桌上冒險,《銀河經理》由此誕生。銀河經理可以說是《騎士經理》的太空版,因為從玩法機制上並沒有太多的改變,該打的怪還是要打,該跑的團還是要跑。
沒錯了,銀河經理就是一款本質上為虛擬跑團的遊戲,玩家進行的是遊戲中的遊戲,扮演遊戲里的PC,按著劇本進行一系列太空中的冒險。雖然在故事背景上並沒有特別的內涵,劇情走向甚至能讓玩家一頭霧水,加上許多普通人根本就不了解的梗,《銀河經理》在某種程度上比較「難玩」。更何況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銀河經理》就不算是TRPG。
遊戲地表地圖界面
遊戲的玩法走向是固定好了的,遊戲界面上標註了任務的標誌,有主線任務、DLC任務、支線任務。關於支線任務,就等同於不停刷刷刷,刷聲望和沿途刷金錢,實在是容易讓人感到枯燥無味。主線劇情可以說是天馬行空,如果玩家沒有和開發者一樣的腦洞的話,就很容易跟不上劇情的跳躍了。
所以,不要去深究劇情的內涵和意義,我堅定地認為這遊戲就是來搞笑的(
戰鬥分為地面作戰和太空作戰。地面作戰就是PC們的戰鬥,戰鬥採用的是回合制,攻擊順序也由玩家屬性和技能影響,這一點倒是符合跑團的基本要求。在太空作戰,玩家需要做的就是喜聞樂見的丟骰子,丟出的骰子代表飛船能用的能量點。
從一開始玩家從D4到D6再到D10,骰子竟成為了飛船的能源核心,估計跑過團的朋友們看到肯定會覺得莫名有意思吧。
?說起遊戲里的梗,那就是玩得非常之多了。因為本質是桌面遊戲,你會看到主角的媽媽從房間外跑進來問大家要不要吃披薩......從跑團到科幻,每次打岔都是在玩一種梗,不熟悉的玩家肯定會看的一頭霧水,但其中有一個梗大家肯定非常了解,那就是在遊戲的最後,玩家要面對的BOSS竟然是…………
總而言之,《銀河騎士》本質上屬於一款搞笑遊戲,加上TRPG的因素,太空背景也只是作為一個遊戲背景,我還是推薦跑過或者想基本觀看跑團是啥樣的朋友試下。
6. 經營模擬鬼才
《宇宙探險物語》
冒險,文字,模擬,這些都介紹過了,還有什麼?
種地。
開羅作為經營類遊戲的標杆,業務更是開擴到了太空上,將經營和探索結合到一塊,但其本質依然是以經營為主,這也是開羅遊戲換湯不換藥的特色。
因為開羅大家都懂,都懂,所以這篇就略過了。
7. 孤獨的宇宙探索
寂寥的太空,總會有一位英勇的冒險家孤獨的冒險探索,太空遠征隊和隨機空間,就是玩家隻身一人在外冒險的故事。
《太空遠征隊》(Space Expedition)
這是個橫板像素類遊戲。這款遊戲的流程很短,操作容易,偏向解謎和冒險,解謎也很簡單,冒險對於手殘也很友好,卡關的話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能馬上想到方法,因為遊戲在每一個關卡都設計地非常簡單明了。
玩家在這裡扮演的是一名前往異星探索的宇航員,但是星球上危機四伏,玩家可以查看路上的隊員的屍體,查看訊息來了解這個星球發生的過往,到最後查找真相,並在異蟲的圍攻下逃生。
遊戲並沒有太多的亮點,全程跑跑跳跳,只有最後一章有戰鬥的流程。遊戲配有雙結局,一好一壞,好結局的達成條件需要玩家集齊遊戲中所有的綠水晶,因此玩家想要這種結局,就需要費點心思去找地圖隱藏的綠水晶,當然,大部分玩家都是會在第二遍遊戲的時候去做這種事。
誰還想再跑第二遍呢?
《隨機空間》(Random Space)
你的飛船,不知道是第幾次壞掉了。
你的飛創又雙叒迫降到一個星球上,好在你還有個無人機和一個土豆。玩家作為一名工程師宇航員,不僅要在陌生的星球上生存下去,還要去探索收集這個星球的資料。
在這個星球中,玩家想要存活下去,需要注意的是主角的屬性,飢餓值、疲勞值、壓力值等等,玩家還需要收集各種資源例如能量燃料金屬,最終的目的就是製作飛船前往下一個星球,最後離開星系。
遊戲主要基本界面
玩家的收集的資源主要來源於設施和無人機探索,各種設施都有自己的用處,例如食物栽培,能量收集,而無人機用來調查行星,無人車則用來搜集燃料或者其他資源。當玩家把設施都做好後,玩家日常的就變成了:
吃飯,睡覺,跳舞,看書,造飛船。
建造列表
玩家的飛船只能降落在能看到的行星上,也就是最近的行星上,以此類推,直到玩家調查完最後一個行星。玩家在起飛時需要準備好帶走的設施和資源,然後準備需要的燃料。在行星最近的時候起飛,是花費燃料最少的方式。
星系圖,黑色的為不可見行星
每場遊戲每個行星都會隨機生存環境,例如有氧氣的星球,黑夜長白晝短的星球,這就是隨機空間的亮點之一了。
需要注意的是,飛船一定不要建造得過於豪華,不然起飛時燃料消耗巨多,玩家就不得不呆在行星內,老老實實的收集足夠的燃料了(←就是現在的我)。要是出現了這種情況,遊戲就會陷入讀書睡覺吃飯的循環,無聊至極,所有還是建議玩家早點前往下一個星球。
8. 我附贈的偷懶篇
《太空野獸》(Space Grunts)
雖然《太空野獸》並不完全是太空中的戰鬥,因為這次的戰鬥舞台處於行星上,但是其帶有科幻風格和高度的可玩性實在讓我難以忽視,我再三考慮後決定炒個冷飯,把它再推薦一遍。
《太空野獸》是像素風格的回合Roguelike,玩家需要在地圖上失去武器和道具,利用地形或者道具殺死怪物,前往星球的核心擊敗最後最強的怪物BOSS。
遊戲中有三個角色和三個隱藏角色,角色的技能各不相同,初始屬性裝備也不相同。隱藏人物需要玩家操控角色達成特殊行為後才能解鎖,例如操控角色「用炸彈炸死蜘蛛皇后」「不穿戴防護服走過輻射區並存活」,這種達成條件不禁讓人腦補,角色在成長為隱藏角色的時候經歷了什麼......
而劇情和怪物的圖鑑都隨機分布在每次遊戲不同的地方,玩家只有搜集到它們才能對遊戲背景有進一步的了解,這實在是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即使在通關後也依舊為了資料繼續遊玩。
正因為遊戲屬於Roguelike,遊戲的地圖繁雜多變,每種房間的類型也發生不同的變化,道具和武器隨機的掉落,每種地圖還都有隱藏的房間。這種高度的可玩性隨機性讓人玩了無數遍後依然還保留著新鮮感。這也是《太空野獸》的一大玩點。
《太空野獸》的另一個不同,在於它的戰鬥玩法。其他的射擊Roguelike更看重反應和眼力,而《太空野獸》完全不看這些。如同我上面所說,《太空野獸》是一個回合制遊戲,它的回合制更讓人值得去思考。
怪物的行動和玩家是綁在一起的,只有玩家行動後怪物才會行動,而怪物AI也十分聰明,追擊、走位躲避、攻擊是毫不含糊,玩家想要以一敵五的話,就要活用各式各樣道具,利用地形和武器去反殺怪物。
在這種模式看來,玩《太空野獸》更像是下一盤棋,道具、地形、彈藥玩家都要考慮在內,這對於玩家來講還算是比較有難度的地方了,稍不注意就會被敵人來一下,而地圖裡補血的物品卻又不多。
?這款遊戲也考驗著玩家一定程度的策略能力,想要體驗高隨機又運籌帷幄的感覺,不妨試試這款遊戲。
以上就是我曾經玩過並且覺得較為有意思的太空題材遊戲了,而那些熱門的其他遊戲,例如《浴火銀河》《冥王星》《星圖史話》等,因為兼容性和其他原因沒有進行遊玩,實在可惜,但我也會挑出評價夠好的遊戲分享給大家。
畢竟神秘深邃的太空,誰不嚮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