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德媒關注好萊塢的政治情結:特朗普成「靶心」

德媒關注好萊塢的政治情結:特朗普成「靶心」

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道德媒稱,好萊塢不僅創造英雄神話,也積極針砭時政。

據德國之聲電台網站1月27日報道,三部新上映的美國政治片紛紛影射華盛頓政治圈,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然成為電影導演的靶心。

德媒關注好萊塢的政治情結:特朗普成「靶心」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紙牌屋》中的史派西

據報道,早在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好萊塢便表態反對特朗普。許多著名演員、導演和編劇紛紛對民主黨表示支持,好萊塢電影業的絕大多數人站在特朗普的對立面。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成為少數公開為特朗普發聲的好萊塢明星。

特朗普宣誓就職後,好萊塢明星們在多場奧斯卡和金球獎頒獎典禮上表達了不支持總統的心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知名女星梅麗爾·斯特里普去年在領取金球獎終身成就獎時,言辭銳利地炮轟特朗普。

偏好正直清廉形象

報道稱,好萊塢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導演和編劇偏好民主政治題材,喜愛描寫宏大的理想抱負以及政治英雄主義。

但這並不意味著好萊塢會手下留情不批評美國政治。上世紀60年代,一群新銳導演開展了「新好萊塢電影」浪潮,好萊塢出現了題材尖銳的政治電影。

導演西德尼·波拉克和弗蘭克林·舍費爾等人也逐漸對貪污和裙帶關係之類的題材感興趣。好萊塢電影開始對政客的野心勃勃以及各黨之間為個人利益考量的行為進行批判。除了採用電影現實主義外,諷刺法也是常見手法。

影射特朗普?

報道稱,這樣的趨勢延續至今,製片方在過去幾年推出的《紙牌屋》系列劇集大獲好評,劇中不乏對政壇的針砭。至於片中角色弗蘭克和克萊爾·安德伍德夫婦是否影射特朗普,觀眾可自行發揮想像。

目前在全球放映的三部美國電影,主題也不離美國政壇和政客。賈森·雷特曼主演的傳記劇情片《領先者》(The Front Runner)劇情講述的是上世紀80年代一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因個人醜聞遭媒體追逐而跌落政治舞台的故事。

雷特曼所飾演的蓋瑞·哈特真有其人,1988年選戰期間因為婚外情被媒體爆出而身敗名裂。對比如今特朗普執政時的各種出格事迹,哈特當年所受到的待遇顯得嚴苛、幾乎可笑。

小布希「心機深沉的副手」

德媒關注好萊塢的政治情結:特朗普成「靶心」

《副總統》劇照

報道稱,亞當·麥凱執導的傳記喜劇片《副總統》諷刺的則是美國前副總統迪克·切尼。這名共和黨人自2001年至2009年曾擔任小布希任內副手。隨著劇情推展,觀眾很快便會發現編劇肯定不是切尼的擁護者。

而紀錄片導演邁克爾·摩爾在最新作品中對特朗普大加撻伐則在大眾的意料中。摩爾在紀錄片《華氏119》中探討過去三年美國的社會情況,針對特朗普的勝選追根究底地提出疑問:特朗普緣何能當選第45屆美國總統?

流行文化的力量

德媒關注好萊塢的政治情結:特朗普成「靶心」

《美國樂園》劇照

德國導演本雅明·辛德勒也在一部作品中間接提出相同質疑。他的《美國樂園》(Playland USA)正在德國著名新人電影節馬克思-奧菲爾斯電影節放映。

報道稱,辛德勒著眼的是美國人看待歷史和宗教的態度:「我感興趣的是美國流行文化以及電影如何走入政治,甚至融入我們的現實生活;以及如何利用敘事技巧,讓大眾不質疑發起戰爭的必要,或是提升商品銷量。」

這名新銳導演的成果令人震驚。在一個半小時的影片中,辛德勒向觀眾呈獻了沒有旁白的各種畫面:歷史劇目、遊樂園、宗教表演——美國人在尋找自己的身份認同。通過電影的探索,辛德勒發現,許多人沉浸在好萊塢的流行文化以及其他藝術世界中,與現實疏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