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吳玉如:書法不是一日之功,有些人拿起毛筆,就想當書法家!

吳玉如:書法不是一日之功,有些人拿起毛筆,就想當書法家!

吳玉如是當代書法大師,但是他卻不允許別人稱他為書法家,認為文人寫幾個字,沒什麼了不起。吳玉如先生的這種謙遜的精神,讓人佩服。對於當時很多人急功近利,迫切希望自己成名成腕,吳玉如先生曾這樣說:有些人,一拿起毛筆,就想成為書法家。

這句話說的很深刻,打臉很多寫丑書的人。書法是一瞬間的藝術,卻要用一輩子來呈現,所以有很多書法家開始走上了創作之路,另闢蹊徑,各種書體,五花八門。對於寫丑書的書法家,吳玉如先生的這句話形容的很貼切。

書法本不是一日之功,更沒有捷徑。歷代書法名家之所以能被稱為書法家並非偶然,而是經過刻苦練習才取得的成績。比如王羲之的洗硯池故事,王羲之洗毛筆的墨水染黑了池水,可見王羲之練習書法的刻苦程度,被稱為書聖絕不是徒有虛名。

還有一位就是唐代的草書大家懷素,懷素在草書界可謂是首屈一指。但是懷素對書法的痴迷和勤奮程度是難以想像的,因為懷素家貧,沒有紙張的懷素就用漆盤練習書法。後來感覺漆盤的筆法不易於掌控,就用芭蕉葉練習書法,老芭蕉葉寫完了,小芭蕉葉不捨得摘,就站在芭蕉樹旁書寫。

從王羲之和懷素學書的故事可以看出,吳玉如的話很有道理,人不可能一拿起毛筆就成為書法家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很多書法家開始創新書法,書法支持創新,但是沒有基礎的創新就是脫離了書法自身的含義。

書法要具備基本的結字法、筆法、技法、墨法等等元素,創新的書法也要遵循這些基本的元素,在恪守法度的同時有所突破,最終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但是有很多書法家卻拋棄了書法的一些基本要素,開始走上了創新之路。有人評論這些書法的時候這樣說:書法自古以來就鼓勵創新,不拘泥於古人,書法家在創作的同時不論行、草書,只要有了法度才有共識,才能彰顯書法的本色,否則就是亂來一氣。

這樣看來吳玉如先生所說的這一句話,有著深刻的道理,也是書法界的一劑良藥。吳玉如先生一生謙遜,知道去世也不接受書法家這一稱號,這種精神值得很多人去學習。

(本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雜談 的精彩文章:

他是書法界「狂人」一句話懟得郭沫若無話說!網友:可惜走錯了路
要學好書法,這10種線條一定要看懂

TAG:書法雜談 |