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就是教育的最好時機

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就是教育的最好時機

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就是教育的最好時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霧霾天強勢抬頭的時刻,大人們費盡心思擔心呼吸健康,一位株洲的10歲小學生卻設計出了一項自動裝置讓窗戶隨PM2.5自動開關,並憑藉著這項發明創造摘得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創新項目銅獎。

從2歲前的呀呀學語,到4、5歲「執迷」於問「這是什麼」、「為什麼會是這樣」,孩子們頭頂著「十萬個為什麼」的光環,不斷地挑戰著你知識庫存的極限,刷新著對世界的全新認知,抓耳撓腮作答完畢後,彷彿世界都明亮了。

有數據調查顯示,一個4歲的孩子每天要問200-300個問題。而面對孩子拋出的成百上千個問題,很多家長瞠目結舌,啞口無言,從而以一種臭臉+不耐煩的標準家長臉把孩子的好奇心推出千里之外。

「一個小孩子家,怎麼那麼多為什麼?」

「不可以碰,太危險/太髒了。」

可家長卻很少反思,自己的「習慣性」舉動、敷衍和不耐煩,正一步步磨滅孩子對世界探索的慾望,讓孩子失掉了許多成長的體驗。

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就是教育的最好時機

《媽媽是超人》里,馬雅舒對孩子說得最多的就是「不行」、「不可以」。孩子踩一下沙子,摸一下魚,都會讓她覺得崩潰,也因此女兒在幼兒園入學時會表現得極其不適應,連基本的上廁所都需要老師來照料。

好奇心是探索欲的起點,能在避免讓自己操碎心的麻煩中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是一門「硬」學問。為了幫助各位家長了解該如何對待孩子的好奇心,現在為你準備了系列問答,讓你get滿滿的真知,帶你漲姿勢。


Q1:好奇心可以像興趣一樣被培養出來嗎?

NO!好奇心不是培養出來的,是被保護出來的,好奇是一個孩子基本安全感被基本滿足後的自然反應。就像人們旅遊去了一個全新的地方後,在期待的驅使下,會觀察周圍的環境,對異國他鄉的景色、生活方式拋去黑人問號,這些都是建立「我很安全」的基礎上;如果到了一個戰火紛飛國家,人們就會時刻提防著按下警報器,四處躲閃不被火光秒到,好奇心也就蕩然無存。所以在獲得充分安全感的時候,大家才會去注意有趣的事情。孩子從6個月或1歲開始,在最核心的安全感被滿足後,便會產生對外在世界的好奇,就像吃飽的嬰兒會盯著奶瓶上的花紋發獃,對著媽媽的臉發射迷之微笑,這些都是自然反應,需要被保護。


Q2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越來越「熊」,你該如何應對?

家長需要在約束和放手間做一個權衡,既不要極端保護,也不要極端扼殺。如果小朋友在家覺得抽屜很好玩,去拉抽屜,父母不要河東獅吼,大喊「STOP!」,要讓孩子親身感受抽屜的變化,當然我們也要留意別讓孩子被抽屜夾到手,在探索的過程中受傷。同時要讓孩子學習社會規則,要告訴孩子不可以打著好奇心的幌子,去做違背社會規則的事情。從自然人到社會人,逐漸讓孩子學會平衡願望和能力、願望和社會規則的衝突,包括好奇心與探索慾望的衝突。

Q3:你是否在無意中狠狠關上了孩子探索欲的大門?

孩子在學步兒階段,時刻以「別別別」+張牙舞爪暗示孩子外面的世界很危險,只會關上孩子探索欲的大門。如果把孩子的安全空間留好,就能確保孩子跟隨自己的好奇心做事,比如手機不想讓孩子碰,就不要把它放在孩子隨手摸到的地方。同時不要太過主導地安排孩子的好奇,如果家長太喜歡做老師,做爸媽的功能就被削弱,比如你對著三歲的孩子,講探索人工智慧的奧秘,孩子除了給你「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嘛」的懵懵臉,別無他物。讓孩子跟隨自己的願望去探索,才能使他們擁有主體感,也保留了好奇心純粹的一面。


Q4:孩子復讀機附體,總是重複問問題怎麼破?

孩子3歲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為什麼」、「怎麼會這樣」,「水放冰箱就能變成冰呢」這樣的問題一問就是無窮遍,但看似同一個問題,他們關注的點卻不一樣,家長可以提出「你怎麼看呢」、「你覺得呢」來回應孩子,從而發現孩子關注的方向;孩子在提問的同時想要的是一個「媽媽歡迎我來提問」「媽媽樂意看到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親子氛圍和成長的感覺。

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就是教育的最好時機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很多大人失掉了的「寶藏」。

英國專欄作家伊恩.萊斯利說,「在未來世界,具有好奇心的人會越來越受到青睞,因為這些人有強烈的學習慾望,絕不會僅僅滿足於完成任務。」

或許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發明家,但好奇心對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一個孩子會因為好奇心帶來怎樣的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