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委派大臣練兵,軍餉也出自國庫,北洋六鎮為何會被袁世凱掌控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給慈禧和大清朝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庚子之變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清王朝的威信急劇下降,甚至有人認為國家將瀕臨滅亡。為了保住自己的統治地位,轉移人民鬥爭的視線,慈禧不得不實行新政,採取自救措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對於這次新政,大多數疆臣鑒於戊戌變法的教訓,很多持觀望態度或是表現的不夠積極。然而,袁世凱卻認為這是他人生中絕好的一次機會,只要能抓住這次機會,必將攫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編練新軍是新政的重要內容,也是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集團最熱衷的改革。1901年11月,袁世凱被任命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利用新政的機會他竭盡全力擴充軍隊,到了1905年時,袁世凱完成了北洋新軍六鎮的編練,北洋軍閥的基礎完全形成。
當時的北洋新軍在全國各省新軍中人數最多,達7萬多人,同時它還還擁有最先進的武器裝備,訓練也很正規,連各國列強都認為這是一支很有戰鬥力的部隊,北洋六鎮可以說是當時中國最強的一直現代化陸軍。更為重要的是,袁世凱在編練新軍中,還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北洋派系。
本來是朝廷花巨資練兵,可最後這支軍隊卻成了袁世凱的私產,這種局面的形成和袁世凱本人善於抓練兵有著極大的關係。況且,袁世凱深知,要想牢牢地掌握住權力,就必須得擁有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他的前輩曾國藩、李鴻章就是很好的例證。
當然了,朝廷也不可能將軍隊的控制權拱手讓人,早在1903年12月的時候,朝廷成立了練兵處。慈禧任命奕劻為總理練兵大臣,袁世凱為會辦大臣,鐵良為襄辦大臣。表面上看,練兵處是由朝廷掌握的,可實際上大權卻掌握在袁世凱的手裡。因為,練兵處成立不久,一把手奕劻便以年老多病,奏請慈禧將具體的練兵事務交給袁、鐵辦理。
鐵良雖滿族貴族,但畢竟資歷尚淺又缺乏練兵經驗,而袁世凱卻有著多年的練兵經驗,所以他成了練兵處的最高領導。此外,練兵處下屬的各個機構中,也都是袁世凱一手提拔的親信。如徐世昌、劉永慶、王士珍、段祺瑞等人。練兵處的重要職位幾乎被袁世凱的北洋集團包攬。
不僅如此,袁世凱還通過練兵處,制定了各種章法,包括新軍的編製、官制、訓練、裝備、軍餉等各項法令。他還以練兵處的名義,控制了各省練兵的用人權,經費權,掌握了全國練兵權為他迅速編練北洋六鎮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通過練兵處,袁世凱將經費的大部分用於北洋六鎮,如1905年,各省實際交給練兵處的軍餉大約900多萬兩,而光是花在北洋六鎮上的就多達600多萬兩。
也就是說,全國練兵的大部分費用都被北洋六鎮給佔了,因此全國其他各省,除了張之洞的新軍有點樣子外,其他省份根本沒有經費辦出一支像樣的新軍。北洋六鎮名義上是朝廷的軍隊,可各鎮重要將領無不是袁世凱親自選定,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小站練兵時的心腹。可以這麼說,除了第一鎮是滿人鳳山統領外,其他五鎮全是袁世凱的嫡系部隊,朝廷根本指揮不動。
袁世凱的野心不僅僅是要編練北洋六鎮,他還在直隸的淮軍各營中,經過整頓改編又擴充了39營,分為前、後、中、左、右五路,分別讓親信統帶。這支軍隊駐紮在直隸境內,作為北洋常備軍的後備力量。
其後,宋慶的武衛軍共20餘營後來也被袁世凱接管,就這樣,袁世凱以北洋大臣的身份統領著10萬北洋新軍,形成了以他為中心的一個龐大軍事團體。至此,袁世凱羽翼豐滿,其地位已經無人可以撼動,這也為他後來操縱政壇打下了堅實基礎。
※袁世凱一生經手的錢財無數,這些金山銀山是誰替他打理的呢?
※此人是大清皇后父祖都是漢人,因兒子當了皇帝其家族改姓入滿洲籍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